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立, 皮 菁, 關淑平
(1.洛陽理工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 洛陽 471023; 2.洛陽理工學院 會計學院, 河南 洛陽 47102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迅速控制疫情,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并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抗疫精神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和生動素材,采取適當的途徑,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抗疫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學界已經有不少成果①,但如何很好地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融入路徑,研究成果還不多。筆者不揣淺陋,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就偉大抗疫精神和實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進行探討,向各位專家學者請教。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1]2思政課與時代同行,與實踐同在。把偉大抗疫精神和實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首先和主要的是融入思政課。思政課教師要深入研究抗疫精神和抗疫實踐,收集典型案例,找到和思想政治課內容的結合點,用鮮活生動的抗疫案例來詮釋黨的理論,使思政課教學活起來、動起來、熱起來。筆者在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一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抗疫實踐中,從組織領導、社會動員、人員和物資調配、新聞宣傳,到全球合作抗疫、打破帝國主義訛詐威脅,再到抗疫的效果、經濟社會發(fā)展等,都生動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舉全國之力、實行社會總動員,集中力量辦大事情等。這種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得到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稱贊,他說中國政府采取斷然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對的,為全人類做出了貢獻。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賽也稱贊道:“中方行動之快、規(guī)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制度的優(yōu)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我已經多次稱贊中國,我還會繼續(xù)這么做?!盵2]反觀一些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肆虐時,一籌莫展,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把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融入思政課課堂教學,啟發(fā)學生討論,使黨的理論和思想不知不覺進入學生頭腦,走進學生的內心。再如,不惜一切代價挽救每一個生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使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民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國際權威機構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支持率高達95%[3]。教師在講“中國精神”時,指出“偉大抗疫精神”就是“中國精神”生動的時代體現和具體體現,是中國人民戰(zhàn)勝各種災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偉大抗疫精神和很多抗疫實踐案例融入思政課的具體理論講授中,既可以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使思政課活起來,又能廓清有些學生先入為主的模糊認識、錯誤認識,使正確的思想和理論入耳入腦入心,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課后,一個學生告訴筆者,過去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感覺是“口頭”上的自信,理解不深刻,但通過這次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疫實踐和成效,對比資本主義國家抗疫實踐,真正認識和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辦好中國一切事情的關鍵,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從而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新冠肺炎是百年不遇的傳染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人數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對黨和國家是一次大考,對每一個人也是一次大考。多難興邦。大學生作為社會受教育程度很高、富有朝氣和理想、肩負民族復興大任的重要群體,教師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投身抗疫斗爭,在實踐中磨練,在奮斗中成長。大學生在疫情期間,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時填報各種疫情防控數據,上好每一節(jié)網課,外出佩戴口罩,積極幫助他人購買、運送生活物資等,在抗疫斗爭中理解所學理論,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大學生P某家住某縣城,疫情暴發(fā)以后,在老師教育引導下,自覺到所在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做了一名志愿者,積極參與街道社區(qū)的防疫工作。在不上網課時,P某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為必須出行的人員辦理出入通行證,登記出入居住小區(qū)人員詳細信息,在小區(qū)門口測量過往人員體溫,并進行實名登記,發(fā)放防疫宣傳手冊和資料,開展街道巡視,噴灑消毒液,幫助社區(qū)困難群眾購買生活必需品,對一些不理解、不配合防疫工作的人員進行耐心說服教育,等等。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工作,對大學生P某的思想觸動和教育很大。P某說,在抗疫斗爭實踐中,自己才真正理解了課本上講的理論,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中國精神、以人民為中心、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生價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等等。P某思想進步很大,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返回學校以后,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所有的大學生都以不同形式參加了抗疫斗爭,在抗疫實踐中理解了書本上的理論,升華了思想,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
