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zhèn)春暉小學 胡華琴
寫作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生擁有比較扎實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學開始抓起。在指導學生寫好作文之前,要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比如,指導學生寫情景作文,首先要分析具體情景,然后圍繞情景寫作。在平時的訓練中,應該讓學生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加強寫作指導。在課余時間要求學生多聽多看多練,這樣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
在作文教學中,要將紅色教育與情景作文相融合。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讓他們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學生不能只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也需要在課外多鉆研,知道如何將這些知識寫進作文里。通過教學,能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情景作文的寫作技巧,同時也讓學生在紅色教育中收獲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充實作文內(nèi)容。
教師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如何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第二,如何將紅色教育和情景作文融合。對于第一個問題,如果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只停留在課堂上跟學生講革命故事,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并且領略不到那種革命情懷。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紅色教育,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外實踐感受革命情懷。對于第二個問題,在們開展紅色教育的同時,要講授將紅色教育融入到情景作文中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紅色教育與情景作文融合的技巧。以下是我對紅色教育與情景作文結合的幾點思考。
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時,不妨結合情景教學,可以帶領學生到革命紀念基地感受英雄的革命情懷。比如,教學毛主席的《七律·長征》,可以帶領學生到長征紀念館去感受革命烈士在缺少衣物、缺少糧食的環(huán)境中過雪山、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氣概。當然在長征的路上,革命烈士所經(jīng)歷的遠遠不止這些。讓學生親自去長征紀念館參觀,只有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革命烈士的英雄精神,才能在寫作的時候有感而發(fā),流露真情。不僅如此,在紀念館中,還會有講解員給學生講解革命烈士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并且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回顧這段往事。通過情景教學,學生了解了教材中沒有的知識,并且通過實踐的方式,學習到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同時,在情景教學中融入紅色教育的方式,學生有了親身經(jīng)歷,寫起來才不會生疏,將所聞所感都寫進作文中,還能為作文增色不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通過實地感受,學生知道了革命時期的艱苦條件,理解了革命烈士的愛國情懷。參觀完,學生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并且學習革命烈士的愛國精神,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結合情景教學,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教學方法而言。而積累素材,則要求學生通過平時的學習,將一些可以寫進作文中的紅色素材積累起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學生以后寫作就不會因為缺少素材而發(fā)愁了。其實積累素材的方法十分簡單,教材中有許多關于戰(zhàn)爭年代的文章,其中很多的人物和事件,都可以作為紅色教育情景作文的素材。比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以讓學生記住這篇文章所講的事例,學生作文的時候,可以將這個事例運用到作文中,能為作文增色不少。當然,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學生還要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多看一些新聞報道,這些都能成為作文素材。通過這樣的方式,作文內(nèi)容會更加豐富,并且還能體現(xiàn)紅色教育的意義。
學生了解了紅色知識,并且有了一定的素材積累,還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作文讀起來會更通順,沒有記流水賬的感覺。那么,如何做到這幾點呢?首先,在寫有關紅色革命的情景式記敘文的時候,要求記敘的事件是自己經(jīng)歷的真實事件。比如,參觀革命紀念館、清明節(jié)到烈士陵園掃墓等,這樣才能讓學生表達真實的感情。其次,要讓學生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比如,在作文的開頭,可以用一些排比句,為作文增色。最后,一定要表達真情實感,不能泛泛而談,免得作文變得平淡。通過這些寫作技巧,學生可以不斷提升作文水平,并將紅色教育牢記心中。
將紅色教育與情景作文結合,不僅能讓學生了解紅色革命知識,還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獲得進一步提升。紅色教育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過與情景教學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這類作文的寫作技巧,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不斷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