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娜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職工文化是職工群眾在長期生產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為多數職工所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價值追求和行為標準,是職工群體意識和精神風貌的整體體現(xiàn),其根本目標是滿足廣大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維護和保障職工的文化權和發(fā)展權,促進廣大職工的全面發(fā)展[1]。
在高等院校中,圖書館屬于教學輔助機構。雖然不是高校的主體,但卻是一所大學的靈慧,承載了一個學校的辦學特色、文化底蘊、學科專業(yè)特色。圖書館又是一座知識的殿堂,學生可以暢游至此,盡情閱讀,在書海中提升自我并籌劃未來,做好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圖書館職工每天看似做著微不足道的工作,卻讓圖書館井然有序,每天都以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讀者的到來。圖書館工作首先要靜,這就使得同事之間大都在相對安靜狀態(tài)下從事工作,且與外界接觸極少,尤其是閱覽室工作人員。工作性質、工作環(huán)境使得工作人員之間的交往相對較少。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圖書館領導和工會人員決定組織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旨在提高大家的政治覺悟、專業(yè)素養(yǎng)、工作積極性。竭盡全力調動大家的工作熱情,讓大家凝心聚力,緊密團結,把高校圖書館事業(yè)搞好。
為促進廣大職工的全面發(fā)展,陜西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省高校圖工委)每年會開展相關文體活動,一方面探討新形勢下圖書館亟須拓展傳統(tǒng)館藏建設的新思路;高校圖書館員在參考咨詢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和解決方法,在業(yè)務上互通有無、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進步。另一方面旨在活躍省內各高校圖書館職工文化娛樂活動,增進各兄弟院校的友誼。新冠肺炎疫情前,每年會組織開展高校圖書館職工乒乓球友誼聯(lián)賽、羽毛球友誼聯(lián)賽。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雖然沒有職工現(xiàn)場的交流與切磋,但又開展高校圖書館職工線上傳統(tǒng)文化競答活動,省內各高校圖書館職工參與度極高,也取得很好的成績。
在省高校圖工委的領導下,圖書館職工認真提升政治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以愛崗敬業(yè),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為原則,積極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為堅定政治信仰、強化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圖書館積極組織職工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重溫革命歷史,認真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精神。
為弘揚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圖書館全體黨員的思想認識,增進愛國主義情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并陶冶心靈。2020年10月15日,圖書館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了《我和我的祖國》主題觀影活動。此次觀影,體現(xiàn)了小故事聚焦大時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精神。圖書館人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之初心:國家不是一個人的國家,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匯聚在一起,才能凝結成永恒的中華之魂。圖書館工作看似微乎其微,卻在各高校發(fā)展歷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從小事著手,為成就大事做鋪墊。
2020年9月27日,圖書館黨支部成員先后參觀了照金革命紀念館和馬欄革命紀念館,學習了革命先輩創(chuàng)建照金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歷程和陜甘寧邊區(qū)關中特區(qū)發(fā)展與壯大的歷史,革命精神深入每位黨員干部心中。此次活動,既強化其政治素養(yǎng)、政治立場,又促使其模范引領,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
為強化圖書館的服務意識,提升管理水平,共謀新時代地方高校圖書館的科學發(fā)展,圖書館多次組織館員進行外出交流、培訓和學習,積極融入新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中。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高校圖書館每年會組織職工參加各種圖書情報專業(yè)培訓學習活動,旨在開闊職工視野,打開格局,提升業(yè)務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職工也積極配合,認真學習同行們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為我所用。積極探究新領域的工作事項,拓寬業(yè)務服務范圍,催生數字化產業(yè)下圖書館的多元化發(fā)展。
后疫情時代,線下培訓相對較少,為了廣大讀者及自身的安全,館員們積極轉變思路,投身線上專業(yè)學習,密切關注疫情過后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重新認識在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發(fā)生時高校圖書館的現(xiàn)狀與應對措施,以及后期面臨各項突發(fā)事件時,高校圖書館的應對策略。
咸陽師范學院屬于地方二本師范類院校,毗鄰高校云集的省會城市西安,具有較強的地域優(yōu)勢。圖書館經常與西安各高校圖書館開展交流合作,搭建信息資源共享、館際互借服務和文獻傳遞平臺。圖書館先后組織職工到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財經大學等高校圖書館進行交流與學習。在疫情之前,還經常組織館員參加全國圖情系列研討會,并到南京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進行參觀學習。學習各兄弟院校的先進管理經驗,取長補短,為我所用,為咸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圖書館工作相對單調,職工與外部門交接相對較少,其服務對象主要以學生為主。為活躍職工文化生活,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加強職工之間的合作團結。每年年末,圖書館都會舉辦職工趣味文化娛樂活動。職工們熱情洋溢,參與度極高,充分展示自己的各項才能。在這些活動中,既有個人項目,也有集體項目。個人項目一般有:投乒乓球、套圈、擲飛鏢、打保齡球、跳繩、踢毽子等;集體項目有夾乒乓球接力賽、合作踩氣球等,一般以部門為標準開展。此項活動的開展,職工們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身心,還可以收獲一些小禮品,真可謂一箭三雕。職工文化娛樂活動將圖書館全員職工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增進職工感情交流,為后續(xù)工作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職工文化活動的開展,成效顯著。無論從思想上、專業(yè)上,還是圖書館人的精神上都給予極大的鼓舞。
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職工文化活動,堅定職工理想信念,高度站位,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時刻聽黨話、跟黨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廣大師生讀者服務,彰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初衷。在工作中,勇于奉獻、甘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
通過專業(yè)培訓活動,高校圖書館職工積極探索新方向、新源泉、新動力,旨在把高校圖書館搞活,既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通過專業(yè)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不斷開拓進取,緊跟雙一流建設步伐,為學科建設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職工文化娛樂活動,使大家緊密團結在圖書館這一大家庭中,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作,增進職工的交流與合作,為后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職工文化活動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對高層次的職工文化內涵和追求目標缺乏清晰認識。職工文化活動項目種類和實施渠道單一,文化活動缺乏全員覆蓋性[2]。
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省高校圖工委和高校圖書館開展職工多元文化活動可以凝聚力量、弘揚時代新風、推動社會和諧、滿足職工需求、提升職工幸福指數、保證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源動力,是新形勢下推動經濟發(fā)展、推進社會文明進步、造福職工群眾的重要途徑。在現(xiàn)代圖書館的發(fā)展中,經過長期積累所形成的優(yōu)秀職工文化,其作用非常巨大,它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動力、內驅力和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