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化工職業(yè)學院管理工程系 潘明東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規(guī)模擴大,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對學習缺乏興趣、不認真聽講、不配合教師工作等諸多問題,學生整體素質(zhì)偏低。教師的教學方式未及時更新,不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教師課堂管理意識淡薄,主觀上未認真落實課堂管理制度,使得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課堂管理難度加大,課堂管理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切實加強對教師課堂管理問題的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打造一個有活力的課堂。
在高職院校中,由于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學生素質(zhì)較低,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的學生少之又少,使得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存在懈怠情緒,對課堂管理心存無所謂的態(tài)度。學生違反課堂管理秩序,在課堂上不與教師進行互動,不配合教師的情況非常普遍,甚至有學生頂撞教師,使得教師難以對課堂進行管理。學生管理人員對學生缺乏引導,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為所欲為”。
XX高職院校規(guī)定:如無特殊情況(使用課堂派等教學軟件),學生上課前必須上交手機,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一學期缺課或者請假達到1/3以上的學生,無法正常參加期末考試,按禁考處理。這兩條規(guī)定對學生上交手機和課堂出勤進行了嚴格限定。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教師往往未嚴格落實,在上課前只是簡單提醒一下學生上交手機,所有學生究竟是否全部上交,未嚴格檢查,即使檢查出來手機上交不全,也不會再次提醒學生上交;有的教師甚至明明看到有的學生未上交手機,也放任不管。在禁考問題上,有的教師“宅心仁厚”,未按課堂管理規(guī)范執(zhí)行,有的學生一學期已經(jīng)缺勤達到1/3以上了,采取讓學生補作業(yè)的方式,讓這些本應該禁考的學生正常參加期末考試。尹文濤等認為,教師的課堂管理是否嚴格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1]。這些教師未嚴格落實課堂管理規(guī)范,對課堂管理不嚴格,課堂管理“不作為”現(xiàn)象較為嚴重。
一方面,XX高職院校在學期末對教師的考核中,注重學生對教師的考評,也就是學生評教,學生評教在教師全部考核中的比重占2/3以上,而對教師的考核結(jié)果將會影響教師學期末的收入分配,考核結(jié)果越高,教師的收入就越高。也就是說,教師的收入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學生對某位教師的評價成績越高,這位教師的收入越高。因此,教師在課堂管理中也無形中受到了這一因素的影響,由于學生喜歡有親和力、不嚴肅的教師,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上交手機,在課堂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睡覺、玩手機、遲到、早退等,不喜歡受到教師的約束。若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強制要求學生上交手機,不讓學生睡覺,對課堂紀律嚴格要求,這勢必會引起一部分學生的反感,這部分學生就會在學期末的評教中故意給課堂管理嚴格的教師打低分,這就使得這些教師不得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來進行課堂管理,由于與教學評價掛鉤,很多教師就會放松了對課堂的管理。
另一方面,當今高職院校學生素質(zhì)偏低,學生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秩序、頂撞教師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若教師對課堂管理過于嚴格,會引起部分學生情緒激動,做事沖動,不計后果,學生可能會在課堂上不服從教師管理,甚至會當著其他同學的面與教師產(chǎn)生言語沖突,頂撞教師,使得教師下不來臺,極為難堪。此外,有的學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對于這類學生,教師也會往往考慮到后續(xù)會產(chǎn)生的各類問題。這一系列的考量使得教師在課堂管理上往往采取比較溫和的態(tài)度,在課堂管理上“不敢管理”。
XX高職院校明確規(guī)定了不允許學生曠課、遲到、早退,學生上課前必須上交手機等。由于教師一般是多個班合堂上課,學生人數(shù)較多,教師無法做到對學生一一點名,否則將浪費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學生抓住了教師的這種心理,很多學生不遵守課堂管理規(guī)范,存在嚴重的僥幸心理。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課期間,某個專業(yè)某個班級曠課、遲到、早退的學生比比皆是,而很多情況下,教師并不知情。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上能不交手機就盡量不交,因為教師一般不會嚴格檢查,在課堂上與教師捉迷藏,教師在講臺上講課時,自己偷偷玩手機,教師發(fā)現(xiàn)時,馬上將手機收起來。加上學生了解教師內(nèi)心的想法,自己有權利對教師進行評價,這種權利的存在使得學生可以公然違背課堂管理規(guī)范,以評教來約束教師。
在XX高職院校教師的課堂管理中,存在著很多學生不服從教師的課堂管理的問題。由于學生學習成績差,學習能力欠缺,對學習缺乏興趣,很多學生具有混學歷、混文憑的心態(tài),毫無學習動力,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秩序、不服從教師管理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生不配合教師、不參與課堂,不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若對學生嚴格管理,有的學生會與教師針鋒相對,不尊重教師,讓教師難堪。針對學生的管理制度難以落到實處,學生沒有產(chǎn)生對課堂的敬畏[2]。在課堂參與方面,存在著課堂參與的學生數(shù)量少、參與率低的問題,學生睡課現(xiàn)象較為普遍,出現(xiàn)“一上課就犯困”的現(xiàn)象。在合作性方面,對于老師提問的問題,大部分學生不回應、不參與,一問三不知。
在XX高職院校中,部分教師未嚴格執(zhí)行課堂管理規(guī)范,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課堂管理意識淡薄,在主觀上對課堂管理持懈怠態(tài)度。韓曉菲等人認為,大多數(shù)高職教師缺乏課堂管理意識,教師更多地扮演著傳授知識的角色,弱化了對學生的情感投入[3]。高職院校教師把自己定位于“講完課就完成了工作任務,至于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聽課并不關心,只要不影響自己講課即可”,因此,對于一些上課不交手機、睡覺、曠課、遲到、早退的同學,教師往往不會親自檢查、提醒,而且班級人數(shù)眾多,若仔細檢查,將浪費大量的上課時間,這就使得一些想違紀的學生更加肆無忌憚。
