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嬌蓉,楊清霞*,李洪平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消化內科;2.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檢驗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胃潰瘍?yōu)榕R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多與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guī)律、胃酸分泌過多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有關,腹痛、腹脹、反酸及燒心等為其主要臨床癥狀,且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及幽門梗阻等癥狀。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西醫(yī)藥物對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其中以奧美拉唑最為常見,其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具有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及改善胃內酸堿度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口干、腹瀉及便秘等不良反應,單獨使用治療效果欠佳[1]。在中醫(yī)學中,胃潰瘍屬“胃脘痛”范疇,健脾和胃、行氣止痛、收斂止血為其主要治療原則[2]。胃潰瘍經驗方劑中含白芨、白芍、炒白術及當歸等多味中藥,可發(fā)揮養(yǎng)胃健脾、益氣止血之功效,多用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3]。本研究旨在分析胃潰瘍經驗方劑聯(lián)合奧美拉唑在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收治的96例胃潰瘍患者分為對照組(48例)與觀察組(48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6、22例;年齡38~71歲,平均(51.24±5.56)歲;病程1~4年,平均(2.11±0.34)年;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例數(shù)11例,陰性例數(shù)37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5、23例;年齡36~70歲,平均(50.98±6.35)歲;病程1~5年,平均(2.23±0.52)年;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例數(shù)10例,陰性例數(shù)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消化內科學》[4]和《消化性潰瘍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經胃鏡檢查確診者;均存在上腹部疼痛、腹脹等胃腸道臨床癥狀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藥物過敏史者;入組前未使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內分泌、神經系統(tǒng)病變或心腦血管疾病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穿孔、出血、幽門梗阻等嚴重并發(fā)癥者等?;颊呔鶎Ρ狙芯恐橥獠⒑炇鹬橥鈺医浿袊嗣窠夥跑娐?lián)勤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組后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青島雙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714,規(guī)格:20 mg/片),20 mg/次,2次/d。觀察組患者給予胃潰瘍經驗方劑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片進行治療,奧美拉唑腸溶片治療方法同對照組,胃潰瘍經驗方劑組成:白芨、白芍、炒白術、當歸各15 g,香附、木香、延胡索、炙甘草各10 g,烏賊骨(先煎)、瓦楞子(先煎)各30 g,以上諸藥加水煎至200 mL,于早晚溫服,100 mL/次,1劑/d。兩組均進行為期4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兩組臨床療效。依據(jù)《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6]進行療效判定,患者治療后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完全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0%及以上,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視為痊愈;患者治療后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縮小≥8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0%~89%,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視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縮小50%~79%,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30%~69%,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視為有效;患者治療后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縮小 < 5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 < 30%,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改善或加重視為無效??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采用《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6]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噯氣吞酸、胃脘燒心、胃脘疼痛等癥狀,每項分值均為0~5分,分值與患者癥狀嚴重程度呈正比。③治療前后兩組胃腸激素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測定血清胃泌素(GAS)、膽囊收縮素(CCK)、胃動素(MTL)水平。④治療前后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血液采集方式同③,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s)、[例(%)]表示,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 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噯氣吞酸、胃脘燒心、胃脘疼痛)與治療前比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噯氣吞酸 胃脘燒心 胃脘疼痛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8 3.20±0.20 1.99±0.14* 3.17±0.31 2.88±0.14* 3.06±0.23 2.63±0.12*觀察組 48 3.23±0.18 1.31±0.11* 3.12±0.30 1.22±0.18* 3.07±0.34 1.54±0.06*t值 0.772 26.461 0.803 50.434 0.169 56.28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胃腸激素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GAS、CCK水平與治療前比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血清MTL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GAS:胃泌素;CCK:膽囊收縮素;MTL:胃動素。
