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縣蔡襄中學 方梅仙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教學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語文教學愈發(fā)受到社會關(guān)注。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初中生的寫作能力不高,在此背景下,利用寫日記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語文教學毫無疑問是十分重要的,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其它課程的基礎(chǔ)。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又是關(guān)鍵。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大部分初中生的寫作能力較低。因此,對在作文教學中運用日記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大部分初中生對寫作存在排斥心理,對作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不高,缺乏主觀能動性,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自然無法保證良好的作文學習效果。學生無法將生活素材融入寫作,使作文言之無物,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脫節(jié)。
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利用寫日記的方法,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將每天發(fā)生和經(jīng)歷的事情記錄下來,記錄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學生通過寫日記,能夠很好地將生活實踐融入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有個寫作專題是“有感而發(fā)”,這一部分的寫作要求如引言部分所言,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將對生活的感悟記錄和表達出來。具體有四個方向:一是讓學生以“對初中新生活的感受”為題,二是以“對父母的生日感受”為題,三是以“校園通知”為題,四是以格言抄錄和圖案設(shè)計為要求。這四個寫作方向都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但學生卻感到無從下筆。基于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作日記的習慣,引導(dǎo)學生在日記寫作中總結(jié)寫作技巧與方法,讓學生能夠輕松靈活地將生活實踐融入寫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wù)。
大部分初中生在寫作時,往往是單一地堆砌素材,甚至有一部分學生是“湊字數(shù)”,這樣的寫作并不能真正起到訓(xùn)練作用和效果,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是作文教學的一個最為重要和根本的目標。
針對學生作文內(nèi)容空洞、缺乏內(nèi)涵的問題,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日記寫作的教學方法,引導(dǎo)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日記寫作,讓日記成為學生自由表達的樂園。引導(dǎo)學生進行日記寫作,讓學生在日記寫作中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寫作能力以及綜合素質(zhì)。
例如,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寫簡單的議論文”的學習中,學生在面對議論文這一新型寫作體裁時,往往不知所措,感覺無從下筆,導(dǎo)致作文達不到議論文的要求,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思想觀點。對此,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在寫作前進行日記寫作,引導(dǎo)學生在日記中記錄生活,表達自己對生活中某一事件或者某一經(jīng)歷的看法,從而讓學生在思維能力上有所提升。譬如,以“敬業(yè)和樂業(yè)”“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為主題寫議論文,就可以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事實闡述和道理論證兩種形式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雖然思維的活躍度、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思想、行為還不夠成熟。這時期的寫作如果得不到教師認可,學生就會容易產(chǎn)生懈怠心理,導(dǎo)致寫作的積極性和熱情不高,從而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日記寫作,定期批閱和評價學生的日記,同時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指導(dǎo)學生寫日記,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和興趣,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出師表》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以在課后鼓勵學生寫日記,將學習中的感受記錄下來。教師批閱學生日記,并與學生交流,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儒家思想一直熏陶和影響著我國一代又一代人,家國天下的情懷正是仁人志士、文臣武將的信仰和原則,這些人也正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脊梁。”教師與學生就日記寫作進行交流,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得寫作的技巧和方法,也獲得教師的肯定和支持,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必然會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寫作學習是至關(guān)重要的。目前,許多原因?qū)е聦W生寫作能力不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對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日記寫作進行教學做了闡述和分析,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以借鑒,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