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游戲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珍貴財富,它使幼兒快樂、使幼兒成長。民間游戲是人們利用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進行不斷加工形成的。它們源于實際生活并且取材方便、規(guī)則簡單,具有鮮明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能滿足不同特點的孩子的需求,符合幼兒好學、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民間游戲,以幼兒教學目標和幼兒的實際心理需求相結合,為幼兒提供一個愉悅的游戲氛圍,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融入民間游戲使得幼兒園的課程變得更加豐富與多樣化。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活動往往是在戶外進行的,在開放的戶外環(huán)境中,幼兒可以感受到明媚的陽光與緩緩的微風,可以盡情地伸展自己的肢體。在幼兒階段,兒童們的身體正處于發(fā)展狀態(tài),正是由于民間游戲的融入,使得兒童們能夠積極地參與戶外活動中來,使得他們的身體得到了應有的鍛煉。除此之外,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屬于群體性一類活動,這就要求幼兒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需要多人的共同參與和多人的溝通,因此,這在一定地意義上也培養(yǎng)了兒童們的社會交際能力,從根本上促進著兒童各項能力的提升。
一、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
(一)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剛剛踏入學習生涯,腦子里還沒有形成關于學習的任何概念,不知道怎樣去學習,在上課時也很容易走神,這個階段的幼兒完全是按照興趣來進行學習的,對不感興趣的知識幼兒很難進行主動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把民間游戲加入教學活動中,這個階段的幼兒較容易對游戲產(chǎn)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加入了游戲,幼兒就非常愿意參與進來,并且不容易走神。民間游戲能夠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又能學習到新知識,還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民間游戲還能鍛煉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引入民間游戲就能讓幼兒往良好的方向發(fā)展,民間游戲中有體育游戲、語言游戲和益智游戲等多種游戲模式,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就會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合作,比如“丟手絹”這個民間游戲,就能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表達能力,能讓幼兒快速地交到朋友。每個不同的民間游戲都能夠鍛煉幼兒不同方面的能力,而且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來解放天性,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民間游戲則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二、幼兒園民間游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開展的出發(fā)點缺少幼兒視角
無論是幼兒還是成年人都需要游戲,但是游戲對于二者的作用卻有很大區(qū)別。對于成年人來說,游戲是生產(chǎn)生活之余的娛樂活動,而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他們學習的一種途徑。幼兒通過在游戲中扮演各種角色,能夠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讓自己的社會性更強。然而,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選擇方面往往是由成年人作決定,他們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卻忽視掉了幼兒的視角。
(二)與幼兒園現(xiàn)有課程未有機融合
幼兒園教育對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關注的,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也要以幼兒身心特點為基礎,推動民間游戲作為幼兒園課程的課程內(nèi)容的一部分,與幼兒園現(xiàn)有課程有機結合,豐富幼兒對客觀事物的感知和體驗。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是五大領域,只有在這五個方面做好幼兒教育工作,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才會健康全面。然而,幼兒園中常玩的丟沙包、跳格子、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等游戲多數(shù)屬于運動類益智類游戲,其他類型的游戲卻比較少,這就與五大領域的融合度較低,影響了游戲價值的充分發(fā)揮。
三、民間游戲引入幼兒園教學的設計
(一)民間游戲設計能夠豐富教學活動
通過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的課堂,不僅能夠大大地豐富幼兒園時期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各種優(yōu)良的品質與美德。此外,民間游戲之所以能夠存在于幼兒園時期的教學過程中,同時離不開家長在背后對幼兒園教學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家長們可以積極地與幼兒園的教師進行溝通并將幼兒的興趣愛好提供給老師,以此使得幼兒教師能夠設計好不同的民間游戲并能以游戲的方式來啟迪幼兒。例如,根據(jù)大多數(shù)幼兒動手制作的興趣愛好,教師們可以在課堂上積極地組織幼兒參與其中,通過開展一些能夠體現(xiàn)出動手實踐性的民間小游戲,比如“折千紙鶴”、“折小船”等,這些折紙類的民間游戲不但能夠促進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也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除此之外,在幼兒園課堂中也存在一些活潑好動的幼兒。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采用民間游戲的方式來管理這類幼兒,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木頭人”等限制幼兒動作的民間游戲,教師通過組織幼兒進行這類限制性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根據(jù)教師的指令進行一系列停與動的動作,讓幼兒懂得好動現(xiàn)象在某一方面其實也是有弊端的,這樣能夠避免幼兒在課堂上好動的現(xiàn)象。除此之外,有些民間游戲的開展也需要家長的參與,通過開展這類親子民間游戲,能夠讓家長們挖掘到幼兒的特長,同時能夠讓幼兒與家長之間建立更深厚的感情。
(二)民間游戲設計能夠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
同齡人的影響在幼兒的學習階段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這也成為衡量幼兒如何成長的關鍵要素。在開展民間游戲的過程中,有些民間游戲的進行往往需要幼兒之間的團結合作,比如在玩“過家家”游戲時,在進行這一游戲之前,教師應該先挑選出一些幼兒并讓他們分別扮演游戲中不同的角色,并通過提供一些小道具以此讓幼兒們能夠更快地進入游戲氛圍中。通過扮演這些角色,能夠間接地影響幼兒的行為習慣,同時也讓他們能夠從游戲中體驗到團結協(xié)作的意義,能夠間接地培養(yǎng)幼兒一些優(yōu)秀品質。比如在玩“老鷹捉小雞”游戲中,教師們可以選出班里一些不積極的幼兒,讓他們扮演“小雞”的角色,這時,當“小雞”的幼兒為了不被“老鷹”捉到,只能通過團隊之間的合作才能在“老鷹”的多次攻擊中躲避襲擊。通過進行這類團結性的民間游戲,能夠使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得以增強,同時,通過同齡人之間的共同影響,也能夠在不同的方面促進著幼兒的身心成長。
(三)在民間游戲設計中能夠對幼兒進行融入思想教育
在對幼兒園時期的兒童們培養(yǎng)美育的過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道德美的真諦,從而在本質上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梢?,在培養(yǎng)幼兒的美育時應融入一些民間游戲,以此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愛好。在實施幼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園的教師們應該讓幼兒更多地參加實踐活動,以間接地促進著幼兒審美能力的形成。例如,幼兒園可以舉辦一系列有關繪畫的主題活動,比如繪畫大賽、手抄報大賽等,教師應該讓班里的每一位幼兒都能參加這場比賽,讓幼兒能夠參與進來,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幼兒的繪畫創(chuàng)作張貼在公告欄中,真正的意義上達到了對幼兒實施教育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更像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幼兒能在民間游戲中可以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以及學會表達等品質,這些品質都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所必需的品質,所以把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階段的教學中非常重要。幼兒教師應該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課程,營造計劃性和開放性的環(huán)境氛圍,提高自身的游戲指導和支持能力。
作者簡介 徐自易 衢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