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部編版低段教材的單元主題,整合部編版教材內(nèi)容,形成適合低段學生閱讀的主題。根據(jù)確立的主題,為學生精選課外閱讀文本,并針對不同的文本,選擇適合的課堂類型,能讓低段學生對主題有更深的理解與感悟,達到不少于5萬字的課外閱讀量,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教學;統(tǒng)編版教材;主題閱讀;課外閱讀文本;課程類型;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6-0082-03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梢姡喿x是語文教學的命脈。在不同的學段中,語文課程標準都對課外閱讀提出具體目標。在第一學段,對課外閱讀提出的要求是: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以主題課外閱讀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有效的閱讀,至少讓學生在每個學段達到應有的課外閱讀量,這是作為一名小學低段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主題選擇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情與需求,從兩條主線出發(fā)。其一,根據(jù)統(tǒng)編版教材中的各單元的人文主題,整合與之相關的選文讓學生閱讀,了解同一主題可以用不同的作品來表達,從而對這一主題有更多的感受,更好地體會課內(nèi)主題。其二,根據(jù)某一篇學生感興趣的課文,“以文帶文”,形成群文課外主題拓展閱讀。這樣能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文字,擴大閱讀量。本文對基于語文低段統(tǒng)編版教材整合的主題課外閱讀拓展進行論述。
一、低段主題課外閱讀的選文原則
目前,市面上的讀物種類繁多,在確立課外閱讀主題后,學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作品來閱讀是一個值得關注與深思的問題。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提出以下要求。(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習慣。(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課文。(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學會借助圖畫進行閱讀。(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6)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 50 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 5 萬字。
部編版教材,以主題組元,絕大部分主題是從學生的角度入手,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一上的第七單元、二上的第三單元都是以兒童生活為主題,涉及古代的曹沖、外國的露西、現(xiàn)代的玲玲……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兒童生活。一上的第四單元、一下的第六單元、二上的第一單元、二下的第一單元和第六單元與自然主題息息相關,涉及一年四季的大自然的秘密……部編版教材是經(jīng)過專家學者們研究編寫的,所設立的主題為選文的選擇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整合部編版教材內(nèi)容,根據(jù)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在選文時,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1.課內(nèi)外銜接,與教材同步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中提出: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背誦優(yōu)秀詩文 50 篇(段)。優(yōu)秀詩文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適合閱讀淺顯的古詩。統(tǒng)編版教材中選編許多古詩,如二下的第一單元以“春天”為主題,選編《村居》和《詠柳》兩首古詩。根據(jù)部編版教材選文的文體與主題,在以“春天”為主題的課外閱讀中,可選擇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朱熹的《春日》、杜牧的《江南春》、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陳伯吹的《春天在哪里》、金波的《春的消息》、楊泰昌的《春天來了》。部編版一下第六單元是以“夏天”為主題,教材選編了《池上》和《小池》兩首古詩。在這一主題課外閱讀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采蓮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描寫春夏主題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但并非經(jīng)典的就適合低段學生。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與《春》,堪稱經(jīng)典,也契合主題,但并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閱讀。因此,教師所選文本應注重課內(nèi)外銜接,難易適中,與教材同步。
2.貼近兒童生活,與文本接近
部編版低段教材有很多主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一上的第七單元,選編了《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等課文。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事就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一下子就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產(chǎn)生了閱讀興趣。在拓展閱讀中,教師可選擇《鄉(xiāng)下孩子》,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可選擇《懷素寫字》,讓學生懂得學習要認真刻苦,求上進;可選擇《司馬光》,讓學生明白遇事要沉著冷靜,機智解決問題;可選擇《英英學古詩》,讓學生看到一個與家人一起學習古詩的自己;可選擇《他得的紅圈圈最多》,讓學生了解小時候的鄧小平認真練字的故事,認識到練字的重要性。
俗話說,同齡人好交流,選取的主人公的年齡與學生的年齡相仿,在閱讀文本的時候,既能與文本對話交流,又能與文本的主人公進行心與心的對話。低段學生應具備熱愛讀書、熱愛寫字的語文素養(yǎng),選擇《懷素寫字》與《他得的紅圈圈最多》,能讓學生明白寫好字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寫字熱情,調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選擇生活在不同時代與背景下的兒童生活,能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3.誦讀優(yōu)秀作品,與經(jīng)典作伴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部編版低段教材選入20余首經(jīng)典古詩,編入出自《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論語》等經(jīng)典著作的部分選段,編選了許多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低段學生正值記憶的黃金期、思想行為的啟蒙期,經(jīng)典國學作品,非常適合低段學生的啟蒙教育。
結合部編版教材與學情特點,教師在一上教學中可選擇《笠翁對韻》作為對教材中《對韻歌》的延伸與拓展,讓學生在朗朗上口的誦讀中,感受押韻的神奇,對仗的美妙;在一下教學中可選擇《三字經(jīng)》作為對教材中《人之初》的補充閱讀,在有節(jié)奏的誦讀中,讓學生受到儒家經(jīng)典的熏陶;在二上教學中可選擇《論語》作為對教材中所選內(nèi)容的補充,讓學生感知儒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包羅萬象;在二下教學中可選擇《弟子規(guī)》作為對“語文園地五”“日積月累”欄目的延伸,讓學生在誦讀與理解中,規(guī)范生活,明理學禮。四個學期下來,學生不僅能在主題課外閱讀中增加識字量,還能豐富知識儲備,受到啟蒙教育,陶冶情操。誦讀優(yōu)秀作品,能增強學生語感,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
