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汝靜
【摘要】體育是一門提升學生自身身體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性課程。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普及,體育教學開始慢慢地被人們重視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也成為了教師比較關心的話題??墒?,在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因此,本文從學生自身的恐懼表現(xiàn)、對體育課產生恐懼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和克服這種情況的對策等三個方面進行探析,希望能夠找到學生對體育課恐懼的根本原因,進而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使學生最終都能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恐懼心理;克服方式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難度系數(shù)高且存在著相應危險性的體育活動時,那些身體條件和心理狀況比較差的學生會對體育課程產生恐懼心理。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對于該現(xiàn)象并不十分重視,進而導致在各大學校中很多小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了恐懼心理。如果不對此現(xiàn)象進行有效解決,那么不僅會進一步加深小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恐懼心理,還會導致小學生對其它學科課程產生相應的恐懼心理,最終導致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這不但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也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具體表現(xiàn)
恐懼心理,其實就是指學生因為遭受到某種身體、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進而在遇到該類問題和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抵制和抗拒心理。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他們在遇到困難和磨煉的時候并不會選擇逆流而上,而是以逃避的心理來面對,由此便引發(fā)他們自身的恐懼心理。
總體來看,關于小學生自身的恐懼心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一是,當他們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運動時,會對該項運動產生一定的抗拒和排斥心理,在進行活動和訓練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找出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逃避該項目訓練。二是,他們在進行活動訓練的時候缺少主動性。人類的一些外在表現(xiàn)行為一般都是由自身內在的心理因素來支配的。這樣也不難看出,當小學生遇到一些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事情時,總是能夠直接表達出來,也從來不加以掩飾。由此,當面對體育活動訓練的時候,他們會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具體表現(xiàn)在:從不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教師點到自己名字的時候會唯唯諾諾。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主觀因素
1.學習觀念方面。學習觀念,其實就是指鼓勵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小學生才能增加對于體育訓練活動的熱情,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進而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訓練當中來,養(yǎng)成敢于直視困難的勇氣,能夠做到越挫越勇,進而將過去消極的學習心態(tài)一掃而凈。而那些遇到難題就退縮的小學生,有可能會產生相反的心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出缺乏一定的學習動力,不愿意吃苦,在面對挫折考驗時往往以逃避的心態(tài)來面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深他們自身的恐懼心理。
2.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方面。擁有健康的身體是進行體育活動鍛煉的前提條件。對于那些身體素質條件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無法適應體育活動中的高強度訓練,即使進行訓練也可能會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身體方面的不適。除此之外,小學生自身的體育技能水平也是導致他們對體育活動訓練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之一。
3.心理差異方面。由于心理因素的差異,也會導致小學生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表現(xiàn)。對于抑郁質和膽汁質這兩種特性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進行體育活動訓練的時候,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膽汁質的學生,由于受到有活力、敢拼敢干性格的影響,他們可以輕松地完成體育訓練;而抑郁質的學生,由于自身悲觀、抑郁心理的影響,他們在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會產生逃避的心理。
(二)客觀因素
1.體育活動項目因素的影響。在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學生們往往會經歷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磨難,身體也經常處在高強度的訓練之下,并且有時還要忍受著傷痛的壓力來進行訓練。這就要求小學生要有著足夠強大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
2.體育教材內容和教學形式的不合理。當前,體育教材內容的設置大部分是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缺少相對的案例實踐。另外,由于在教材的編排上所包含的內容多而雜,使學生無法專注學習一項體育運動。在大量體育課程的壓迫下,他們的自信缺失,進而在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時他們會產生出消極的心理。此外,在教學方式上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之處。教學方式是指體育教師將自己所掌握的體育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方式。如果在教學方式上出現(xiàn)問題,也會導致小學生形成恐懼的心理。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克服恐懼心理的方法
(一)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
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及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降低學生對體育課堂的恐懼心理,使學生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中。為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改善師生關系入手,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能夠跟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進一步來降低學生對于體育訓練的恐懼心理,從而可以以更加積極飽滿的心態(tài)去參加體育訓練,并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在這里,以“足球”的教學活動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人一球在場地內通過自由運球到達標志物前,將標志物放到指定的位置。標志物比運球人數(shù)少一個,因此,沒有及時搶到標志物并將其放到指定位置的人員失敗。學生都積極參與著,課堂氛圍也不斷高漲。學生的熱情飽滿,筆者相機開展了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向學生細致講解如何用腳運球等相關技術要領。如此,使學生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感受到了體育運動的快樂,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降低了學生的恐懼心理,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二)科學指導示范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合理、科學的指導能夠消除學生學習中的障礙,從而使學生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一些較難的技術動作對于某些身體不太靈活或是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致使學生失去自信心,產生恐懼心理。鑒于此,教師可以反復親身指導、示范具體動作指導學生練習,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動作要領和技巧,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以“前滾翻”的教學活動為例,為了消除學生學習的畏難和恐懼心理,在這里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和動作示范。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降低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和學習難度,從而能夠把握住技術要領,并充滿信心地進行體育鍛煉,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心理訓練
一些學生往往由于自身生理方面的特殊原因如身材矮小、肥胖等,害怕一些動作做得不夠規(guī)范、到位,從而引來他人的嘲笑,并逐漸產生對體育課堂的畏懼心理。鑒于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學生加強保護和幫助,并通過一定程度的心理訓練或語言誘導來放松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克服膽怯、畏懼的心理,積極投身到體育運動中來。以“跳躍”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講解動作要領之前讓學生進行深呼吸、簡單跳躍或是放松肌肉的一些簡單的動作,以此來讓學生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行練習。進而可以使學生克服膽怯、畏懼的心理,提高學生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體育教學活動得以順利地開展下去。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對小學體育進行教學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會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從小學生自身的能力條件和身體狀況等現(xiàn)實因素方面來進行考慮,促使學生們養(yǎng)成頑強的意志品質。在小學生的意志品質得以提升以后,再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捏w育訓練,最終在使小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也使他們克服心理上的恐懼。
參考文獻:
[1]武德.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J].教師博覽,2021(21):81-82.
[2]顧岳榮.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3(11):35-36,55.
[3]高賽芳.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形成及克服辦法[J].成才之路,2014(5):34-35.
[4]楊國華.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表現(xiàn)、成因及對策[J].文理導航(中旬),2017(1):92.
[5]李軍.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原因和消除方法[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2,3(5).
[6]趙海濤.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原因及克服方法[J].遼寧體育科技,2001(2):42-43.
[7]劉嬋娟.小學體育教學中克服學生恐懼心理的方法與探索[J].新校園:中旬刊,2013(4):207.
[8]鄧永明.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消除方法[J].體育師友,2001(4):18-19.
責任編輯? 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