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趙樹理的小說《小二黑結婚》是解放區(qū)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受到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影響,堅持為工農兵群眾服務的新文學創(chuàng)作方針?!缎《诮Y婚》的通俗化寫作主要表現為語言文字的通俗化表達、鄉(xiāng)土文化的多元化書寫以及趙樹理農民身份的歸屬感認同等,從表面的通俗形式到內部的鄉(xiāng)土文化內蘊,都飽含著趙樹理真摯的鄉(xiāng)土情感。趙樹理小說中深入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作初心、通俗化的表現形式、民族化的現實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 通俗化寫作 鄉(xiāng)土文學
1941年8月,趙樹理與王春、林火等人一同成立“通俗化研究會”,將“通俗化”作為文化運動的努力方向,提出通俗化“不僅僅是抗戰(zhàn)動員的宣傳手段……還擔負起‘提高大眾’的任務……一方面應該首先從事拆除文學對大眾的障礙;另一方面是改造群眾的舊的意識,使他們能夠接受新的世界觀”a。同時,受到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影響,趙樹理深入人民群眾內部,堅持為工農兵群眾服務的新文學創(chuàng)作方針。1943年趙樹理深入農村調研,在調查山西左權縣橫嶺上村岳冬至案的基礎上,有感而作小說《小二黑結婚》?!缎《诮Y婚》是“從群眾調查研究中寫出來的通俗故事”b,更是深深影響廣大人民群眾意識形態(tài)的優(yōu)秀作品,以其通俗化的寫作方式、大眾化的基本立場、深厚的鄉(xiāng)土文化,成為鄉(xiāng)土文學的典范之作。以往學術界對于《小二黑結婚》通俗化寫作的研究,主要針對俗語c、習俗d等進行研究,較少站在系統(tǒng)的層面整體分析《小二黑結婚》中的通俗化寫作,因此,從語言文字的通俗化表達、鄉(xiāng)土文化的多元化書寫以及趙樹理農民身份的歸屬感認同等方面來透視《小二黑結婚》,由表面的通俗化書寫分析內部的鄉(xiāng)土文化之根,從中感悟其對于今天建設社會主義鄉(xiāng)村新文化、書寫當代鄉(xiāng)土文學的啟示,便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一、語言文字的通俗化表達
趙樹理的小說《小二黑結婚》是從農村看世界,以農民的口吻創(chuàng)作屬于農民的文學,在通俗化的語言中飽含著趙樹理對于農民的文化期待。曾有作家公開反駁文藝大眾化:“用群眾語言寫不出偉大作品……群眾雖然是大多數,但卻是落后的”e,趙樹理用《小二黑結婚》的創(chuàng)作實踐證明:“我搞通俗文藝,還沒想過偉大不偉大,我只是想用群眾語言、寫出群眾生活,讓老百姓看得懂,喜歡看,受到教育?!罕娫俾浜螅偸谴蠖鄶?,離了大多數就沒有偉大的抗戰(zhàn)也沒有偉大的文藝!”f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以通俗化的語言文字傳遞了先進的主流話語,創(chuàng)造了經典流傳的人民文學作品。
首先,小說中善于運用地方方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歇后語等,語言通俗幽默,拉近了農民讀者的心靈距離。如文中用“每天嘻嘻哈哈,十分哄伙”g形容年輕人來陪新媳婦的場景,其中“哄伙”是地道的山西方言,形容熱鬧的場景,這種口語化的表達讓讀者倍感親切;形容三仙姑布滿皺紋的臉上擦粉就像“驢糞蛋上下上了霜”h,以農村地區(qū)常見的驢糞蛋作比喻,既抓住了農村語言的精髓又生動刻畫了三仙姑的形象,詼諧生動的語言中表達了諷刺的意味,可謂通俗化語言中的經典;金旺凌辱小芹時說“要正經除非自己鍋底沒有黑”i,以農村常見炊具作比喻,而沒有使用“冰清玉潔”等文雅的形容詞,而是將抽象詞匯具體化,生動形象又通俗易懂;形容金旺興旺兄弟給潰兵做內線工作,使用歇后語“又做巫婆又做鬼,兩頭出面裝好人”j,將他們兩面三刀、虛情假意的丑惡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這些簡短有力、幽默詼諧的民間語言,是鄉(xiāng)村文化的直接表達,利于農民讀者之間相互傳唱,為主流話語傳播創(chuàng)造了自然的優(yōu)勢條件,同時話語之間流露出最純粹的鄉(xiāng)土文化特色。
