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喜
摘要:目前,小學數學越來越重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適應課程改革發(fā)展的步伐,真正體現數學對學生的育人作用。問題情境教學自誕生以來,一直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與重視,把它應用于數學課程教學中,能更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去做轉變,推進數學課堂與問題情境的完美融合,最終達到更理想的數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創(chuàng)造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從知識傳授到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背景下,全面發(fā)展更是大勢所趨,更多的教育工筆者參與到改革的課堂教學策略中。而且小學數學知識是結合生活實際的,能給學生帶來更深層次的指導和啟迪,培養(yǎng)適合社會環(huán)境的人才。小學數學深度課堂應以新的觀念和方法為導向構建,以此來實現有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以人為本”融入“立德樹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數學水平的進步和成長。
一、巧妙運用數學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故事情節(jié)生動,與直接的知識性講解相比,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也有利于學生進入情境。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收集各種數學故事,包括童話故事、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等,賦予數學知識以生命力,使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更接近,從而以故事為基礎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的數學問題情境,借以充分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積極探索,并能較好地發(fā)揮出問題情境的積極作用。
舉例來說,在講授“分數”的時候,筆者首先給學生講一個故事:有一位國王,他有一種特殊的愛好,非常喜歡向身邊的大臣提問,假如大臣能正確地回答問題,那大臣可能就會得到獎賞,而一旦答錯,就會受到懲罰,甚至失去生命。這次,國王指著前面的水槽,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水池里有多少桶水?這個問題使許多大臣絞盡腦汁,正在大臣們絕望時,一位奴仆忽然開口說:這個問題我知道。聽了奴仆的話,國王立即對這件事很感興趣,因為這件事,國王自己都不知道,于是他讓仆人來回答,仆人整理衣服朝池子走去,說: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水池一般大,那就是一桶,假如桶是水池的二分之一,那就是兩桶,假如桶是水池的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三桶。對于這個話題,筆者將故事中的“幾分之幾”提煉出來,針對這個主題進行正式的教學,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筆者將再從故事中設定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二、借助技術手段教學,激活問題情境
情境可以賦予教學活力,從而結合問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興趣。針對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積極創(chuàng)造多元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運用圖畫、模型、實物、錄像等手段,還原現實情景,選擇合適的講授時間,展示問題,使學生產生直觀的認識與感受,具有較強的興趣,支持深入探究問題。實現學生與數學的有效對話,使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知識,運用知識探索問題。
三、融入現實生活元素,充實問題情境
現在有很多小學生認為數學學得很枯燥,又不愿接受,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究其原因,就是認為數學對我們現實生活毫無意義,這充分說明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強化數學與生活聯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挖掘現實生活資源,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既符合數學課程內容又符合實際教學狀況的問題,確保問題的可接受性,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從問題本身得到啟發(fā),從而實現對問題的分析和探究,抓住問題背后的核心知識。
舉例來說,在講授“比的意義”的時候,筆者結合本班學生的人數進行教學,學生對這個班級的人數情況十分了解,在面對身邊熟悉的內容時,學生會更主動地參與思考。例如,我們班男生多還是女生多?男女人數各有多少?提問之后,筆者還請兩位同學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在黑板上,根據學生所寫的資料,再加以整理,記為:男生:女生=27:23,透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出問題,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四、拓展運用縱深發(fā)展,優(yōu)化問題情境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知識傳播的關鍵作用,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時掌握教學節(jié)奏、及時調整小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的學習思路與方式。這種課堂教學構架才是完整的,能構建深度學習的課堂,引發(fā)更多的學生思考和辨析。數學教師可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充實問題情境,增進學生的思維碰撞、知識共享與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質疑意識。還是以“分數”這一部分內容教學為例,筆者會實施拓展教學,從思維、解題、應用等方面拓展學生的全局視野。開放性討論及活動探究可引導學生思考實踐,筆者會在課件中展示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圓形分成三等份,六邊形分成六等份;長方形分成八等份。那么其中的一份或兩份、三份有將代表幾分之幾呢?學生能在開放的題目中拓展思維能力,開闊視野,在深度學習的指導下深入思考和實踐,真正收獲知識與方法的理解,進而數學水平逐步提升。
總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對小學數學課堂而言,是進行創(chuàng)新升級的路徑和機遇,同時也能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真正落實。因此,教師應該使問題教學情境在數學課堂中得到合理的、巧妙的運用,發(fā)揮問題對數學課程教學的積極作用,調動數學整體教學的活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數學課堂,實現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秀花.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35):56-58.
[2]季勝男.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