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濤 鑒恩惠 李 楓
(1.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2.慧谷學校,吉林 長春 130103)
1995年國務院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自此拉開了我國從政府層面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序幕,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相繼頒發(fā)實施了《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和《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在《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中提出“全民健身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幸?!?,《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提出“全民健身是實現(xiàn)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幸福生活的基礎保障”,該計劃要建設全民健身共同服務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從三個前后承繼性“全民健身計劃”可以看出,全民健身的內涵由增強體質到身體健康,再到健康途徑與幸福生活保障,體現(xiàn)出政府對全民健身功能在認識上的深化和拓展,這些政策的制定也體現(xiàn)出政府對于全民健身工作重視程度在提升[1]。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3]。2015國家頒布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該意見的頒布推動了我國體育領域的智慧化發(fā)展。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fā)了《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4],提出各級人民政府要主動適應人民健康的需求,實現(xiàn)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xié)調發(fā)展,提倡體育融合發(fā)展機制與體育智能化發(fā)展。2019年國務院印發(fā)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制定了2020年、2035年、2050年的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該綱要明確提出了要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fā)展,要運用物聯(lián)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推進智慧健身路徑、智慧健身步道、智慧體育公園建設[5]。從實效來看,“十三五”時期,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水平迅速提升,各地涌現(xiàn)出智慧體育公園、智慧健身場館、智慧健身路徑、共享健身倉等,加速了全民健身智慧化發(fā)展的進程[6-8]。本研究也是在基于國家新型智慧城市發(fā)展的背景下,探討吉林省智慧體育服務系統(tǒng)的發(fā)展情況,相對于國內經濟發(fā)達省份來看,吉林省智慧體育發(fā)展速度相對慢一些,2021年5月份由深圳好家庭集團在長春市南湖公園湖心島區(qū)域建設了長春市第一處公益戶外智慧健身房,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科學、安全、靈活、無障礙的健身設施,真正開啟了在全市推廣戶外智能化全民健身的步伐?;诖耍疚膹膽敉庵腔劢∩矸渴褂玫囊暯浅霭l(fā),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用戶智慧健身房的使用意愿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的新認知和新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為政府優(yōu)化群眾體育服務供給提供參考,為吉林省加速智慧化、科學化決策,引領全民健身運動的健康發(fā)展,推動吉林省群眾體育治理體系及能力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
1986年,Davis首先在他的學位論文中提出了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TM),1989年他將該成果進行了公開發(fā)表,該模型的設計目的是構建一種能夠描述人們對于接受信息技術情況的普適解釋模型。其理論框架可以研究外部變量對用戶信息技術接受的行為態(tài)度、行為意圖及實際行為的影響,TAM模型簡潔、易操作,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金融等行業(yè),隨著技術接受模型相關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各行業(yè)也都在不斷普及,而且對模型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應用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該模型主要由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兩個決定因素[9-10]。感知有用性反映的是用戶在使用某種信息技術系統(tǒng)時對其績效的提升程度。感知易用性反映的是用戶使用某種信息技術系統(tǒng)時感受到的難易程度。感知的易用性能夠正向影響感知的有用性,兩者都會影響用戶對新信息技術系統(tǒng)使用的態(tài)度,而且感知的易用性也會影響感知有用性。用戶的使用態(tài)度能夠影響到他自身的使用意愿,進而影響他的實際使用行為。同時,感知的有用性也對用戶的使用意愿有直接的促進作用。智慧健身作為新時代科技發(fā)展的新時尚,用戶的使用行為決策符合“感知—使用態(tài)度—使用意愿”這一邏輯[11],因此本文擬定以下研究架構(如圖1所示),并提出如下假設:
圖1 研究架構
H1感知有用性對智慧健身房使用態(tài)度有正向影響;
H2感知有用性對智慧健身房使用意圖有正向影響;
H3感知易用性對智慧健身房使用態(tài)度有正向影響;
H4感知易用性對智慧健身房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響;