其次,小說中的姓名、外號等頗具鄉(xiāng)土特色,體現了鄉(xiāng)土文化中對美好生活的寄寓以及作者對落后人物的戲劇性諷刺,女性人物的稱呼也體現了落后鄉(xiāng)村中濃厚的男權文化色彩。第一,小說中男性人物的姓名,如劉修德、劉大黑、劉二黑、于福、金旺、興旺等,名字中不僅有鄉(xiāng)村倫理因素,還有深厚的文化隱喻?!靶薜隆狈从侈r村文化中對于倫理道德的重視和對于美好品德的寄托,“大黑”“二黑”體現了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黑”代表壯實健康,寄寓了對孩童健康成長的期望,“福”“旺”體現了農村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樸素愿望。第二,小說中的外號頗具戲劇色彩。如凡事都要“論一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 1的二諸葛(二孔明),借用諸葛孔明的名字,看似夸獎,實則暗諷,后來他又有一個新外號“命相不對”,則是對其占卜迷信的直接諷刺與批判;還有借下神立香案來勾引青年的三仙姑,后來又有一個新外號“前世姻緣”,諷刺其利用神權迷信力量蠱惑人心的欺騙行為,同時三仙姑還被稱為“老來俏”,這個外貌概括詞體現了對其偏離鄉(xiāng)村倫理秩序的女性身份異化的嘲諷。外號是人物身份的趣味標簽,以幽默生動名稱將其身份文化隱喻進一步放大,作者突出人物外號特征及背后隱喻的封建落后文化,以此作為重點進行批判和改造,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警醒。
第三,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均沒有姓名,如“于福老婆”“金旺老婆”等,她們的稱呼都是掛靠在丈夫的姓名之下,顯示出鄉(xiāng)村倫理秩序中女性對于男性的附屬地位,即使后來“于福老婆”的稱呼變?yōu)椤叭晒谩保≌f也始終沒有交代神權代言人三仙姑的真實姓名,可見當時的鄉(xiāng)村男權文化環(huán)境對于女性獨立身份的淡化與漠視,進一步引起讀者的反思。
最后,小說中語言文字的通俗化表達,不是一味迎合“落后的群眾”,而是俗中有雅、雅俗結合。如興旺等人捉拿小二黑、小芹時說:“捉住捉??!我就看你犯法不犯法,給你操了好幾天心了!”! 2不僅沒有過分粗鄙的言語,反而壞人也有意識使用法律作為武器,可見作者對于主流話語的靈活普及以及對于雅俗標準的合理把控,這也潛在地對鄉(xiāng)村語言文化做出了正確引導。趙樹理也非常重視小說語言的煉字,文中對于動詞的使用十分鮮活,如“硬捏了幾個老頭子出來充數”! 3,其中的“捏”字既體現了老頭子被迫當選的尷尬處境,也體現了金旺興旺等人對于村民的豪橫行為以及村民無力反抗的懦弱表現,階級矛盾的意味明顯。趙樹理在通俗化的話語中表達了主流話語的先進思想,將俗文化與雅文化進行了良好的互動。
二、鄉(xiāng)土文化的多元化書寫
趙樹理小說《小二黑結婚》的通俗化內蘊,更深刻地表現為其對鄉(xiāng)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小說中觸碰到鄉(xiāng)土文化的靈魂與根脈,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建構與傳統(tǒng)鄉(xiāng)村倫理文化的改良較好地結合起來,在通俗化、大眾化的書寫道路中找到了兩者的平衡點。
首先,小說以農耕文化作為切入點,將農民最重視的土地問題與意識形態(tài)宣傳相結合,抓住了農民的文化命脈?!班l(xiāng)下,‘土’是他們的命根”! 4,小說將耕種問題與占卜迷信相結合,“二諸葛”偏信占卜“不宜栽種”而誤了種地,成為村民的笑談。農耕和占卜都是農村中根基深厚的文化,兩者相互碰撞下,人民群眾體悟了兩者的區(qū)別,民以食為天,生產勞動才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趙樹理深知農村封建迷信問題是農民意識形態(tài)中的一座大山,以農耕生產文化與其碰撞,是擊敗封建迷信文化的關鍵一招。