主題式課外閱讀是對日常教學的一種補充與輔助,教師可將主題式課外閱讀安排在每個單元的教學后。主題的確定有兩條主線,一是整合部編版教材中的單元主題,二是根據(jù)學情與學生的興趣,就單元中的某一篇課文進行拓展,開展群文閱讀。例如,部編版語文教材選編陳伯吹的作品《一匹出色的馬》,陳伯吹被譽為“東方安徒生”,是我國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在這一單元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開展“走進陳伯吹的兒童世界”的主題活動,選擇《一只想飛的貓》和《綠野仙蹤》兩部作品作為該主題的拓展內(nèi)容。
二、低段主題課外閱讀的課型
確立主題,就要根據(jù)不同的主題適當安排不同的課型,主要課型有主題導讀課、主題交流課、背誦積累課、主題分享課。
1.主題導讀課
主題導讀課,主要是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主題選擇的課堂類型。通過主題閱讀,學生對這一主題會有更深刻的了解,能激發(fā)自主閱讀與探索的興趣。學生從小就是個“十萬個為什么”,對自然界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部編版二上第一單元和二下的第六單元的主題都是“大自然的秘密”,學生對自然科學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針對這一主題,教師可開展“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題課外閱讀活動,選擇《地球和它的七個兄弟》《太陽給我打電話》《有趣的發(fā)現(xiàn)》等,作為這一主題的閱讀文本。
課前,教師要將文本發(fā)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借助工具書熟讀課文。這部分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提取主要信息,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探索地球、太陽、昆蟲的秘密為主線,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
2.主題交流課
主題交流課,主要是針對學生比較熟悉的主題選擇的課堂類型?!皟和睢边@一主題是學生最熟悉的主題教學之一。在開展這一主題時,教師可先將閱讀的文本發(fā)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選文中主人公的童年生活,并將自己的童年生活與之對比,談一談閱讀感受。
3.背誦積累課
背誦積累課主要是以“國學啟蒙教育”為主題選擇的課堂類型。小學階段是學生為語文能力形成的起始階段,朗讀成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朗讀,能理解文本內(nèi)容,培養(yǎng)語感,對文本進行感悟與體會。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朗讀、個人朗讀、男女生比賽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印象,形成記憶。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開展“記憶力大比拼”“朗讀小能手”等競賽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誦讀的良好習慣。
4.主題分享課
主題分享課主要是針對學生興趣選擇的課堂類型,學生可自主選擇喜歡的主題,并對主題進行推薦。對推薦的主題,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評選,根據(jù)大家的喜愛程度選擇推薦的主題,安排主題分享課。學生在分享的時候,可以讀一讀自己喜歡的章節(jié),也可以談一談自己的閱讀感受,還可以講一講自己愛聽的故事。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具有獨特性和差異性,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與閱讀積累,對作品會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只有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題分享課,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在低段開展主題課外閱讀,是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選擇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實踐,不斷調整與創(chuàng)新,盡可能尋求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憲華,于永正,陸恕.主題閱讀三人行[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0.
[3]溫孺敏,巢宗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張洪玲,陳曉波.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小學語文[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陳霞.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1(36).
[6]竇桂梅.朝向“偉大事物”——“主題教學”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0(05).
[7]王貝貝.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有效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0(09).
[8]張玉,杜晶晶.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的嘗試與探索[J].陜西教育,2020(05).
[9]李占秀.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重要性與方法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2).
[10]安苗苗.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摭談[J].語文天地,2019(27).
作者簡介:金曄(1992-),女,江蘇宜興人,二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Discuss on the Expansion of Them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Low-level Unified Edition Textbooks
Jin Ye
(Baijiahu Primary School,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unit theme of the low-level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integrate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to form a theme suitable for low-level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theme, select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exts for students, and choose appropriate classroom types for different texts, which can enable low-level student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the theme, achieve a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volume of no less than 50 000 words, and improve Chinese competence.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unified edi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me reading;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ext; course type; Chinese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