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杰,徐慧琴,吳 濤,葉雨生,劉 斌,朱 干,譙 鳳
甲狀腺結節(jié)為內分泌系統(tǒng)常見的疾病,其臨床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惡性結節(jié)所占比例高達15%,及早有效地對結節(jié)良惡性進行鑒別有利于患者治療及預后。該研究從甲狀腺攝锝率及結節(jié)的標準攝取值水平,探討SPECT/CT定量技術及相關參數(shù)對甲狀腺結節(jié)的定性診斷價值。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的81例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其中男23例,女58例,年齡21~83(47.3±13.1)歲,納入標準:① B超確診甲狀腺結節(jié); ② 須在術前完成檢查項目;③ 術后獲得病理學診斷。1.2 儀器與藥物
精準定量SPECT/CT儀由德國Siemens公司Symbia intenvo提供,TcO4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MIBI由江蘇原子能研究院提供。1.3 采集方法
TcO4靜態(tài)顯像:針孔準直器圖像分辨率高,能更清晰地顯示結節(jié),但不能行斷層顯像,平孔準直器可以行斷層顯像,因此,靜脈注射TcO4111~185 MBq(3~5 mci)后30 min,分別用針孔準直器及低能高分辨率平行孔準直器進行采集,圖像計數(shù)均為200 k,矩陣均為256×256,放大倍數(shù)分別為1.0和3.2,之后行SPECT/CT斷層融合顯像,矩陣256×256,放大倍數(shù)1.0, 10 s/幀,1幀/6°,CT掃描層厚3 mm,管電壓130 kV,管電流25 mA,由2位核醫(yī)學科資深副主任醫(yī)師對圖像進行雙盲讀片,對顯像結果進行診斷。選取診斷結果為“涼結節(jié)”及“冷結節(jié)”患者次日行Tc-MIBI雙時相顯像:靜脈注射Tc-MIBI 555~740 MBq(15~20 mci)后30 min及120 min行早期及延遲靜態(tài)顯像,分別用針孔準直器及低能高分辨率平行孔準直器進行采集,采集時間均為5 min,矩陣均為256×256,放大倍數(shù)分別為1.0和3.2,延遲顯像結束后行SPECT/CT斷層融合顯像,矩陣256×256,放大倍數(shù)1.0, 10 s/幀,1幀/6°,CT掃描層厚3 mm,管電壓130 kV,管電流25 mA。1.4 攝锝率與標準攝取值的定量分析
通過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畫軟件分別勾畫頸部甲狀腺及本底區(qū)域、甲狀腺結節(jié)病灶區(qū)域,測出攝锝率與標準攝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計算公式如下:甲狀腺攝锝率=(前位頸部計數(shù)-唾液腺計數(shù))/(注射前計數(shù)-注射后計數(shù))×100,SUVmax=ROI放射性最大活度/[注射放射性活度/患者體質量](g/ml),SUVavg=ROI放射性總活度/[注射放射性活度/患者體質量](g/ml)。2.1 術后病理結果
該研究81例甲狀腺結節(jié)病理結果如下:惡性結節(jié)35例(男11例,女24例),均為乳頭狀癌;良性結節(jié)46例(男12例,女34例),其中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25例,甲狀腺腺瘤13例,甲狀腺濾泡上皮增生性變5例,慢性結節(jié)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3例。2.2 良惡性結節(jié)與各參數(shù)值比較
良性組與惡性組在性別、年齡、大小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惡性組甲狀腺攝锝率及結節(jié)TcO4標準攝取值低于良性組,而結節(jié)Tc-MIBI標準攝取值高于良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1、2)。表1 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與基本參數(shù)值比較