其次,小說中著重書寫了鄉(xiāng)村神權迷信文化,在幽默諷刺的筆調中對其落后性大加鞭撻,以此推動鄉(xiāng)村文化思想啟蒙。小二黑的啟蒙知識是他爹教的“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名等”! 5,后因“不宜栽種”一事讓小二黑認清了迷信文化的虛假之處,便“再不信他爹的鬼八卦”! 6。小二黑的覺醒進一步表現為對于婚姻問題的反抗,二諸葛以八卦不合為由反對小二黑和小芹的戀愛,小二黑在民主政權的幫助下竭力反抗包辦婚姻。小說中三仙姑不是虔誠的神權文化信奉者,只是借助神權獲得凌駕于父權之上的自由權利,甚至為了勾引青年,破壞女兒小芹與小二黑的婚姻,最后小芹也在先進思想和民主政權的支持下反抗成功。神權文化是鄉(xiāng)村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對于愚昧的二諸葛是決策替代者,對于異化的三仙姑是蠱惑人心的法寶,對于群眾是尋求精神慰藉的寄托,迷惑著、控制著廣大農村群眾的心智,趙樹理以民主政權和進步思想為武器對神權進行解構,在通俗化書寫中啟蒙人心,教化人民。
最后,小說中對于鄉(xiāng)村倫理文化秉承著調和的態(tài)度,一方面反對封建倫理秩序,另一方面又在通俗化書寫中默認了鄉(xiāng)村倫理秩序,趙樹理在鄉(xiāng)村倫理文化與新時代民主思想中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小說中鞭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童養(yǎng)媳”“訂婚彩禮”等農村陋俗。起初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戀愛,卻需媒人幫他們言說,無奈雙方父母均不同意,后在民主政權的幫助下公開認可了他們的戀愛,同時區(qū)長還普及了“婚姻自主”的法令,否定了童養(yǎng)媳制度,并勒令三仙姑把彩禮退回,這是新婚姻制度打敗封建包辦婚姻的勝利,但是文章的結尾以鄉(xiāng)村倫理秩序的標準委婉寫道:“小芹和小二黑各回各家,見老人們的脾氣都有些改變,托鄰居們趁勢和說和說,兩位神仙也就順水推舟同意他們結婚?!?! 7雖然新舊文化的書寫有些沖撞,但是趙樹理在新婚姻法與鄉(xiāng)村倫理秩序中找到了微妙的契合點,既宣傳了新民主思想,又維護了基本的倫理制度,這種緩和的文化改良方式有利于促成農民的心理接受。小說中還包含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書寫,如對于三仙姑“老來俏”的穿著打扮,最終在民主政權的勸告下,三仙姑“把自己的打扮從頂到底換了一遍,弄得像個當長輩人的樣子”! 8,“長輩的樣子”就是傳統(tǒng)倫理秩序中禮教對人的標準化定義,可見趙樹理對此持肯定態(tài)度。
三、農民身份的歸屬與認同
趙樹理在《小二黑結婚》中對于鄉(xiāng)村文化的生動寫照,來源于其自身深厚的鄉(xiāng)村文化底蘊,農民身份出身的趙樹理,不曾企圖撕掉自己的農民標簽,而是懷著濃厚的鄉(xiāng)情為農村改革事業(yè)增磚添瓦。
首先,趙樹理始終對農村和農民懷揣著最厚重的情感,其文字中處處流露著真情實感,親切感人。趙樹理內心始終認可并懷念自己的農民身份,連穿著都保持著農民氣質,他“完全是一個山西的普通農民模樣,上身穿一件黑布對襟的小棉襖,下身是農村常見的棉褲……絲毫沒有一點知識分子的樣子,甚至也不像一個普通的農村干部”! 9;趙樹理的創(chuàng)作更是為了農村農民,他曾說:“我們要做藝人,到民眾中滾去,不要做什么藝術家”@ 0,“我不想上文壇,不想做文壇文學家。我只想上‘文攤’……三兩個銅板可以買一本,這樣一步一步地去奪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陣地?!盄 1趙樹理懷揣著最樸素本真的情感,全心全意為了鄉(xiāng)村建設、農民啟蒙,堅持農民立場、農民初心。
其次,趙樹理將其農民身份與精英身份較好結合,在了解農民審美趣味的基礎上,宣傳先進思想。趙樹理的小說中摒棄了文人腔調,用農民喜歡的表達方式闡釋科學文化精神,將主流話語與傳統(tǒng)敘事相結合,“‘文化大眾化’不僅意味著文化成為大眾的文化,而且意味著,大眾通過文化成為大眾本身”@ 2,小說采用了農民喜歡的公案小說、才子佳人小說等敘述模式,在結構簡單、趣味橫生的故事中傳播了婚姻民主、移風易俗等先進思想,達到了藝術性與大眾性相統(tǒng)一。趙樹理作為農村出身的知識分子,始終對農村懷有強烈的責任感,他致力于幫助農村“摧毀那種不合理的制度,然后建立一種人和人平等的無階級的社會制度”@ 3,以文學書寫政治方向,既有農民文化情感底蘊,又有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
最后,趙樹理不僅熱愛農村,更是懷揣著“五四”文化精神,深刻剖析農村問題。趙樹理作為受過“五四”文化精神熏陶的知識分子,雖然摒棄了先鋒性書寫方式,但是其內心始終懷著“五四”先鋒性精神。趙樹理堅持從社會現實出發(fā),以現實主義精神書寫“農村問題”,發(fā)出深刻的靈魂拷問,并從社會主義發(fā)展角度給予了現實性的解答。小說中趙樹理敏銳地挖掘出農村發(fā)展中存在的包辦婚姻、封建迷信、階級矛盾等桎梏,一針見血地做出了深刻的批評,并以民主政權力量為出路給予了農村發(fā)展一劑良方,可見趙樹理思想的先鋒性。