組別 例數(shù) GAS(μmol/L) CCK(pg/mL) MTL(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8 104.75±13.02 84.25±10.85* 18.36±2.52 15.24±2.15* 183.44±19.50 202.56±20.85*觀察組 48 100.40±14.92 62.30±9.15* 17.50±2.70 11.30±1.02* 184.53±21.05 235.33±22.80*t值 1.522 10.715 1.613 11.471 0.263 7.3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CD4+百分比、CD4+/CD8+比值與治療前比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CD8+百分比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CD4+(%) CD8+(%)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8 33.55±5.19 40.20±5.38* 33.40±3.98 30.15±3.50* 1.01±0.15 1.33±0.30*觀察組 48 32.96±5.30 43.50±5.60* 33.50±4.15 27.21±3.50* 0.98±0.40 1.60±0.35*t值 0.551 2.944 0.120 4.115 0.487 4.05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胃潰瘍指發(fā)生于賁門到幽門之間的一種慢性潰瘍,其病情較長,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根治,且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奧美拉唑為臨床上治療胃潰瘍的常用藥物,其可高度選擇性、非競爭性地抑制胃酸分泌,同時也可對幽門螺桿菌的生長起到間接抑制作用,且可選擇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進而控制病情發(fā)展,但長期服藥患者易產生耐藥性,且復發(fā)率較高,整體治療效果欠佳[7]。
中醫(yī)學認為,胃潰瘍多因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舒、外邪入侵等因素所致,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脾胃升清降濁功能失調,胃氣上逆,從而引發(fā)噯氣、呃逆癥狀;食濁滯留于胃部,瘀滯胃絡,導致胃壁腐爛形成潰瘍[8]。胃潰瘍經驗方劑中白芨為君藥,重在收斂止血、消腫生??;白芍為臣藥,可緩解疼痛、養(yǎng)血柔肝;白術、當歸、香附、木香、延胡索、烏賊骨、瓦楞子為佐藥,其中白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養(yǎng)血補血的功效;香附可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木香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延胡索可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烏賊骨具有制酸止痛,收斂止血的功效;瓦楞子可化瘀止痛、軟奸散結;炙甘草為使藥,具有補脾和胃、鎮(zhèn)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同發(fā)揮健脾和胃、行氣止痛、收斂止血之功效[9]。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升高,噯氣吞酸、胃脘燒心、胃脘疼痛等中醫(yī)證候積分均降低,提示給予胃潰瘍患者胃潰瘍經驗方劑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緩解臨床癥狀,且療效較為理想。
研究顯示,機體內GAS、CCK、MTL水平與胃潰瘍發(fā)病關系密切,其中GAS、CCK具有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及膽汁分泌的作用,其水平升高,可加快胃內胃酸分泌,進而加重患者病情;MTL具有促進胃腸運動,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其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關系[10];同時相關研究顯示,胃潰瘍的發(fā)病與機體免疫功能關系密切,而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狀態(tài),其中CD4+具有促進細胞免疫及輔助體液免疫的作用,其在正常人群機體內水平較高,但由于胃潰瘍患者機體內免疫功能低下,其水平也隨之降低;CD8+屬于抑制性T淋巴細胞,其水平升高可導致胃潰瘍患者機體內免疫功能進一步降低,進而加重病情;正常情況下,CD4+/CD8+值維持在一定范圍而使機體免疫功能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當其低于正常值時則表示免疫功能低下,可促進胃潰瘍患者病情進一步發(fā)展[11]。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炙甘草具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可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促進胃腸運動,進而改善機體內胃腸激素水平[12];白術可增加T淋巴細胞表面IL-2R的表達,糾正機體內T淋巴亞群紊亂狀態(tài),進而發(fā)揮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促進病情好轉[13]。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GAS、CCK水平、CD8+百分比均降低,血清MTL水平、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提示胃潰瘍經驗方劑聯(lián)合奧美拉唑可調節(jié)胃潰瘍患者機體內胃腸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胃潰瘍經驗方劑聯(lián)合奧美拉唑可提高胃潰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緩解臨床癥狀,調節(jié)機體內胃腸激素水平,且可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