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友蘭
(揚州文化藝術學校 江蘇揚州 225000)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等職業(yè)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舉措。隨著新時代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需要對課程思政建設予以高度重視,有效地推動中職育人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將課程思政內容融入中等職業(yè)學校舞蹈專業(yè)教學中,能夠對專業(yè)教學水平進行優(yōu)化,并且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正確的藝術價值觀念,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有極為關鍵的影響。
(1)核心價值觀在舞蹈教學中的融入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等職業(yè)學校應該積極落實這一要求[1]。在中職藝校舞蹈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塑造。舞蹈專業(yè)教師可以將舞蹈發(fā)展史上的有名人物引入課堂,鼓勵學生探究舞蹈名人的生平事跡,進而對學生開展價值觀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具備友善、誠信、敬業(yè)、愛國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例如,舞蹈賞析課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近現代舞蹈史的過程中,可以引入中國新舞蹈藝術開創(chuàng)者吳曉邦這個人物。教師首先應當鼓勵學生了解吳曉邦的生平事跡,體會吳曉邦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孤軍奮戰(zhàn)、永不言棄的精神,并且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吳曉邦堅定不移的精神。在吳曉邦的舞蹈藝術作品當中,充分展現了他赤誠的愛國主義情懷,中職舞蹈教師可以以其舞蹈作品讓學生欣賞其中的回旋、旋轉、大跳等具有中國傳統舞蹈動作特征的動作。在對人物舞蹈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能夠夯實學生的舞蹈動作基礎,了解舞蹈技巧,并且能夠將思想內涵融入舞蹈動作當中,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吳曉邦的愛國熱情。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了解吳曉邦對中國舞蹈藝術發(fā)展所帶來的推動作用,他開創(chuàng)了新的舞蹈藝術,并且對舞蹈人才的培養(yǎng)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因此,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舞蹈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與舞蹈技能,而且還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世界。
(2)紅色文化在舞蹈教學中的融入
在我國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舞蹈藝術綻放出了璀璨的花朵。一般情況下,舞蹈藝術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發(fā)生變化。歷史上,我國很多的舞蹈藝術作品都彰顯了民族精神,體現了民族文化精髓,因此,中職藝校舞蹈教師應當深度地挖掘舞蹈藝術作品當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內涵,引導學生學習其內在思想。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革命題材的歌舞,包括陜北延安的秧歌以及其他經典的紅色舞蹈。教師需要在舞蹈理論課當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應用案例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近現代舞蹈藝術的發(fā)展,學習近代舞蹈藝術中所蘊含的革命精神,了解紅色舞蹈當中所蘊含的文化色彩。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傳承的精神瑰寶,是幫助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因此,中職藝校舞蹈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專業(yè)課堂教學當中。我國的民間舞繼承發(fā)揚了各民族的文化習俗,既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沉淀。例如,蒙古族盅碗舞是一種極具表演性質的民間舞,其充分地展現了蒙古族人民奔放、爽朗的性格,并且形成了豪爽、健碩的舞蹈風格,充分地彰顯了蒙古族的草原特色與農耕文化。教師在開展蒙古族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融入以下課程思政元素:其一,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民族文化教育,引導學生了解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征、起源與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與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魅力。其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親身體會蒙古族舞蹈的動作技巧,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跪下腰頂碗、碎抖肩等舞蹈動作。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民族文化的過程中訓練自身的舞蹈技巧,在實踐中加深對舞蹈中思想內涵的認識,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心,充分地發(fā)揮課程思政教育的價值。少數民族的舞蹈藝術源遠流長,為中職舞蹈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與資源,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知識技能的積極性與樂趣。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舞蹈實踐當中,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學習。
相較于普通高中生,中職學生的文化課基礎不好,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內在驅動力,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容易出現懈怠情緒,缺乏對自己未來職業(yè)理想的認知,對舞蹈專業(yè)的學習也只是憑興趣和開始的熱情,學習積極性不高。傳統舞蹈訓練注重打磨學生的基本功,很多學生都是硬著頭皮在進行基本功的訓練。教師通過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學當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知識技能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藏族舞蹈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舞蹈的動作了解藏族的風土人情,使學生能夠沉浸在民族舞蹈的審美情趣當中,能夠體會到弦子步伐的美感,感受踢踏動作的情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舞蹈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動力。
