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紅,李思雪(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天津 301800)
2型糖尿病為常見的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疾病發(fā)生受到遺傳、飲食結構等多種因素影響[1]。當患者發(fā)生2型糖尿病后,其自身機體會出現胰島素抵抗,同時胰島素分泌明顯減少,隨著病程遷延,容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就屬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2]。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會導致患者機體血管內皮結構受到損傷,使其具備的功能出現障礙,引發(fā)凝血異常,并誘發(fā)血栓[3]。因此通過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檢測,可為微血管病變的診斷提供參考[4]。凝血四項為臨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檢測指標,但對于其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仍需進一步分析[5]。本次研究選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項檢測的臨床意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根據是否存在微血管病變,分為對照組(n=50)與觀察組(n=50)。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32-87歲,平均(66.59±4.57)歲;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0-83歲,平均(66.82±4.60)歲。兩組基線資料具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6];對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入組前2周內接受頭孢類藥物或阿司匹林治療的患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急性感染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開展血糖與凝血四項檢測,血糖檢測指標包括血糖(Glucose,Glu)與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Glu檢測儀器為貝克曼au5800,試劑為貝克曼原裝試劑,HbAlc檢測儀器為愛科來Ha8180,試劑為愛科來原裝試劑;采集5mL空腹靜脈血后,放入離心機內以3000r/min速度離心10min,分離血漿,凝血四項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與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血液標本采集2h內,應用希森美康SYSMEX CS5100型全自動血凝儀開展檢測操作,檢測試劑為希森美康原裝試劑,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開展檢測。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血糖水平比較,包括Glu與HbAlc;②兩組凝血四項指標水平比較,包括PT、TT、APTT與FIB。
2.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Glu與HbA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
組別 n Glu(mmol/L) HbAlc(%)對照組 50 11.16±5.07 9.07±2.53觀察組 50 14.41±4.63 10.42±2.08 P 0.001375 0.00486
2.2 兩組凝血四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PT小于對照組,FIB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凝血四項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凝血四項指標比較(±s)
組別 n PT(s) TT(s) APTT(s) FIB(g/L)對照組 50 10.71±0.74 18±1.14 23.22±3.80 3.14±0.83觀察組 50 10.04±0.55 17.64±1.17 22.63±3.32 4.08±1.59 P<0.001 0.132 0.407 <0.00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但由此也導致不良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使糖尿病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同時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使糖尿病的發(fā)病變得更為嚴重[7]。大量研究報道顯示,HbAlc在糖尿病病理改變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和糖尿病糖代謝異常存在關聯(lián),當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則會使其HbAlc水平明顯升高[8-9]。同時HbAlc可對機體微血管受損情況予以反映,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Glu與HbAlc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和微血管病變的出現存在一定關聯(lián)。
同時本次研究中,觀察組PT小于對照組,FIB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長期高血糖環(huán)境下,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機體的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同時血小板出現更為明顯的聚集與黏附,提高血栓形成風險,因此會導致PT降低。凝血功能評估中應用的指標主要包括PT、TT、APTT與FIB,通過檢測PT值,可使機體外源凝血系統(tǒng)的功能得到有效反映[10];通過對APTT進行檢測,可使內源凝血系統(tǒng)具備的功能得到有效反映;TT檢測可對凝血共同途徑通過Glu向纖維蛋白轉變的過程中,是否出現異??鼓c抗凝物質的異常反應進行評估[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發(fā)生微血管病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FIB水平明顯高于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表明發(fā)生微血管病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更為突出[12]。臨床上可通過將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進行有效監(jiān)測,由此來判定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發(fā)生微血管病變,及時開展治療干預,使患者的疾病發(fā)展得到控制,改善疾病預后[13]。本次研究中在進行HbAlc檢測時,應用的愛科來Ha8180糖化血紅蛋白儀具有多種優(yōu)點,如便于操作,檢測時間短,在檢測時無需較多的標本量,且具備較小的變異系數,可保障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具備良好的重復性;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可保障較好的特異性。希森美康SYSMEX CS5100型全自動血凝儀精密度好、準確度高、檢測范圍寬、攜帶污染率低,且測試速度快,結果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上述儀器設備的應用,保障了檢測指標結果的可靠性,使研究結果可信度提高。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凝血四項檢測,可使患者是否出現微血管病變得到有效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