H5使用態(tài)度對智慧健身房使用意圖有正向影響。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是在了解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經典量表基礎上,重點參考了Davis關于使用意愿影響因素成熟量表而改編設計的[12],使用前先后咨詢了多名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根據他們的意見對設計量表進行了適當修訂和補充。測量量表對于智慧健身房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態(tài)度和使用意愿進行測量,各量表均采用李克特7級評分法。
2.1.1 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用戶使用某種信息技術系統(tǒng)后感覺到該技術系統(tǒng)給他們的生活或工作帶來的便利,提高的效率,節(jié)省的時間等。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感知有用性主要表現(xiàn)為用戶認為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給他們節(jié)約時間,掌握運動方式、了解運動技能狀態(tài)等方面的便利。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說明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感知到的有用性越高。
2.1.2 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是用戶使用某種信息技術系統(tǒng)后感覺到該技術系統(tǒng)感受到的難易程度。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感知易用性主要表現(xiàn)為儀器設備操作的簡便性,功能設計的人性化程度,設備使用的開放性。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說明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感知到的易用性越高。
2.1.3 使用態(tài)度
使用態(tài)度屬于心理學的概念,是指個人對某種事物、行為和思想的一種認知評價方式,主要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表現(xiàn)三方面的內容,是一種主觀傾向[13]。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態(tài)度主要是使用過程中對于建造環(huán)境、設備的功能價值、 健身設備的現(xiàn)代化程度等的態(tài)度。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說明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態(tài)度越肯定。
2.1.4 使用意愿
使用意愿是指個人使用某特定信息技術系統(tǒng)行為的主觀概率,個人的這種傾向越強代表實際從事該行為的可能性越大[14]。本研究中的使用意愿指用戶使用戶外智慧健身房的意愿,主要包括個人積極使用,重復使用,推薦朋友使用等方面。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說明用戶使用戶外智慧健身房進行鍛煉的可能性越高。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到長春市南湖公園湖心島戶外智慧健身房進行鍛煉的市民。為了能夠得到合理的實證研究,先后進行了兩輪的測試,分為預測和正式測試。預調查在2021年5月15日-5月30日,采用便利抽樣選取40名健身鍛煉者利用微信進行問卷的現(xiàn)場回答,對于預調查的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刪除每個測量構面中因素負荷量小于0.4的題項,每個題項與所屬潛變量之間都具有中度以上的相關,最后確定好調查問卷。通過現(xiàn)場隨機抽樣的方法收集樣本數(shù)據,累計訪問受訪者365人,通過對問卷的篩查,剔除無效問卷,最后得到有效問卷320份,問卷的有效率為91.4%。從樣本基本情況看,受訪對象中男性占比為64.8%,女性占比為35.2%,男性高于女性;年齡在55歲以上占比最高(40.3%),其次是40-54歲(30.3%)。
本研究利用SPSS26.0對樣本進行KMO與Bartlett球形度檢驗,量表整體的KMO值為0.961,大于建議值0.8,態(tài)度、易用性、有用性、行為意圖四個因子的總解釋能力為76.07%,大于Hear建議的60%,因此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在0.05水平上顯著,即拒絕原假設,認為題項間存在相關性。由表1可知,4個潛在變量的Cronbach's α值分別是0.928,0.947,0.894,0.943均大于0.7,問卷整體的Cronbach's α值為0.971;預測題目與總計的相關系數(shù)均大于0.5,說明該問卷設計的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數(shù)據的可信度較高。
表1 量表預測信度分析表(n=320)
數(shù)據分析之前,對數(shù)據進行信度的檢驗是重要的一步,本文采用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萃取量(AVE)來進行效度的檢驗,利用Amos23.0軟件計算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量及收斂效度。結果見表2:所有變量的組合信度系數(shù)在0.891~0.947之間,均大于0.7的經驗值,說明量表的組合信度良好,能夠對所測得的潛在變量進行可靠性的測量。每個構面中的觀測變量因子載荷量在0.837以上,大于0.7的經驗值,平均方差萃取量在0.732以上,大于0.5的經驗值,滿足了收斂效度的標準,說明量表具有較好的收斂效度,各構面的潛在變量能夠對觀測變量有較好的解釋能力。
表2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及收斂效度分析表(n=320)
通過表3可以看出,易用性的各維度(EOU1、EOU2、EOU3)得分分別是4.03±1.908、4.06±1.842、4.06±1.893,說明鍛煉者對戶外智慧健身房中設備使用的簡易性關注度較高,三個觀測維度的得分比較接近。有用性的各維度(UF1、UF2、UF3)得分分別是4.16±1.782、4.03±1.752、4.13±1.782,說明在戶外智慧健身房進行鍛煉,用戶對設備的有用性關注度較高。使用態(tài)度各維度(ATT1、ATT2、ATT3)得分分別是3.84±1.829、3.84±1.889、3.77±1.833,說明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設備的配備持有一種認可的態(tài)度。行為意圖各維度(BI1、BI2、BI3)得分分別是3.69±1.816、4.26±2.149、3.82±1.884,說明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設備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可能會提升個人鍛煉的動機。
表3 易用性、有用性、態(tài)度與行為意圖的相關矩陣(n=320)