四、結語
趙樹理的鄉(xiāng)土文學寫作是一座里程碑,具有深遠的文化價值和文學史意義,為書寫當代鄉(xiāng)土文學提供許多有價值的參考。首先,鄉(xiāng)土文化倫理結構、農村與村民共同構成鄉(xiāng)土文學的根基,只有留住農村,留住農民,才能留住鄉(xiāng)土文化,才能創(chuàng)作出經典性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品。其次,鄉(xiāng)土文學作家要守住鄉(xiāng)土的靈魂,真正把握農村文化內核,以最初的情感、鮮活的鄉(xiāng)土文化、煙火氣息的鄉(xiāng)土語言、純粹又先進的文化觀念,創(chuàng)作當代的鄉(xiāng)土文學。最后,鄉(xiāng)土文學作家應密切聯系群眾,深入鄉(xiāng)土生活內部,感受社會主義新鄉(xiāng)村建設的美好成就與發(fā)展桎梏,不僅僅是懷戀鄉(xiāng)村、批判鄉(xiāng)村,更要書寫鄉(xiāng)村、建設鄉(xiāng)村,從人文關懷的角度為鄉(xiāng)村發(fā)展做出有力的回答。趙樹理的農民身份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不竭源泉,站在鄉(xiāng)土之上,觸摸鄉(xiāng)土靈魂,趙樹理的通俗化寫作飽含著對鄉(xiāng)村與農民的深切關懷,具有豐富的文學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值得我們不斷挖掘。
a 趙樹理著,董大中主編:《趙樹理全集·4》,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頁。
b 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山西歷史大事記述》,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頁。
c 黃建國:《從〈小二黑結婚〉看趙樹理小說的語言藝術》,《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3期。
df陳俠:《“文攤”上的一枝奇葩——析〈小二黑結婚〉中的民俗審美價值》,《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e 戴光中:《趙樹理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頁。
ghijklmopq! 8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江蘇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第5頁,第6頁,第6頁,第3頁,第11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18頁,第17頁。
! 4 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頁。
! 9 陳荒煤等著:《趙樹理研究文集(上)·近二十年趙樹理研究選萃》,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36頁。
@ 0 董大中:《趙樹理年譜》(修訂本),北岳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頁。
@ 1 黃修己編:《趙樹理研究資料》,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頁。
@ 2 朱康:《通俗化與倫理世界的重建——作為“新啟蒙”故事的〈小二黑結婚〉》,《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
@ 3 趙樹理:《趙樹理全集 (第5卷)1957—1961》,大眾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頁。
作 者: 錢瑤瑤,山東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編 輯: 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