該高職院校的教學評價制度側(cè)重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教將影響相關教師的考核,進而影響其收入分配,使得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時潛意識地將學生對自己的評價考慮在內(nèi):“若在課堂上對學生管理得太嚴格,是否會引起大量學生的反感,學生不喜歡自己,進而在期末考核中給自己打低分。”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校的學生確實存在此種情況,學生往往對課堂管理不嚴格、有親和力的教師比較喜歡,在評教中會對此類教師打分較高。反之,學生往往比較厭煩對課堂管理比較嚴格、比較嚴肅的教師,學生通常會對這類教師在期末評教中打低分,而通過聽課發(fā)現(xiàn),這些被打低分的教師講課質(zhì)量是比較高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對學生“不敢管理”。
學生的潛意識里認為:大學是一個放松的環(huán)境,不需要跟高中一樣認真聽課,只要不掛科、能順利畢業(yè)就行。在經(jīng)過了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后,學生極力想在大學里換一種方式學習和生活,還有的學生認為,大學里學習的專業(yè)知識沒有多大用處,畢業(yè)后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這樣的思想觀念無疑會讓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不重視,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曠課、遲到、早退等。
學生管理人員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輔導員往往會利用開班會的形式來開展學生管理的日常工作,每個班級都會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班干部來協(xié)助輔導員管理班級,輔導員也有責任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班風進行督促檢查,全力配合教師的工作,協(xié)助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毋庸置疑,班風對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輔導員往往只對學生的日常管理(非學習方面)進行重視,至于學生學習情況和班風如何,則不管不問,輔導員在開班會時,未專門強調(diào)課堂紀律及學習方面,甚至對學生頂撞教師的情況也未做出妥善處理,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教師課堂管理難度加大。
在課堂管理中,教師是第一責任人,教師應嚴格落實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格落實課堂管理規(guī)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把控好課堂秩序。
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層次水平,教師應增強自己的責任心,提高課堂管理意識,把課堂當做教學的主戰(zhàn)場和發(fā)揮自身能力的大舞臺。對學生的一些違紀行為,比如:不交手機、曠課、遲到、早退、頂撞教師等,教師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管理,要善于向其他教師請教學習,真正履行自己作為課堂第一責任人的義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得學生自愿遵守課堂管理規(guī)范,使自己真正“作為”,打造規(guī)范的課堂秩序。
造成如今教師課堂管理難度加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的評教制度在教師的考核中所占比例過高。在學生評教制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學生依靠個人喜惡,不考慮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給教師進行評價打分,這就使得一部分教師往往靠放松課堂管理來贏取學生的正面評價,大大束縛了教師課堂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學校層面,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學生評教在教師考核中的比例,不要將學生評教作為考核教師的唯一標準,也可以在教學評價問卷中,改進提問方式或者選項設置,使得學生在評教中更加客觀公正。學校應鼓勵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大膽管理,對于敢于管理的教師,學校應設法維護其利益,對于在課堂管理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教師,應公開表揚,作為課堂管理的先進案例向其他教師推廣。
教師的課堂管理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關鍵在于學生對課堂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自己的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活動,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教學設計中要注入探究式教學等元素,圍繞一個值得探究的主題,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這不僅會提高學生與教師的合作性,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性,也會活躍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使師生之間融洽相處。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對積極參與到課堂、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支持。學生對課堂學習有興趣了,教師的課堂管理難度也就自然而然降低了。
學生管理人員在學生的課堂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輔導員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注重日常管理,更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重要性的引導教育,加強班風建設,在學生學習方面,輔導員要定期與教師取得聯(lián)系。對于教師在平時的課堂管理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積極與輔導員溝通的,輔導員應該積極配合并調(diào)查落實。輔導員發(fā)現(xiàn)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也應積極與教師溝通解決。這就要求完善教學和管理制度,使得教師可以與學生管理人員協(xié)同配合,共同打造良性課堂。
在高職院校中,課堂不是“躁動”的無奈,就是“沉默”的尷尬,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視而不見,都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4]。教師對課堂管理的成效決定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效果,為此,應將課堂管理納入高職院校未來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采取各種措施克服教師在課堂管理中不作為、不敢管理,學生違背課堂管理規(guī)范、不服從教師的管理等諸多問題,教師、學生管理人員、學校三方應各負其責,共同打造良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