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現(xiàn)代信息社會和在線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在線學習平臺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在線學習平臺能否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是目前受關注的問題。探討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深度學習的影響因素并構建其影響因素模型。
關鍵詞 "在線學習平臺;深度學習;學習動機;學習體驗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2)02-0020-06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ep Learning o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LIU Xingy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online educatio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is facing more challenges. Whether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can pro-mote students’ in-depth learning is a concern at present. This
study is committ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deep learning i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and build its influencing factor model.
Key words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deep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0 "引言
1)研究背景。信息時代不斷發(fā)展,教育方式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在線網絡課程教學方式應運而生。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guī)模達到2.32億人[1]。由此可見,在線教育是未來教育的一個發(fā)展趨勢。隨著在線學習平臺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關注,很多學生容易傾向于一種淺層的學習方法,即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探索,只需要通過簡單的熟記即可完成任務。這種方法會讓大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本研究就目前存在的問題,探究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的學習是否能達到深度學習程度、在線學習平臺中有哪些因素影響大學生的深度學習現(xiàn)狀、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大學生深度學習等問題。
2)研究意義。本研究通過探索在線學習平臺中影響大學生深度學習的因素,構建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深度學習的影響因素模型,豐富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深度學習影響因素的探究,為促進大學生在在線學習中完善學習方式、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奠定基石。
3)研究方法。
①問卷調查法。本研究利用問卷星制作問卷,通過微信群發(fā)送給大約200名在校大學生(目標對象)進行填寫。為了保證科學性,問卷采用已有的成熟問卷進行改編,并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測。
②統(tǒng)計分析法。對收集到的問卷數(shù)據(jù),利用SPSS軟件進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信效度檢驗;使用AMOS軟件進行整理分析,包括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構建的影響因素模型。
1 "理論基礎
1.1 "在線學習平臺
Terry Anderson等[2]認為,在線學習是指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料,在學習中與學習內容、教師及其他學生進行互動,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支持,以此收獲知識,構建個人意義,學生隨著學習過程不斷成長。這種方式打破了時間與空間之間的界限,學生無論身處何地、何時,都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平臺進行學習。
1.2 "深度學習
1976年,F(xiàn)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第一次提出并詳細闡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概念。深度學習是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生能夠對新的思想和事實進行批判性學習,并且將它們融入自己原來的認知結構。與淺層學習相比,深度學習是一種學生積極主動的、批判性的學習。深度學習能夠更加滿足學生對自身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很大幫助。
2 "構建深度學習影響因素模型
2.1 "研究變量
2.1.1 "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在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下,個體使自身的內在要求與學習行為的外在誘因相協(xié)調,從而形成激發(fā)、維持學習行為的動力因素[3]。深度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批判性地學習新的思想和事實,并且將新的知識融入自己原來所擁有的認知結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擁有內在的學習動機。2005年,Anne E. Fortun等[4]調查結果顯示,具有較大的內在學習動機的學生對于課堂的滿意程度更高且擁有更多掌握技能的信心。因此,本研究將大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作為一種關鍵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
2.1.2 "學習體驗 "學習體驗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學習環(huán)境所產生的一種感受與體會。學習體驗的過程就是學生建構知識意義、煥發(fā)生命活力、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5]。學生在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會產生不同的學習體驗。相比面對面的學習環(huán)境,在線學習平臺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因此,本研究將學習體驗作為一項關鍵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
2.2 "理論模型與假設
2.2.1 "理論模型 "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2.2.2 "理論假設
H1: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的學習體驗對深度學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2: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深度學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3: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的學習體驗對學習動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4: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體驗和深度學習之間起著中介作用。
3 "檢驗深度學習影響因素模型
3.1 "問卷樣本
本次調查問卷一共收集到210份問卷,篩選無效問卷17份,剩下有效問卷193份,回收有效率達到約92%。