結構方程模型(ATM)是在數(shù)據的因子分析、路徑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基礎上,從數(shù)據的測量和應用理論進行分析的多元統(tǒng)計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研究觀測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還可以研究觀測變量與潛變量及潛變量之間的關系,將抽象的變量進行具體化研究[15-16]。在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之前對模型的適配度進行檢驗是十分必要的,適配度主要是用來評價假設的路徑分析模型與通過測量問卷收集的數(shù)據是否相匹配,如果模型的配適度在經驗值范圍內說明研究者提出的假設模型圖與收集的數(shù)據所形成的模型具有較高的一致性[17]。本研究對模型的配適度進行檢驗,絕對擬合度指標,主要是觀察樣本協(xié)方差矩陣與模型期望矩陣的擬合差異,例如χ2=77.183,χ2/df=1.575,小于3說明具有良好水準;GFI=0.962,AGFI=0.940,均大于0.9,說明有較好的擬合度;RMSEA=0.042,小于0.05,說明具有較好的配適;增值配適度指標:NFI=0.983,IFI=0.994,TLI=0.992,CFI=0.962均大于建議的0.9,說明樣本模型與基本模型相比,有較好的改善程度;簡約配適度指標,主要觀察所研究的模型是否過于復雜,從PGFI=0.605,PNFI=0.730看,均大于0.5,說明該指標較為理想。根據以上配適度指標可以評價該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配適度,具體模型如圖2所示:
表4 模型配適度一覽表
圖2 模型結構路徑
在本結構模型中,有5條假設路徑,根據Amos軟件的運行結果,對模型的非標準化下的路徑系數(shù)和顯著性P值及標準化下的路徑系數(shù)進行了檢驗。從表5的研究結果可知,“感知易用性EOU→使用態(tài)度”(H1)、“感知有用性UF→使用意圖BI”(H2)、“感知易用性EOU→感知有用性UF”(H4)、“使用態(tài)度ATT→使用意圖BI”(H5)4條路徑系數(shù)在0.01水平上顯著且都為正值,即感知易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態(tài)度、感知有用正向影響使用意圖、感知易用性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使用態(tài)度正向影響使用意圖,因此研究假設H1、H2、H4和H5均成立。感知有用性對使用態(tài)度的影響不顯著,因此研究假設H3不成立。由于戶外智慧健身房是第一次落戶在長春南湖公園,多數(shù)人對智慧健身設備的價值功能不夠了解,或許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態(tài)度。
表5 模型非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與顯著性分析
戶外智慧健身房作為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的項目,目的是充分利用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等技術手段,為群眾提供科學的運動健身指導,掌握用戶自身運動水平的現(xiàn)代化健身方式。從研究假設的檢驗來看,鍛煉者的戶外智慧健身房易用性感知對鍛煉者是否使用戶外智慧健身房進行鍛煉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鍛煉者感覺到戶外智慧健身房中的設備使用方法很容易掌握使用,使用時方便無障礙就會愿意到智慧健身區(qū)進行鍛煉。目前長春市剛開始打造戶外智慧健身房,其數(shù)量非常少,多數(shù)群眾對此并不十分了解,政府部門應該對長春市具備建造戶外智慧健身房的社區(qū)、公園、企業(yè)等區(qū)域進行鍛煉設備的更新升級,讓更多的用戶進行體驗,消除用戶認為智慧化健身設備不容易使用的錯誤認識。
全民健身是我國的一項國家策略,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就是我國人民身體健康,也是我國每一個人幸福生活的基礎[18]。各級政府部門也應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平臺進行智慧健身的宣傳,讓用戶對提檔升級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場地設施動態(tài)檢測系統(tǒng)感到滿意,讓用戶愿意運動,喜歡運動,從而推動全民健身的良性發(fā)展。為更好地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讓全民健身實現(xiàn)智慧化,滿足大眾群眾對公共體育服務個性化、多層次的需求,相關政府部門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將新科技新產品運用到全民健身領域,在戶外打造智慧健身房,從本文的驗證性假設中可知鍛煉者感到的有用性對他們的使用意圖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鍛煉者認為該種鍛煉方式對自身的鍛煉能夠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用戶就會有非常高的使用意愿。
由于戶外智慧健身房占地相對較多,比較適合在大型公共區(qū)域進行建造,離大型公共區(qū)域較遠的市民往往不愿去智慧健身房甚至不知道有智慧健身房,政府應在安裝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過程中,可將健身設備進行升級,有選擇地將單個的智慧健身設備安裝到公共健身區(qū),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用戶使用智慧健身設備,體驗利用該設備鍛煉起到的作用,也就有更多的用戶認可到戶外智慧健身房進行鍛煉,從而提高全民健身鍛煉意識,達到全面健康的目的。
本研究主要基于ATM模型探討用戶對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意愿,通過建立戶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意愿識別模型,提出了5個假設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結果顯示:文中提出的5個假設有4個得到顯著性驗證,模型中感知易用性對用戶的使用態(tài)度有正向影響得到檢驗,證明用戶在戶外智慧健身房中使用健身設備感覺越容易,也就會越易于接受在戶外智慧健身房鍛煉。感知有用性對用戶的使用意圖有顯著性影響,用戶越是感受到智慧健身房中設備的有用性就越容易利用健身設備進行鍛煉。用戶對戶外健身房設備的使用態(tài)度也對使用意圖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感知易用性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即用戶認為戶外健身房越容易使用覺得他們的用處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