表2 良惡性結節(jié)99mTc-MIBI標準攝取值比較
2.3
TcO4
靜態(tài)顯像與
Tc-MIBI顯像
診斷標準:TcO4靜態(tài)顯像為“熱”及“溫”結節(jié),“涼”及“冷”結節(jié)在Tc-MIBI延遲相未見濃聚者均判為陰性;TcO4靜態(tài)顯像為“涼”及“冷”結節(jié)且在Tc-MIBI延遲相濃聚者判為陽性。TcO4結合Tc-MIBI顯像診斷靈敏度為42.8%(15/35),特異度為69.5%(32/46),準確性為58.0%(47/81)(表3、4)。表3 99mTcO4-靜態(tài)顯像與99mTc-MIBI顯像結果(n)
表4 99mTcO4-結合99mTc-MIBI顯像與病理結果對比(n)
2.4 標準攝取值的ROC曲線
對TcO4SUVmax、SUVavg及Tc-MIBI SUVmax、SUVavg ROC曲線分析,Tc-MIBI SUVmax 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圖1、2,表5)。圖1 99mTcO4-標準攝取值ROC曲線
圖2 99mTc-MIBI標準攝取值ROC曲線
表5 標準攝取值的ROC曲線
2.5 典型病例
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TcO4、Tc-MIBI顯像及定量SPECT顯像病例圖見圖3、4。圖3 83歲男性甲狀腺左葉結節(jié)患者
圖4 21歲女性甲狀腺右葉結節(jié)患者
甲狀腺結節(jié)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MRI等人為主觀差性大,容易影響結果準確性,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適用于靠近頸部的淺表器官,對頸深部難以取材,且該檢查為有創(chuàng)檢查,對血流豐富的甲狀腺組織有一定的危險性。隨著核醫(yī)學成像設備及圖像重建算法的不斷完善,SPECT/CT定量技術有了質的飛躍,不僅能獲取病灶的解剖結構,且通過ROI技術實現(xiàn)病灶精準分割以獲取SUV值,對病灶功能代謝情況進行客觀評估。目前定量SPECT/CT已廣泛應用于彌漫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甲亢等甲狀腺疾病的研究。
SUV值是臨床上常見的評價腫瘤代謝的參數(shù),通過客觀數(shù)據表達腫瘤病理生理學信息。該研究顯示良性結節(jié)TcO4SUV值明顯高于惡性結節(jié),Tc-MIBI SUV值明顯低于惡性結節(jié)。MIBI與FDG均為非特異性腫瘤顯像劑,因此,甲狀腺惡性結節(jié)對Tc-MIBI攝取要多于良性結節(jié),既往PET/CT研究也證實,惡性結節(jié)攝取18F-FDG更多。ROC曲線結果顯示Tc-MIBI SUVmax的診斷效能最高,高于既往研究結果??赡茉颍孩?平面顯像中ROI勾畫不準確且易受到病灶前后方正常組織的影響;② 研究表明平面顯像對<1 cm的結節(jié)不具備臨床診斷價值;③ 平面顯像無法對多結節(jié)患者逐個分析。
Tc-MIBI SUVmax以2.24 g/ml為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的診斷界值深入分析,惡性結節(jié)低Tc-MIBI SUV值的原因可能包括:① MIBI藥物的排泄和細胞膜上P糖蛋白有關,P糖蛋白含量多,會加快MIBI的排泄;② 腫瘤內組織不均勻(鈣化灶、液性暗區(qū)等)會造成SUV值偏低,導致假陰性數(shù)量增加;③ 部分學者提出惡性結節(jié)對Tc-MIBI的攝取與其分化程度有關,高分化腫瘤可出現(xiàn)低攝取現(xiàn)象。對較為復雜的病灶可結合各項SUV值及其SPECT/CT影像學特點進行綜合分析,從而進一步提升對結節(jié)診斷的準確率。
綜上所述,定量SPECT/CT對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拓展了甲狀腺疾病的應用范圍,為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提供更有效、無創(chuàng)的檢查手段,標準攝取值能提供結節(jié)功能及代謝的客觀數(shù)據,為臨床診斷提供定量參數(shù),實現(xiàn)對惡性結節(jié)的早期定性及精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