有效問卷數(shù)據(jù)顯示,本次研究對象男女人數(shù)大致均等;學歷分布以本科學歷為主;父母兩者或其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82.9%,說明我國人民受教育的水平在不斷提高;研究對象使用在線學習平臺學習課程還不是非常普遍,達到五門以上課程數(shù)僅6.7%;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中國大學MOOC和愛課程兩個平臺進行學習。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3.2 "信度分析
本研究問卷的整體信度系數(shù)Cronbach α為0.941,
達到0.7的標準。其中,學習動機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值為0.772;深度學習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值為0.870;學習體驗問卷的Cronbach α值為0.895。單個維度的Cronbach α系數(shù)都基本滿足標準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本次研究所收集到的問卷數(shù)據(jù)信度較好,可以進行下一步研究。信度分析如表2所示。
3.3 "效度分析
本研究問卷的KMO值為0.912,達到大于0.9則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的標準。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的近似卡方為2 865.973,其顯著性檢驗為0.000,這些數(shù)據(jù)都表明該問卷適合做因子分析。KMO和巴特利特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在分析因子之后,對問卷中的各個維度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表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看出,每一個變量的因子負荷都接近0.4及以上,表明選取的公因子對每個變量的詮釋能力較好。
3.4 "深度學習影響因素模型初步構建
利用AMOS軟件將影響因素模型轉變成圖形,得到圖2所示的結構方程模型圖,包括三個變量:深度學習、學習體驗和學習動機。其中,深度學習有三個觀測變量,分別是高階學習(dl1)、反思性學習(dl2)和整合性學習(dl3);學習體驗有三個觀測變量,分別是課程體驗(le1)、平臺體驗(le2)和交互體驗(le3);學習動機由五個觀測變量構成。因素模型一共包括11個觀測變量殘差以及學習動機和深度學習的兩個潛變量殘差。
3.5 "檢驗因素模型擬合度指標
將在SPSS軟件中處理過的問卷數(shù)據(jù)導入AMOS軟件中,將對應的數(shù)據(jù)拖拉至對應的框中,進行擬合度檢驗,生成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深度學習影響因素模型,學習影響因素擬合指數(shù)如圖3所示。
因素模型擬合參考指標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卡方自由度比為1.987,達到指標要求,表示該模型具有簡約適配度;RMR值即殘差均方平方根為0.036,達到指標要求,表示模型適配度佳;RMSEA值即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為0.072,達到指標要求,在模型契合度合理范圍;GFI值即良適性適配度指數(shù)為0.929,達到指標要求;NFI和CFI值即規(guī)準適配指數(shù)和比較適配指數(shù)為0.938和0.968,達到指標要求。因此,本研究的結構方程因素模型擬合度達到標準。
3.6 "模型假設驗證
三個潛在變量之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的估計值如表6所示。
1)學習體驗對學習動機的影響效應為0.726且P值顯著,表明學習體驗對學習動機有著顯著的影響。
2)學習體驗對深度學習的影響效應為0.863且P值顯著,表明學習體驗對深度學習有著顯著的影響。
3)學習體驗到學習動機、學習體驗到深度學習、學習動機到深度學習三條路徑系數(shù)分別為0.726、0.863、0.137,都是正值,表明學習體驗到學習動機、學習體驗到深度學習都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學習動機到深度學習有著正向影響。因此,本研究假設H1、H2、H3均成立。
4)學習體驗與學習動機路徑為0.726,假設為A路徑;學習體驗到深度學習路徑為0.863,假設為B路徑;學習動機到深度學習路徑為0.137,假設為C路徑。A和B路徑都比C路徑大,說明中介效應不顯著,則H4假設不成立。
4 "研究結果
4.1 "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的學習體驗對學習動
機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學習體驗到學習動機的路徑系數(shù)為0.726,表明學習體驗直接對學習動機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在在線平臺中,良好的學習體驗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動機,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因此,增強學生在在線平臺中的學習體驗,如課程體驗、平臺體驗、交互體驗,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產生內在學習動力。
4.2 "在線學習平臺中,學習體驗對深度學習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學習體驗到深度學習路徑系數(shù)為0.863,表明學習體驗直接對深度學習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在在線學習平臺中,學生有著和傳統(tǒng)面對面授課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許多傳統(tǒng)面對面課堂中所沒有的便利增多,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學習。因此,一個良好的學習體驗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4.3 "在線學習平臺中,學習動機對深度學習產生正向影響
學習動機到深度學習的路徑系數(shù)為0.137,雖然并不是很顯著,但是學習動機對深度學習仍有著正向的影響。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對學生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5 "研究總結及不足
本研究探究在線學習平臺中大學生深度學習的影響因素。
首先,通過整理文獻和資料的方式確定影響因素及其關系并構建相關的模型,提出假設;
其次,查找相關的問卷量表進行改制整理,發(fā)放問卷并收集數(shù)據(jù);
再次,使用SPSS軟件對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整理,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信效度檢驗,使用AMOS軟件構建影響因素模型,檢驗模型的擬合度指標,檢驗模型的假設及中介效應;
最后,進行研究總結。
本次研究中的不足有幾個方面,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假設H4不成立,中介效應不顯著,問卷收集回來的數(shù)據(jù)無法很好地驗證該模型的成立,表明該模式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第44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
(2019-08-30)[2020-01-30].http://www.cnnic.net.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t20190830_
70800.htm.
[2] Anderson T, Elloumi 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Learning[M].Edmonton: Athabasca Univer-
sity Press,2004.
[3] 劉明娟,肖海雁.關于學習動機的研究綜述[J].山
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1):87-89.
[4] Fortun A E, Cavazos A, Lee M. Achievement moti-
vation and outcome in social work field educa-
tion[J].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2005,
41(1):115-129.
[5] 陳亮,朱德全.學習體驗的發(fā)生結構與教學策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1):74-7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