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園林管理局 劉磊
目前城市道路綠化尚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重視景觀輕視生態(tài)。設計上與后期管理脫節(jié),致使后期景觀效果不明顯。園林植物物種的引種、開發(fā)和培育工作滯后,使園林植物物種的選擇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行道樹定點的機械性,一些店面與行道樹爭空間的矛盾還相當嚴重,有些道路綠化缺乏個性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道路綠化的發(fā)展。道路綠化設計應更重視設計內(nèi)容與環(huán)境和諧,滿足道路功能的同時最大限度發(fā)揮道路綠化的生態(tài)作用。
城市道路綠化是指城市道路、鐵路沿線的綠化。它包括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支道、安全島、步行商業(yè)街及穿城而過的鐵道沿線的綠化。它在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zhì)量和美化城市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綠化與其它綠化一樣,通過光合使用吸收co2,放出氧氣,維系著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平衡,通過蒸騰作用,增加空氣濕度,使人體感到舒適。許多園林植物有吸收有害氣體的能力。如女貞、臭椿、梧桐、榆樹能吸收氟化氫;刺槐、櫟樹能吸收氯氧;楊樹、雞爪槭能吸收醛、醇、醚等氣體。有的植物還會分泌出一些殺菌物質(zhì),直接殺死空氣中的細菌。分泌香味,改良空氣的味道。
園林植物可以吸附和固定粉塵,通過降水再淋洗到地面,達到消除粉塵的作用。對溫度的影響,行道樹能直接遮擋陽光照射,還能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通過蒸騰作用降低溫度。特別是夏季:有樹陰的地方比沒有樹陰的地方空氣溫度低3—6℃,地面溫度差異更大,草坪可降溫3—10℃,灌木可降溫5—12℃,喬灌草結合的地方最多可降溫23℃。而在寒冷的冬季則出現(xiàn)相反情況:有些行道樹選擇了落葉喬木,樹木可以延緩熱輻射,噪音是一種新的污染,已引起的重視。隔離防護功能,分車綠帶可把上下行道;快車道與慢車道;慢車道與人行道自然隔開,可以遮擋車燈的眩光,也可作為緩沖植物,減少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數(shù)量,降低事故發(fā)生的程度。
綠色植物可保持路面恒溫,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城市道路綠化是展示園林綠化藝術的最大窗口,做好城市道路綠化、展示城市文明程度、增加城市魅力,從而吸引八方游客來此旅游、商貿(mào)投資、興業(yè)安家。城市綠化苗木也可以直接增加財政收入,富裕百姓,減少不良的社會開支,促進城市的良性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有句名言:“新加坡的發(fā)展與城市中的綠化是分不開的,城市的含綠量就是城市的含金量?!?/p>
城市道路約占建城區(qū)面積的15—25%,它是城市交通運輸?shù)幕A,還是布置電力電訊線網(wǎng)、燃氣供水管道的場所。是市民活動最多的場所,承載著歷史事件、傳承城市的文化淵源。城市道路代表著城市形象,其布局上代表著城市的發(fā)展思路,好的街道景觀可以增加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1)主干道綠化強調(diào)交通和景觀、生態(tài)等功能。
(2)次干道是居民日?;顒拥闹饕獔鏊?,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因此這些道路的綠化設計應當以人為本,盡量滿足人群的需求。
(3)支道綠化常采用“一條路兩行樹”的模式,或間植一些花灌木。
(4)步行商業(yè)街以功能為主,用綠化提供既舒適又具有魅力的步行商業(yè)環(huán)境。
