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歷史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決定著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關系國民整體素質和國家長久發(fā)展的教育,應當也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時,我們的教育內容、教育過程也必須體現(xiàn)出黨的領導,也就是說,“黨的領導”教育必須貫穿到所有學生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之中。
青少年學生包括高校大學生,總體上政治信仰、政治認同都沒有完全成熟,甚至還會遇到一些困惑。加強“黨的領導”教育,是幫助他們逐漸樹立正確的政黨認同和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是增強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政治保證和智力支撐。加強“黨的領導”教育,就是讓我們的學生明白,中國高舉中國特色主義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切能否順利和成功,根本上取決于是否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教育,主要是推進“黨的領導”相關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和實踐經驗進課程教材、進學校、進學生頭腦。具體而言,包括四個方面的教育。一是中國共產黨的特質和使命教育。主要引導學生理解黨的性質和宗旨、初心和使命、偉大建黨精神、組織原則、組織體系及其與“黨的領導”之間的內在關系。二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的教育。主要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三是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教育。主要教育學生了解黨領導各方面工作的體制機制,包含黨對自身的領導體制機制和對國家、社會的領導體制機制等。四是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教育。主要幫助學生深刻認識黨的自我革命品格,引導學生堅信中國共產黨通過自身建設,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能夠始終保持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永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加強“黨的領導”教育,要在落實過程中依據(jù)不同學段學生成長成才的特點和不同學段要求,探索教學新形式、新載體、新方法,把“黨的領導”的相關內容融合進學生的成長成才之中;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關心時政和社會熱點的習慣,要知曉黨和國家的重大會議、重大事件、重要紀念日活動、重大發(fā)展成就等;要組織和鼓勵學生多學習和了解歷史,多參加社會實踐和調查,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比照中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增強擁護黨的領導的自覺。
【王久高,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本刊特約評論員:王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