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珍 王威遠 劉小羽
肺炎支原體感染在臨床兒科中較常見,患兒多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等癥狀,且患兒發(fā)生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風險較高。隨著病情進展,還可能導致神經(jīng)癥狀以及心腦系統(tǒng)等多系統(tǒng)損傷,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血常規(guī)是臨床檢測的基礎項目,可通過測定血液中的有形成分,進行疾病的輔助診斷,在細菌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價值[2]。但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情發(fā)展隱匿、癥狀不一,且胸部X 線檢查特征性不明顯,易影響其臨床病情判斷?;純喊l(fā)生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其身體的免疫功能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而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也與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密切相關,T 淋巴細胞亞群在判斷患兒免疫抵抗力方面具有顯著作用[3]。因此,本研究擬分析血常規(guī)及淋巴細胞亞群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的病情判斷價值,旨在為該類患兒的臨床診治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11 月南京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收治的296 例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存在咳嗽、發(fā)熱等肺部炎癥特征,結合輔助檢查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4];②接受治療前3 個月未接受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治療;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其他類型病原體感染患兒;②合并心腦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③存在其他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者;④合并支氣管哮喘疾病者。參考《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根據(jù)患兒病情分為重癥組(n=109)和輕癥組(n=187)。并選取同期來本院體檢的健康兒童100 名作為對照組。重癥組,男58 例,女51例,年齡平均(5.49±2.23)歲;輕癥組,男96 例,女91 例,年齡平均(5.22±2.36)歲;對照組,男52 例,女48 例,年齡平均(5.64±2.57)歲。各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南京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會審批并通過。
1.2.1 資料收集
收集各組兒童的基本情況、血常規(guī)、淋巴細胞亞群資料,并分析與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病情相關的影響因素,采用ROC 曲線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對患兒病情的的判斷價值。
1.2.2 實驗室檢測
血常規(guī)檢測:早晨采集患兒空腹靜脈血2 mL,采用血常規(guī)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分析,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早晨采集患兒空靜脈血2 mL,進行抗凝處理,然后將已知總數(shù)的熒光微球Beads 加入血中作為標準內參,再添加熒光抗體,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B 淋巴細胞、NK 細胞絕對數(shù)。檢測需在采血后24 h 內完成。
使用SPSS 24.0 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s)表示,兩組間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白細胞計數(shù):重癥組>輕癥組>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D3+、CD4+、CD8+、CD4+/CD8+、CD19+水平:對照組>輕癥組>重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的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shù)、NK 細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各組間血常規(guī)的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among groups(±s)
表1 各組間血常規(guī)的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among groups(±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輕癥組比較,bP>0.05。
組別重癥組輕癥組對照組F 值P 值n 109 187 100白細胞計數(shù)(×109/L)12.34±1.58ab 10.09±2.26a 7.24±1.12 198.878<0.001血小板計數(shù)(×109/L)193.26±42.38 192.34±41.63 190.52±42.29 0.115 0.891血紅蛋白(g/L)119.12±7.89 120.76±7.63 121.35±7.29 2.513 0.082