(5)安全島。在比較繁忙的交叉路口中間,設封閉的島狀綠地,用來組織交通和擴大交通容量,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交通島兼有景觀的作用。
在分車帶上綠化,稱分車綠帶或隔離綠帶。分車帶綠地要十分重視交通功能的需要,用它來隔離同向或相向的交通,起來組織交通,保障安全的作用。中央分車帶除應進行防眩、防塵、防噪聲種植外,應以喬木為主的林蔭道路,輔以灌木、花卉、草坪低矮的常綠灌木或花卉等。以植物造景主,以較大的綠量發(fā)揮生態(tài)功能。
分車帶寬度大于1.5m的,從生態(tài)的目的出發(fā),應以種植喬木為主,宜喬灌花草結合,這里的立地條件較好。
人行道是行人集中的地方,設計上要以人為本,強調(diào)生態(tài)功能的發(fā)揮,特別注意夏季炎炎烈日下的遮蔭和寒冷冬季的日照問題。這里的綠化設計一度強調(diào)景觀作用,使行道樹的種植數(shù)量銳減,使行人在夏日失去樹陰的庇護。2003年夏天,浙江電視臺就針對杭州市行道樹過少提出批評,類似問題以老城區(qū)較為普遍。多栽喬木,提高遮蔭降溫作用,增加綠化三維量,發(fā)揮強大的生態(tài)功能,已成為多數(shù)人的共識。
行道樹綠帶應以行道樹為主,有條件的地方并宜喬灌花草相結合。人行道寬度2.5m以上可種一行行道樹,6m以上可種兩行行道樹,大于10m的可采用多種栽植方式,形成林蔭式人行道。慢生樹種應考慮動態(tài)的方式間植一些速生樹種,快速形成綠化效果,適當時機去掉速生樹種。考慮冬季的景觀應以常綠落葉間植。在道路的交叉口和靠近紅線的建筑物一側,行道樹綠帶可采取通透式配置,既能保障交通安全,也不影響建筑物內(nèi)的彩光和空氣流通。
路側綠地變化很大,可以是山體、地面、河濱、湖濱,也有的是帶狀平地接機關單位的墻體。強調(diào)生態(tài)功能的發(fā)揮,也應栽植喬木為主,并喬灌花草結合,造景應以植物造景為主。瀕水綠帶,應結合水面與岸線地形設計因地制宜,在綠帶內(nèi)留出道路和水面之間的透景線。道路護坡栽植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路側綠帶寬度較大可設計為開放式的綠地供市民休憩游玩。
交通島周邊的應采用通透式配置;中心島綠地應保持各路口之間的行車視線通透,中心布置高大喬木;草坪上可點綴樹叢、孤植樹和花灌木,以形成疏郎開闊的綠化格局。
鐵路路基兩側用低灌木進行綠化,常選的植物為紫槐和黃荊。主要是防水土流失。路基基部兩側可開辟大面積的綠帶,以喬灌草結合進行減噪防塵種植。植物選擇上應注重常綠樹種的選擇,以利冬季的減噪和景觀效果。鐵路的行車安全尤為重要,綠化應符合鐵路行車安全有關規(guī)定。
商業(yè)步行街作為道路的特殊形式,主要滿足人流和物流的集散。適當種植樹木,可以結合坐凳設施設計一些藝術品位很高的種植池、種植槽或小型花壇,栽植一些花灌木。墻壁采用盆花進行垂直點綴,來裝飾墻壁。采用種植缸(箱)培植一些高大的灌木或喬木進行擺放,用以增加綠色氛圍。
道路綠地直接關系著街道景觀的四季變化。根據(jù)生態(tài)綠化的要求,就需要園林植物物種的多樣性,景觀上實現(xiàn)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同時,要處理好與其它道路設施的關系,符合道路功能需要和人行規(guī)律,且應考慮日后的管理技術和成本問題。
北方冬季積雪道路行道樹應以選擇落葉喬木為主,常綠喬木應作點綴景觀使用。行道樹應選生長速度快,耐修剪、適應性強的樹種,,且落花落果飛絮對行人不會造成傷害的樹種?;ü嗄緫x花繁葉茂、花期長、生長健壯和便于管理的樹種。綠籬植物應選用萌芽力強,耐修剪的樹種。地被植物應選擇莖葉茂密,生長勢強,覆蓋率高,綠色期長,病蟲害少,耐修剪,易管理的草種。植物習性相協(xié)調(diào),生理上相克樹種不應配植在一起,毒性強的樹種不宜上路。
城市道路綠化是展示園林綠化技藝最大的窗口,在保證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統(tǒng)籌安排綠化樹木與其它市政公用設施的相應位置,保證了綠化樹的立地條件和生存空間。本著遠期效果和近期效果相結合;喬灌花草相結合,采取多種植物配置的手段增加物種數(shù)量,增加整體綠量,從設計上重視發(fā)揮生態(tài)作用,與環(huán)境和諧,滿足道路功能的同時最大限度發(fā)揮道路綠化的生態(tài)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