盡管中職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不高,課堂專注度不高,但是他們卻有著十分活躍的思維,課堂熱情很容易被調動,但是他們又缺乏堅持下去的動力,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中職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都熱愛自我表現,喜歡他人的肯定與鼓勵。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的手段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摒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意識,有效地融入課程思政教育。在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夢、家國情懷,可以運用東北秧歌的元素動作,引導學生了解東北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舞蹈學習氛圍。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音樂與動作結構,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舞蹈動作。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了解舞蹈背后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以及革命精神。這種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舞蹈水平與思想道德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轉變,并且在教育事業(yè)中得到了廣泛普及,有效地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在傳統的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缺乏教學資源的情況,各地區(qū)教學資源發(fā)展不均衡。特別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區(qū)域,學生在學習舞蹈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缺乏良好的學習條件,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與綜合能力帶來了極大的阻礙。由于缺乏豐富的教學資源,導致學生在學習舞蹈知識與相關技能的過程中,只能依靠老師來指導。教師個體由于個人經歷、知識構架和個人興趣等因素的局限,備課授課必然存在盲區(qū)[2]。中職藝校舞蹈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存在差異,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舞蹈專業(yè)知識交流溝通的平臺,因此在將思政元素融入中職藝校舞蹈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大困難?;诖?,教師應當在舞蹈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搭建線上自學平臺,將紅色資源引入到其中,構建紅色資源庫。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的紅色經典舞蹈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以及電影素材上傳到自學平臺當中,引導學生在平臺上利用線上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利用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突破空間與時間的制約,將思想政治理念與革命精神融入舞蹈專業(yè)教學當中。
在以往的中職藝校舞蹈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化,很難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會讓學生感覺到乏味與枯燥。中職藝校舞蹈專業(yè)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應當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的舞蹈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自主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學習舞蹈知識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綜合全面發(fā)展。學生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必須刻苦訓練,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成績。舞蹈知識技能的實踐性與專業(yè)性較強,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所以,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網上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夠在線上自主學習感興趣的舞蹈知識。教師通過采用這種線上與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舞蹈知識的參與感與積極性。
教師在構建線上學習平臺的過程中,應當適當地融入紅色題材的經典電影與舞劇,利用這些內容作為課前引導,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紅色經典作品進行充分融合。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受到思政內容的熏陶,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從年齡上來講,目前的中職藝校舞蹈生都屬于00后,他們從小就能夠使用各種信息化產品。這些學生的思想理念受信息技術的影響較大,所以能夠很快適應線上平臺的自主學習。現階段,我國中職線上教學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推廣與普及,教師在利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考量,為學生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互聯網學習平臺,并且對紅色資源庫進行持續(xù)的更新,這對于在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職專業(yè)舞蹈生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課堂的氛圍與學生的肢體動作節(jié)奏都需要樂曲的烘托。因此,在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學中,音樂的選擇也極為重要。合適的樂曲能夠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能夠使課程思政充分地融入其中。我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有著不同的傳統風俗,并且傳承著多樣化的舞蹈形式。例如,維吾爾族舞蹈、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我們既可以利用民族來對舞蹈進行劃分,也可以利用古典舞與現代舞對舞蹈的種類進行劃分??傊璧傅男问蕉鄻樱N類繁多。所以,中職舞蹈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舞蹈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曲目。
在進行中職專業(yè)舞蹈課程思政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紅色經典曲目融入舞蹈訓練的伴奏當中,使學生的愛國情緒得到培養(yǎng),并且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舞蹈訓練水平。例如,在學習蒙古族舞蹈的過程中,中職舞蹈教師可以選擇《牧民歌唱共產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曲目。在進行古典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我愛你中國》《瀏陽河》《我的祖國》等經典曲目。在學習藏族舞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天路》《北京的金山上》等曲目。教師通過將這些紅色經典曲目融入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能夠將紅色氣息引入到舞蹈課堂上,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不僅可以選取經典的紅色曲目作為舞蹈伴奏,而且也可以根據一些具有課程思政教學價值的音樂,創(chuàng)編新的舞蹈動作,從而使舞蹈的動作與歌曲能夠完美融合。這樣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落實課程思政教育。此外,中職舞蹈教師在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一些膾炙人口的紅色故事。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在舞蹈方面的知識技能,并且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舞蹈動作中,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通過肢體展現出來的另一種美,由一個個鮮活的動作構成,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運動形態(tài),因此,被稱為“美”的音樂和“美”的語言[3]。