以白細胞計數(shù)、CD3+、CD4+、CD8+、CD19+為自變量,以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病情嚴重程度為因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shù)、CD3+、CD4+、CD8+、CD19+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病情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病情嚴重程度的多因素分析Table 3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the severit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Logistic回歸模型預測方程為Y=1.213X1-0.894X2-1.062X3-0.875X4--0.943X5+5.633,對肺炎支原體感染重癥兒童預測的靈敏度為96.33%(105/109),特異度為86.10%(161/187),準確度為90.88%(269/296),ROC 曲線AUC 為0.889。見圖1。
表2 各組間淋巴細胞亞群的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mong groups(±s)
表2 各組間淋巴細胞亞群的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mong groups(±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輕癥組比較,bP>0.05。
組別重癥組輕癥組對照組F 值P 值n 109 187 100 CD3+(×109/L)1.35±0.38ab 1.71±0.42a 2.12±0.61 71.295<0.001 CD4+(×109/L)0.72±0.21ab 0.89±0.23a 1.24±0.31 119.900<0.001 CD8+(×109/L)0.49±0.16ab 0.57±0.18a 0.78±0.23 66.210<0.001 CD4+/CD8+1.61±0.34ab 1.64±0.36a 1.74±0.38 3.799 0.023 CD19+(×109/L)0.41±0.13ab 0.48±0.16a 0.72±0.23 93.355<0.001 NK 細胞(×109/L)0.32±0.08 0.34±0.09 0.33±0.08 1.948 0.144
圖1 Logistic 回歸模型對肺炎支原體感染重癥兒童的預測價值Figure 1 Predictive valu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近年來,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的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其中以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較為常見[5]。若在患兒發(fā)生感染后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案,可能會造成病情延誤,甚至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隨著病情進展,患兒可發(fā)生咳嗽、發(fā)熱等不適癥狀,機體受感染后可激活免疫系統(tǒng),抵制抗病原體入侵,反之加重免疫細胞疲憊感,降低免疫功能,以及多系統(tǒng)、多器官損傷[6]。因此,及時準確的判斷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免疫功能變化,對其病情判斷及治療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提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白細胞計數(shù)均與健康兒童存在顯著差異。但由于白細胞的上升速度緩慢,無法及時對病情發(fā)展作出有效反應,因此血常規(guī)雖是必檢項目,但僅可提供有限的參考依據(jù)[7]。但也有部分研究認為,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若不能有效準確的判斷患兒病情,易導致過度治療的發(fā)生[8]。
臨床中淋巴細胞亞群是敏感度較高的免疫指標,當機體內淋巴細胞亞群異常時則說明免疫功能可能存在異常[9]。T 細胞在骨髓中經(jīng)誘導發(fā)展為具有免疫活性的T 細胞。其中CD4+是輔助型T 細胞,可優(yōu)化T 細胞和B 細胞間的防御免疫應答[10]。CD8+是表面毒性T 細胞,可釋放多種絲氨酸酯酶等對靶細胞產(chǎn)生殺傷,從而誘導細胞凋亡[11]。以上兩者的比值可有效反映對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對機體免疫功能評估具有重要意義,其比值越高提示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越嚴重。CD19+B 細胞受病原刺激可產(chǎn)生對應的抗體,進而引發(fā)病理性免疫反應[12]。
研究結果說明觀察組患兒的免疫功能較對照組兒童較差,且隨患兒的病情加重,淋巴亞群變化幅度更大。這可能是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后使得患兒T 淋巴細胞亞群受到刺激,大量T 淋巴細胞、B 淋巴細胞以及單核-巨噬細胞被激活,但代謝產(chǎn)物及支原體免疫黏附性可造成淋巴細胞的免疫損傷,從而抑制其表達,繼而造成機體內的免疫失衡,抗原作用不斷降低,使B 淋巴細胞成熟發(fā)生障礙[13]。而對于重癥患兒,其感染程度更嚴重,可能導致了其免疫功能受損加深,病情進展加快,造成惡性循環(huán)[14]。多因素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shù)、CD3+、CD4+、CD8+、CD19+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病情的影響因素,且對肺炎支原體感染重癥兒童預測的靈敏度為87.16%,特異度為93.05%,準確度為90.88%,ROC 曲線AUC 為0.889。說明聯(lián)合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CD3+、CD4+、CD8+、CD19+對肺炎支原體感染重癥患兒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道[15]指出,NK 細胞、T 淋巴細胞均與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聯(lián)系。但本研究結果中各組間NK 細胞比較差異不明顯,仍需進行后續(xù)探討。
綜上所述,白細胞計數(shù)、CD3+、CD4+、CD8+、CD19+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兒童病情的影響因素,聯(lián)合檢測以上指標對其病情判斷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