熱娜?阿卜來提,克麗別娜?吐爾遜,尼爾佳瑪麗?木塔力甫
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是一類慢性特異性疾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氣道炎癥、氣道高反應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及黏液分泌增多[1]。據(jù)報道,全球約有3.39億人罹患哮喘,且每年約有40萬人因哮喘死亡[2-3]。目前,臨床主要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β2-受體激動劑控制哮喘患者病情,但仍難以完全控制,甚至出現(xiàn)激素耐藥情況[4]。因此,探討哮喘的發(fā)病機制及新的輔助治療方法、降低哮喘發(fā)作頻率、改善肺功能已成為治療哮喘的難點。維生素D(vitamin D,VitD)[5]是一種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脂溶性類固醇衍生物,具有激素樣作用。研究表明,VitD不僅具有調(diào)節(jié)鈣磷代謝的作用,還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炎、抗過敏、抗感染、抗分化及抑制氣道重塑、增強外源性類固醇等一系列骨外生物學效應[6]。近年隨著哮喘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VitD不足或缺乏可能導致哮喘等多種肺部疾病的發(fā)生,主要機制為VitD與外在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從而導致機體免疫系統(tǒng)失調(diào)[7]。VitD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兒童哮喘,而成人哮喘與VitD相關(guān)性的研究報道較少,且研究結(jié)果并不一致[8-9]。25-羥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10]是血清VitD最穩(wěn)定的代謝產(chǎn)物,其t1/2較長(為2~3周),是目前評估機體VitD水平的主要生物學標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25(OH)D水平與成人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最小誘發(fā)累積劑量(minimum induced cumulative dose,Dmin)的相關(guān)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選取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79例初診哮喘患者作為觀察組,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11]中的哮喘診斷標準;另選取同期在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51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受試者性別、年齡及體質(zhì)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受試者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觀察組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有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適應證[12];(3)依從性良好,可配合完成肺功能檢測、支氣管激發(fā)試驗。觀察組排除標準:(1)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3個月,口服鈣劑或VitD制劑者;(2)合并肺間質(zhì)纖維化、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等影響肺功能的疾病者;(3)合并重度心臟、腎臟、肝臟、腦部基礎(chǔ)疾病及結(jié)核病、腫瘤、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者;(4)伴有鈣磷代謝異常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對照組納入標準:(1)肺功能正常;(2)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陰性;(3)無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史,且近4周內(nèi)無全身感染史。對照組排除標準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受試者血清25(OH)D水平,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指標及Dmin。
1.3.1 血清25(OH)D水平 采用羅氏MODULAR E170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受試者血清25(OH)D水平,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參考《維生素D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2014年標準版)》[13]將觀察組患者劃分為血清25(OH)D水平正常(≥50.0 nmol/L)15例、血清25(OH)D水平不足(30.0~49.9 nmol/L)82例、血清25(OH)D水平缺乏(<30.0 nmol/L)82例。
1.3.2 肺通氣功能指標 由醫(yī)院肺功能室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采用耶格肺功能檢測儀(德國Jaeger公司生產(chǎn))檢查觀察組患者肺通氣功能指標,重復測定3次取最佳值。肺通氣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FVC占預計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預計值百分比、呼氣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PEF占預計值百分比及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氣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of FVC exhaled,F(xiàn)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氣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 of FVC exhaled,F(xiàn)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氣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75% of FVC exhaled,F(xiàn)EF75)、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占預計值百分比。
1.3.3 Dmin 采用日本Chest公司生產(chǎn)的Astograph-Jupiter 21型氣道反應性測定儀進行支氣管激發(fā)試驗,當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70%時將乙酰甲膽堿作為支氣管激發(fā)劑,操作步驟參考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功能專業(yè)組制定的Astograph法乙酰甲膽堿支氣管激發(fā)試驗[12]:在12個霧化器內(nèi)分別放入0.9%氯化鈉溶液與遞增濃度的乙酰甲膽堿,各濃度吸入1 min,再向下1個濃度自動轉(zhuǎn)入,初始阻力為吸入0.9%氯化鈉溶液時的呼吸阻力,待呼吸阻力增加到約2倍時或吸到最大濃度后吸入沙丁胺醇(支氣管舒張劑),最后由電腦自動計算Dmi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xcel表格錄入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法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與Dmin的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試者血清25(OH)D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清25(OH)D水平為(31.94±12.36)nmol/L,低于對照組的(42.41±11.76)n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837,P<0.001)。
2.2 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指標及Dmin比較 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FVC、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EF占預計值百分比、FEF25占預計值百分比、FEF50占預計值百分比、FEF75占預計值百分比及MMEF占預計值百分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Dmin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25(OH)D水平不足、缺乏的哮喘患者Dmin低于血清25(OH)D水平正常的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缺乏的哮喘患者Dmin低于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哮喘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指標及Dmin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indexes and minimum induced cumulative dose in asthmati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rum 25(OH)D levels
