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芬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醫(yī)院,南平,353000)
普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面臨的護理問題較多,除需要對負性情緒、機體不適感、治療配合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外,睡眠質量也是亟待改善的方面。睡眠質量作為生命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影響因素,也與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及恢復速度密切相關,因此改善需求較高[1]。另外,希望水平是外科手術患者表現相對低下的方面,對其希望水平的提升,不僅僅有助于改善其治療配合態(tài)度及行為,且有助于提升生命質量。本研究就品管圈(QCC)護理對普外科患者圍術期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進行評估,為普外科手術患者護理模式的選取提供參考依據?,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平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3.9±8.3)歲;手術種類:闌尾切除術25例,胃穿孔修補術15例,其他10例;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者30例,中專及高中者15例,大專及以上者5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43.7±8.5)歲,手術種類:闌尾切除術26例,胃穿孔修補術15例,其他9例;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者29例,中專及高中者17例,大專及以上者4例。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年齡20~65歲者;2)普外科手術者;3)初次手術者;4)擇期手術者;5)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1)精神障礙及認知異常者;2)語言文字溝通障礙者;3)惡性腫瘤者;4)哺乳期者;5)患病前存在睡眠問題及睡眠障礙者;6)合并慢性基礎疾病者;6)合并多系統器官功能不全者;7)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干預,主要為術前對患者進行疾病及手術方式等方面知識的健康教育,并對其進行基礎生活護理,保證住院環(huán)境的安靜舒適,同時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護理及疏導。
1.4.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則以QCC護理模式為指導進行護理干預:1)成立QCC護理小組,小組成員針對每例患者的情況進行細致評估。利用魚骨圖列出每例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然后針對每項護理問題進行影響因素的分析,包括患者、家屬及護理人員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及解決措施,圍繞每例患者的睡眠問題及希望水平等方面進行影響因素的分析,由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采用溝通及其他方式對患者進行鼓勵,醫(yī)護人員應告知其成功案例,激發(fā)其治療信心,提升希望水平,同時指導家屬積極正確與之溝通,給予其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持,并采用傾聽舒緩音樂及其他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2)根據患者的干預需求及醫(yī)囑對其合理用藥,將患者用藥后的情況反饋給醫(yī)師,配合醫(yī)師進行有效的鎮(zhèn)痛用藥干預。對于每例患者的干預效果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小組成員綜合其中的不足及經驗優(yōu)勢,對不足之處再次進行討論及循證解決,進而改進不足,對患者實現更為全面細致及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
1.5 觀察指標 分別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1)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對患者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睡眠藥物應用及對日間功能狀態(tài)的影響等7個方面進行評估,每個方面的評分范圍為0~3分,總分為0~21分,其中評分0~5分表示睡眠質量很好,6~10分表示睡眠質量較好,11~15分表示睡眠質量一般,16~21分表示睡眠質量較差[2]。2)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量表)進行評估,本量表包括12個評估問題,每個問題的評分范圍為1~4分,總分為12~48分,分值越高表示希望水平越高,其中評分12~23分表示希望水平較低,24~35分表示希望水平中等,36~48分別表示希望水平較高[3]。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PSQI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的PSQI評分(等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PSQI評分均有改善,且觀察組PSQI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PSQI量表評分比較[例(%)]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HHI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的HHI量表評分(等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HHI量表評分結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2組評估結果均顯著優(yōu)于本組護理前的評估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HHI量表評分比較[例(%)]
普外科手術患者多存在較強的心理應激,可表現出焦慮、抑郁、恐懼等多種負性情緒,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質量,同時患者的睡眠質量也受之影響,而睡眠質量較差可導致其術前出現機體準備不足的情況,且術后睡眠較差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恢復效果,因此在對普外科手術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睡眠質量的改善需求較高。另外,希望水平與手術患者治療態(tài)度及行為密切相關,同時其也對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及生命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對普外科手術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希望水平的提升也是重要的評估方面。QCC護理模式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護理模式,其在各類患者中的應用研究較多,且多用于手術患者的研究,但其對普外科手術患者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研究較少。
本研究就QCC護理對普外科患者圍術期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進行探究,結果顯示,對普外科手術患者采用QCC護理的PSQI量表評分及HHI量表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說明QCC護理模式對于普外科手術患者的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均有積極的改善作用,其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更有助于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及改善心理情緒狀態(tài),而這也為患者圍術期治療態(tài)度及配合行為的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分析原因,QCC護理模式對于本類手術患者的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細致地分析,并針對影響因素制定干預措施并實施[4]。通過QCC小組成員針對每例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影響因素的分析,對患者存在睡眠障礙及希望水平低下的因素進行評估,從患者自身、護理人員及家屬三方面進行原因分析,并針對原因進行護理解決措施的科學循證,達到了更為有效的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QCC護理可顯著改善普外科患者圍術期睡眠質量及希望水平,在普外科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但由于本研究樣本較少,需要進行更大樣本,更細致的研究,進一步確實QCC護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