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晗,王君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yī)院 河南南陽 473000
卵巢癌是一種生長在卵巢上的惡性腫瘤,此病患者在早期時缺乏典型癥狀,即使有癥狀也不特異,難以引起患者重視,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響[1-2]。目前臨床對于卵巢癌的發(fā)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認為其可能與遺傳、持續(xù)排卵、上皮性腫瘤、卵巢轉移癌等高危因素密切相關[3]。目前臨床上暫無治療卵巢癌的特效藥,常用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輔以放化療,口腔炎、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等為此類患者常見的毒副反應,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故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4-5]。在本文研究中分別對卵巢癌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中醫(yī)辨證施護結合敘事護理,探究其護理價值,詳細的數(shù)據(jù)結果匯報如下。
1.1 診斷標準 符合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6]中診斷標準。
1.2 納入標準 經(jīng)病理切片確診者;具有手術適應癥者;溝通能力、遵醫(yī)行為良好且感知、神經(jīng)正常者;對本研究知情且自然簽署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者;合并子宮肌瘤、子宮腺肌者;合并傳染性、過敏性疾病者。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卵巢癌患者126例為研究對象,交叉雙盲法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54例、結合護理組72例,常規(guī)干預組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2.13±11.29)歲,腫瘤分期:Ⅰ期26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腫瘤病理類型:漿液性囊腺瘤44例、子宮內(nèi)膜樣癌10例;結合護理組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2.19±11.23)歲,腫瘤分期:Ⅰ期38例、Ⅱ期21例、Ⅲ期13例,腫瘤病理類型:漿液性囊腺瘤60例、子宮內(nèi)膜樣癌12例,2組基線資料滿足可比性差異(P>0.05)?;颊呒捌浼覍僦?、同意本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
3.1 常規(guī)護理組 在患者入院后對其介紹本院相關資料,按醫(yī)囑定時定量給予藥物治療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
3.2 結合護理組
3.2.1 術前護理 ①位置:參照虛癥、寒癥之一將其分別安置在向陽、光線充足和通風涼爽的病房中;②心理護理:利用中醫(yī)整體觀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以望、問、問的方式收集患者生活、性格、情志、飲食習慣等詳細資料,了解其心理需求并以情志相勝、移情借景、情感宣泄等方式對其進行心理護理,針對情志郁結患者,則由責任護士以面對面溝通方式了解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來源進行疏導;③睡眠、頭痛:睡眠質量不佳患者對神門、交感、內(nèi)關等穴位進行按壓,早晚1次,1 min/次,頭痛患者則按壓太陽、百會、攢竹等穴位,操作、時間、次數(shù)同上;
3.2.2 中醫(yī)辨證施護 ①疼痛:根據(jù)患者頭痛程度分別采取鎮(zhèn)痛藥物或穴位按壓、腹部按摩、拿法止痛等中醫(yī)技術等措施;②早期活動:利用艾灸、穴位敷貼、耳穴埋豆等中醫(yī)技術配合快速康復干預,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訓練,促進患者早日康復;③飲食:脾虛貪食型以食用軟質素菜為主、少食多餐、忌涼茶,濕熱蘊毒型禁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飲涼茶,氣滯血瘀型以熱鹽袋熱敷小腹、視自身情況下床活動,氣血虧虛型以食用富含蛋白質食物為主。
3.2.3 敘事護理 ①學習階段:由護士長帶領護理人員均學習敘事護理相關理論和方式,通過案例模擬、討論等方式增強自身敘事能力,最終得出具體敘事護理具體護理方案;②接待與評估: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時對其詳細講解本院歷程、住院規(guī)章等并引導其填寫入院評估表,在辦理入院后對其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③訪談:每周一、四早上十點對患者進行15-30 min的訪談,護理人員借助于眼神、肢體對患者進行鼓勵,幫助其完整地描述自己的疼痛經(jīng)歷、不良情緒或一件事,將訪談內(nèi)容詳細記錄在工作日記中并分析其中隱藏問題、患者反應、心理狀態(tài)和疼痛觀感,視情況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及時糾正其不正確的觀點;④回顧:每次訪談結束后護理人員都應根據(jù)每位患者訪談情況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在此過程中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在下次訪談中關注既往訪談問題是否已得到妥善解決;⑤科內(nèi)交流:護士長每周日下午兩點組織一次座談會,讓全體護士共同討論患者所存在的心理和疼痛問題并提出意見、建議、解決辦法,幫助責任護士下周訪談更順利。
4.1 生活質量 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護理后)評估2組生活質量,參照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協(xié)會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Q-C30),分值與其呈正比。
4.2 心理狀態(tài) 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護理后)評估2組心理狀態(tài),參照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分值與其呈負比。
4.3 自護能力、癌因性疲乏 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護理后)評估2組自護能力、癌因性疲乏,前者參照自護能力量表,總分172分,分值與其呈正比;后者參照癌癥疲乏量表(CFS),分值與其呈負比。
4.4 應對方式 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護理后)評估2組應對方式,參照應對方式醫(yī)學應對問卷(MCMQ),應對方式與面對呈正比,與回避、屈服呈負比。
4.5 護理滿意度 于護理1個月后(護理后)評估2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百分制滿意度調查問卷收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結果評估護理滿意度,其中很滿意(對各項護理工作無意見)、滿意(對大部分護理工作無意見)、不滿意(大部分護理工作均未做到位)的分值范圍分別為≥85分、60~85分、≤60分,其中總滿意率=很滿意率+滿意率。
