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群杰
摘要:趣味訓練是一種新型訓練模式,深受教師和學生喜愛,同時也被廣泛推廣于小學田徑訓練教學活動中。小學體育教師有效應用的情況下,不僅可以使小學生對田徑訓練的熱情持續(xù)升溫,還可以田徑訓練水平和效果不斷提升。本文對小學體育教師在田徑訓練中開展趣味田徑訓練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田徑訓練;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小學體育教師開展趣味田徑訓練,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有效吸引小學生,并讓其更高質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提高訓練方式的趣味性,還要注重豐富訓練教學道具,采用趣味示范訓練動作,應用趣味訓練方式,才可以使訓練效果更加明顯,幫助小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一、豐富教學道具,點燃訓練興趣
以往,教師開展田徑訓練往往是直接讓小學生進入到訓練活動中,整個過程比較枯燥,小學生的興趣度也較低。在開展趣味田徑訓練時,教師就需要為訓練注入更多趣味的元素,讓小學生有強烈的體驗感,主動熱情參與到訓練活動中,才會使田徑訓練成效更加明顯。對此,教師可以考慮在田徑訓練中引進更多趣味的道具。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烈,而且具備濃厚的探究意識,通過趣味道具的引進,可以促使其主動將注意力集中到田徑訓練中,品味訓練的樂趣。同時,也會使其訓練興趣有效被點燃。
在田徑運動中,不僅包含長、短跑的運動項目,還包含跳遠、跳高、鉛球等運動項目。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提高小學生的專項能力,還要注重提高小學生的跑、跳、跨等能力,讓其肢體更加協(xié)調,才可以使其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在開展不同訓練時,為了增加訓練的趣味元素,教師就可以引入趣味的道具,豐富小學生的訓練感受。如,“跨欄”這項田徑運動,需要小學生擁有良好的彈跳能力。教師在開展訓練時,就可以將以往的以往用于訓練的沙包用呼啦圈代替,讓小學生先進行短距離的訓練,再逐漸增加訓練距離。在實際訓練中,可以讓小學生兩人一組,由一名小學生手持呼啦圈,并由兩人商榷好高度,在開展訓練。此后,再指導其互換角色。不僅可以使訓練靈活性更強,還可以使小學生的參與興趣更強烈,進而主動投入到訓練活動中。小學生也會由此體驗更多訓練樂趣,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更主要的是,小學生的彈跳能力會明顯提高,從而有效促進田徑訓練效果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指導每個訓練小組要進行有效溝通,更準確確定呼啦圈的高度,才可以有效避免安全問題發(fā)生,使田徑訓練更成功進行。
二、趣味示范訓練動作,提高訓練有效性
在田徑訓練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小學生的姿勢、動作并不標準,雖然教師此前已經對標準的動作、姿勢傳授,但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正處于發(fā)展階段,也容易出現(xiàn)犯錯的現(xiàn)象。鑒于此,教師要在訓練開展前,幫助小學生鞏固不同的動作姿勢,并讓其充分理解,才可以使小學生以正確的姿勢訓練得到更大保障。但單純的講解、示范較難使小學生深刻記憶。對此,教師可以應用趣味示范的策略,使小學生牢固記憶,并深化理解。而且,小學生在教師趣味示范不同的動作、姿勢情況下,也會體驗到更多樂趣,進而增強基礎動作的規(guī)范性。與此同時,小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也會得到良好激發(fā),可以明顯提高訓練有效性。
如,教師開展“短跑”訓練時,就需要讓小學生對跑步時腳落地時著力點、小腿動作等有詳細的了解,充分理解其中的原理,才可以讓其高效融入到訓練活動中。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企鵝和鴕鳥行動的視頻,小學生在可愛動物的吸引下,會快速將注意力集中到視頻中。此后,教師再引導小學生思考:“為何企鵝走路的速度會與鴕鳥走路的速度有明顯的差別呢?”。引導小學生積極互動,加深其對不同動作的認知。然后,教師再分別示范企鵝和鴕鳥走路時的動作,使小學生更生動真切的看到兩種動物在姿勢上的不同之處,并且結合短跑動作加以透徹的講解,就會使小學生快速理解。同時,還可以讓其深刻記憶。教師繼續(xù)短跑訓練時,小學生就會更規(guī)范進行訓練。這樣開展訓練教學,小學生的短跑速度也會明顯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也會得到良好促進。
三、應用趣味訓練方式,增加教學趣味性
在田徑訓練中,訓練方式是高質量開展田徑訓練的重要因素,教師不僅要應用趣味的訓練方式,還要本著簡單、容易理解的原則,才可以使小學生更積極參與到訓練中,并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和增強身體素質。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拓展思維,引進花樣訓練模式,讓小學生在訓練時,始終保持興奮狀態(tài),并且主動研究如何更好完成各項動作,才可以更大程度促進訓練成效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同步應用小組合作訓練的方式,結合游戲或是比賽共同開展訓練活動,為訓練活動增加更多樂趣,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還可以得到良好培養(yǎng)。
如,在開展“短跑”訓練時,教師可以將設置中矩形跑道、三角形跑道,或是以英文字母的形狀設計跑道,開展接力比賽。讓小學生十人一組,分別完成不同形狀的賽跑和接力。不僅可以使小學生萌發(fā)更多訓練熱情,還可以讓其在愉快的氛圍中強化訓練?;蛘?,教師也可以將“短跑”和“跳遠”訓練融合在一起,應用“青蛙跳”的方式,開展接力賽。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青蛙跳躍的方式,進行接力比賽。不僅可以得到雙重訓練效果,還可以使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并快樂參與訓練。另外,教師也可以將田徑訓練與情境游戲融合在一起,結合趣味的綜藝節(jié)目設計不同的游戲。如“穿越風火線”、“拉網捕魚”等,都可以有效吸引小學生。并且,還可以使小學生的運動水平、跑跳技能等明顯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情境游戲時,要注重為創(chuàng)設模擬的游戲情境,以及道具服裝,才可以使游戲的趣味性大幅提升,從而使訓練效果明顯改善。
總結:
在小學體育田徑訓練中,教師一成不變的訓練方式,會使小學生的訓練熱情大減,從而影響訓練效果。教師應用趣味訓練策略,注重豐富訓練道具,應用趣味示范方式,開展多種方式的田徑訓練,既可以使訓練教學的有效性明顯提升,還可以充分吸引小學生,讓其主動熱情參與田徑訓練。這對于增強小學生體質,培養(yǎng)其運動意識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江堤.探討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0(33):36-37.
[2]任常娥.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應用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0(04):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