表2 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指標及Dmin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indexes and minimum induced cumulative dose in asthmati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rum 25(OH)D levels
注:25(OH)D=25-羥維生素D,F(xiàn)VC=用力肺活量,F(xiàn)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PEF=呼氣流量峰值,F(xiàn)EF25=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氣流量,F(xiàn)EF50=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氣流量,F(xiàn)EF75=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氣流量,MMEF=最大呼氣中期流量,Dmin=最小誘發(fā)累積劑量;a表示與血清25(OH)D水平正常的哮喘患者相比,P<0.05;b表示與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哮喘患者相比,P<0.05
25(OH)D水平 例數(shù) FVC(L)FVC占預計值百分比(%)血清FEV1(L)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預計值百分比(%)PEF(L/s)正常 15 4.06±0.73 105.77±14.15 2.92±0.54 92.53±14.67 72.20±6.71 89.11±6.78 7.79±1.26不足 82 4.03±0.95 104.26±13.45 3.03±0.70 95.09±10.24 75.61±7.43 93.23±8.80 7.93±2.19缺乏 82 4.00±0.92 105.02±12.51 3.00±0.66 94.64±12.58 75.47±6.46 91.52±8.00 7.66±1.81 F值 0.041 0.121 0.186 0.301 1.601 1.939 0.367 P值 0.960 0.886 0.830 0.740 0.205 0.147 0.693血清25(OH)D水平PEF占預計值百分比(%)FEF25占預計值百分比(%)FEF50占預計值百分比(%)FEF75占預計值百分比(%)MMEF占預計值百分比(%) Dmin正常 103.70±17.29 85.83±26.59 66.55±25.19 49.21±21.57 58.73±19.89 5.82±1.74不足 104.77±15.98 93.26±23.67 73.66±22.57 55.76±21.26 66.46±20.21 4.51±2.00a缺乏 104.74±16.72 94.14±22.33 74.57±22.38 57.37±23.94 66.51±20.07 2.92±1.35ab F值 0.028 0.835 0.796 0.812 1.019 28.078 P值 0.972 0.435 0.453 0.446 0.363 <0.001
2.3 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與Dmin的相關(guān)性 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與Dmin呈正相關(guān)(r=0.300,P<0.001),見圖1。
圖1 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與Dmin關(guān)系的散點圖Figure 1 Scatter plo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25(OH)D level and minimum induced cumulative dose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哮喘是以氣道慢性炎癥、A H R及氣道可逆性阻塞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V it D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近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V i t D與哮喘發(fā)病有關(guān)[14-1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2 5(O H)D水平低于對照組,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16-17]。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1)哮喘患者喘息癥狀嚴重,活動耐量及活動能力下降,室外活動時間不足;(2)既往研究表明,炎癥可能消耗VitD,而哮喘患者體內(nèi)炎癥反應較嚴重,可能導致VitD消耗更多[18],故哮喘患者VitD水平更低。
近年來VitD影響哮喘患者肺功能已成為主流研究,但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有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哮喘患者VitD水平與肺通氣功能有關(guān)[8,17],兒童哮喘患者VitD水平與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呈正相關(guān)[19-21]。但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哮喘患者VitD水平與肺通氣功能無關(guān)[9,22]。本研究基于哮喘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進行分組,結(jié)果顯示,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哮喘患者FVC、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EF占預計值百分比、FEF25占預計值百分比、FEF50占預計值百分比、FEF75占預計值百分比及MMEF占預計值百分比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分析原因可能如下:在兒童發(fā)育階段,VitD與免疫器官及肺臟功能有關(guān),而對于成人肺功能,VitD可能缺乏特異性作用。
哮喘患者存在AHR。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是通過吸入不同濃度支氣管激發(fā)劑而誘發(fā)氣道平滑肌收縮,然后連續(xù)檢測呼吸阻力,該試驗可反映AHR[23]。但支氣管激發(fā)試驗必須在具備一定條件的醫(yī)療機構(gòu)中由??漆t(yī)生進行,不利于在基層醫(yī)院普及,且行該試驗存在一定風險。因此,探討一項能間接反映AHR的檢查指標尤為重要。既往研究表明,較低的VitD水平與成人哮喘AHR增加、糖皮質(zhì)激素抵抗相關(guān),而合理補充VitD能改善哮喘患者病情及治療反應[1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清25(OH)D水平不足、缺乏的哮喘患者Dmin低于血清25(OH)D水平正常的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缺乏的哮喘患者Dmin低于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哮喘患者;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成人哮喘患者血清25(OH)D水平與Dmin呈正相關(guān),提示血清25(OH)D水平對評估成人哮喘患者AHR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分析原因可能為:哮喘患者免疫系統(tǒng)失調(diào)[7],主要表現(xiàn)為輔助型T細胞(T helper cell,Th)1/Th2失衡、Th2亢進,進而促進相關(guān)細胞因子(如白介素4、白介素5及白介素13)生成,調(diào)節(jié)嗜酸粒細胞遷移、肥大細胞活化及免疫球蛋白E產(chǎn)生,并導致AHR的發(fā)生;而活性VitD可以通過結(jié)合維生素D受體而起到抑制炎癥遞質(zhì)釋放的作用,并能夠維持Th1/Th2平衡,從而改善AHR。
綜上所述,血清25(OH)D水平與成人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無關(guān),但與Dmin呈正相關(guān),故血清25(OH)D水平對評估成人哮喘患者AHR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存在混雜因素,所得結(jié)論仍有待前瞻性研究進一步證實。
作者貢獻:熱娜?阿卜來提進行文章的構(gòu)思與設(shè)計,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結(jié)果分析與解釋,負責撰寫、修訂論文;尼爾佳瑪麗?木塔力甫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分析;克麗別娜?吐爾遜負責文章的質(zhì)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