護理前生活質量(P>0.05),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且結合護理組較高(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表1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情緒功能 認知功能 社會功能 角色功能 軀體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 5442.13±4.2673.29±7.3446.38±4.6573.16±7.3441.06±4.1563.05±6.3240.39±4.0560.15±6.0343.97±4.4257.34±5.76結合護理組 7242.17±4.2281.06±8.1446.43±4.5984.37±8.4641.02±4.2178.29±7.8540.36±4.0973.12±7.3444.03±4.3768.56±6.87 t 0.052 5.528 0.060 7.783 0.053 11.700 0.041 10.580 0.076 9.710 P 0.958 0.001 0.952 0.001 0.958 0.001 0.967 0.001 0.940 0.001
護 理 前 心 理 狀 態(tài)(P>0.05),護 理 后 HAMA、HAMD評分均降低,且結合護理組較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
表2 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HAMA評分 HAMD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 54 21.35±2.16 12.67±1.28 26.97±2.73 13.49±1.36結合護理組 72 21.32±2.21 9.28±0.94 27.01±2.68 10.26±1.04 t 0.076 17.150 0.082 15.110 P 0.939 0.001 0.935 0.001
護理前自護能力、癌因性疲乏(P>0.05),護理后自護能力評分升高、癌因性疲乏評分降低,且結合護理組自護能力評分較高、癌因性疲乏評分較低(P<0.05)。見表 3。
表3 2組患者自護能力、癌因性疲乏()
表3 2組患者自護能力、癌因性疲乏()
組別 例數(shù) 自護能力 癌因性疲乏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 54 76.62±7.63 112.39±11.25 29.17±2.88 22.59±2.34結合護理組 72 76.58±7.69 135.26±13.57 29.13±2.94 17.06±1.72 t 0.029 10.060 0.076 15.290 P 0.977 0.001 0.939 0.001
護理前應對方式(P>0.05),護理后面對評分升高,回避、屈服評分降低,且結合護理組面對評分較高,回避、屈服評分較低(P<0.05)。見表 4。
表4 2組患者應對方式比較()
表4 2組患者應對方式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面對 回避 屈服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 54 9.93±0.94 16.23±1.64 23.54±2.41 18.26±1.85 11.09±1.09 7.36±0.75結合護理組 72 9.87±1.02 19.56±1.97 23.56±2.37 15.03±1.54 11.06±1.13 5.19±0.48 t 0.338 10.070 0.047 10.680 0.150 19.750 P 0.736 0.001 0.963 0.001 0.881 0.001
結合護理組總滿意率較高(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統(tǒng)計
卵巢癌患者在早期時無典型癥狀,即使有癥狀也不特意,難以引起患者重視,隨著疾病進展,晚期出現(xiàn)腹脹、下腹不適、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癥狀,不同組織學來源的卵巢癌癥狀略有不同[7]。部分患者選取手術切除卵巢,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心理、生理造成雙重不良影響,再加之術后輔以放化療,引起一系列毒副反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直線下降,患者長期處于消極應對方式,不利于患者康復[8-9]。故采取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應對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卵巢癌在中醫(yī)中歸屬于“積聚”“腸覃”等范疇,病因多為沖任不調、飲食不節(jié)、臟腑虛弱等,中醫(yī)辨證施護參照中醫(yī)基礎理論,以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為目的,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服務[10]。敘事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具有人文屬性,亦是對人性化護理內(nèi)涵的一種補充,一方面患者敘述一件事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傾聽與回應患者所陳述的故事中并根據(jù)其情感波動給予適當?shù)年P愛與支持;另一方面,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啟發(fā)性提問,幫助患者從更多角度分析自身經(jīng)歷、挖掘自身潛能、增強治療依從性和信心,拉近護患關系,為治療和護理的實施奠定基礎[11-1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常規(guī)護理,中醫(yī)辨證施護結合敘事護理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質量,其原因可能為兩種護理方式結合更貼合患者需求,注重改善患者身心狀況,進而對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促進作用。
卵巢癌患者不僅在身體上承受病變帶來的折磨,在精神上由于對卵巢癌認知不高、對癌的恐懼,易產(chǎn)生一系列焦慮、抑郁不良心理狀態(tài),甚至絕望,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3-1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對卵巢癌患者實施中醫(yī)辨證施護結合敘事護理對其生活質量、心理狀態(tài)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其原因可能為此種護理干預相比常規(guī)護理,首先根據(jù)中醫(yī)對患者進行辯證施護,效果明顯;其次,借助敘事護理鼓勵患者講解自身經(jīng)歷并從其言語、表情、態(tài)度等進行了解并采取針對性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中晚期卵巢癌患者較多日?;顒訜o法完成且常伴隨癌因性疲乏,疲乏不僅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造成不良影響,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自護能力、自我效能及心理狀態(tài)[17-18]。本文中,對卵巢癌患者實施中醫(yī)辨證施護結合敘事護理對其癌因性疲乏、自護能力、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其原因可能為此種護理方式能引導患者更好的釋放壓力,增強其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中醫(yī)辨證施護結合敘事護理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質量、自護能力、應對方式、護理滿意度,改善心理狀態(tài)、癌因性疲乏,值得臨床推廣。但本文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如樣本量小、研究對象單一、病例來源受地域限制,故在今后研究中需增加樣本量、納入多中心研究對象并擴大病例來源范圍,以證實本文研究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