舞蹈這種藝術形式能夠給人帶來美的體驗,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能夠感染觀眾的情緒。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舞者通過肢體的舞動來傳達自身的情感,為觀眾帶來美的體驗。在傳統的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予以高度重視。很多學生在學習舞蹈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只注重對他人的模仿,沒有對舞蹈動作的創(chuàng)新進行有效的關注,對舞蹈藝術的精髓也沒有充分把握,并且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很難真正地展現舞蹈藝術的魅力和美感。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與生活感悟,遵循自己內心的情感,創(chuàng)編舞蹈作品。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舞蹈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學舞蹈動作,并在實踐中進行采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編創(chuàng)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工作能力也有極大的提升。中職舞蹈教師在落實課程思政理念的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結合愛國主義的主題進行舞蹈作品的編創(chuàng)。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個性特征進行深度把握,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鼓勵各小組創(chuàng)編出自己的舞蹈作品,將愛國主義思想融入作品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舞蹈編創(chuàng)水平。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差異與不同,因此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編創(chuàng)能力也有一定的差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不能過于隨機,這樣很難使有些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所以,教師在進行小組劃分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優(yōu)勢互補,使不同個性優(yōu)勢的學生進行協作探究,有效地編創(chuàng)具有思想政治理念的舞蹈作品。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而且還能提升學生參與舞蹈編創(chuàng)的積極性。
學生在編創(chuàng)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尋找靈感。學生可以前往當地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基地等區(qū)域進行采風,也可以前往當地的舞蹈工作室,學習經典的舞蹈動作。對于缺乏條件的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舞蹈教學資源自學舞蹈動作。學生小組在進行舞蹈動作編創(chuàng)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每一名學生能夠明確自身擔任的角色,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比如,可以讓那些文學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進行舞蹈題材的創(chuàng)作,讓那些音樂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對舞蹈音樂進行剪輯,讓那些對舞蹈動作熟練度較高的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對于那些理論基礎知識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將愛國主義內容與舞蹈動作進行有效的融合,并且配合相應的節(jié)奏與隊形。教師應當充分地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與優(yōu)勢,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舞蹈作品,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并且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愛國主義意識。
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師需要重視實踐教學,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學生的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實際行動中內化思想道德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舞蹈藝術是一種具有觀賞性的藝術,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自我展示,為學生提供表演的平臺。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舞蹈知識技能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熱情與主動性。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舞蹈學習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并且有助于將課程思政融入實踐活動中。
中職舞蹈專業(y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具有思想政治主題的舞蹈實踐活動,利用舞蹈實踐活動來傳達課程思政理念,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深入學習課程思想政治的精神,實現舞蹈專業(yè)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例如,教師可以將思政主題融入舞蹈晚會當中,鼓勵學生提前進行舞蹈的練習與編創(chuàng),做好晚會的準備,結合愛國主義題材舞蹈編創(chuàng),培養(yǎng)學生的作品編創(chuàng)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思政題材的舞蹈晚會當中。學生在對晚會進行準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民族特征、風俗習慣以及興趣愛好來編創(chuàng)舞蹈作品。
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及時地解決學生在準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對舞臺燈光設計、化妝、服飾等內容進行指導,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與興趣點自主設計,從而為晚會帶來良好的舞臺表演效果。學生在晚會上展示自己所編創(chuàng)的舞蹈作品,這對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綜合學習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晚會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上傳至互聯網視頻平臺,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心。學生所編創(chuàng)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作為其他學生的學習資源,并且能夠讓下一屆的舞蹈學生產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為后輩樹立良好的學習典范。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yè)藝術學校舞蹈專業(yè)教學與課程思政教育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課程思政與舞蹈教學的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舞蹈知識技能水平,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對一線人才的質量提升與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課程思政教育周期性長,教師需要深挖思政元素,構建長效育人模式,為新時代的發(fā)展輸送合格的職業(yè)舞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