2020年9月初,大學生回到學校后,防疫工作成為常態(tài)。大學生理解學校和老師,嚴格執(zhí)行學校的防疫措施和紀律,非必要不出校門,自覺佩戴口罩。在疫情防控實踐中,經過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行為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努力學習的多了,無所事事的少了,上課遲到的幾乎沒有了,玩世不恭的幾乎沒有了。筆者感覺到了這個變化,在課堂上提出“為什么大學生會出現這樣變化”的問題。學生回答說,這次抗疫斗爭實踐對他們教育很大,讓他們長大了,有責任意識了,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表示要告別過去的一些不良思想、行為,為國家、為民族、為自己的前途去努力奮斗。
2020年10月底,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宣布: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4]16。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huán)境復雜多變,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中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征程中,不會一帆風順,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大考”。這就要求青年大學生在黨的領導下,勇于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化危機為先機,完成時代“考卷”,成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有作為的建設者。
大學生在抗疫實踐中的表現,也改變了部分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認識和印象。在部分老師和家長眼中,這些“95后”“00后”的大學生都是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沒有受過苦,缺乏社會責任感,學習不努力,愛睡懶覺,自稱“寶寶會享受”,以“吃貨”為榮。但在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時,他們的表現卻出乎人們的意料。他們主動請纓,勇敢地沖在抗疫的第一線,一夜之間突然長大了,一下子懂事了。在生死考驗中,他們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zhàn)中,他們頂天立地。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與祖國共成長”的深刻內涵。筆者相信,通過這次疫情大考,沒有人再說這一代大學生沒有希望了,而是理解了他們,他們在“賣萌”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沒有消弭自己的精神,沒有迷失人生的方向。這一代大學生完全可以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這也是長期以來我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經濟社會帶來很多困難,但多難興邦,危機之中有先機。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次疫情給了人們很多經驗教訓,在學生中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征文演講比賽,是把偉大抗疫精神和斗爭實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某高校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和學生工作部聯合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征文演講比賽,以偉大抗疫精神和實踐為主題,在學生中廣泛動員,要求每個學生結合自己的疫情防控實踐,積極參與征文,并從中選出10篇優(yōu)秀征文,參加學校舉辦的演講比賽。選出的優(yōu)秀征文都是作者本人對親自參加抗疫實踐的記述和思想感悟,既是真實的事件,也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讓老師和其他學生受到教育和啟發(fā)。一個學生在演講中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84歲的鐘南山院士和廣大醫(yī)護人員深入抗疫一線,科學防治,挽救病人;身患漸凍癥疾病的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與病毒賽跑,搶救病人;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肩負責任,心有擔當,顧全大局,共同抗疫。我從全國人民抗疫實踐中深受教育,決定做一名志愿者,參與所在社區(qū)的抗疫工作,在完成網課學習之后,在住宅小區(qū)門口登記出入人員信息、測量體溫、噴灑消毒液等,在抗疫中與祖國共成長?!绷硪粋€學生在演講中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在全球蔓延,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大學生不能僅僅追求躺在家里為國家做貢獻,而更應該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上做更大的貢獻。我加入了社區(qū)防疫工作隊,在完成網課學習之外,積極參與社區(qū)的防疫工作,收獲很多,贏得了周圍群眾的贊許,做到了與祖國共成長。”通過征文和演講比賽,大學生理解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理解了偉大的抗疫精神,理解了偉大的中國精神,理解了書本上的很多理論,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抗疫實踐成為他們成長的重要人生經歷,對他們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以后,為普及科學防護知識,使大學生增強疫情防控意識,提升自我防范能力,保障自身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認識黨和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和全國人民為控制疫情日夜奮戰(zhàn)所采取的措施,涌現出的先進人物、感人事跡,充分理解偉大抗疫精神,在師生中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競賽,是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
洛陽某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宣傳部、團委、校醫(yī)院等部門密切配合,精心設計競賽試題,內容廣泛,包括新冠肺炎病毒知識、疫情防控知識、抗疫英雄人物事跡、抗疫先進典型、偉大抗疫精神等。線上答題,按一定程序,自動判定成績。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和學生都要積極參與,并設置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對成績優(yōu)秀學生進行表彰,頒發(fā)獎品和獎勵證書。經過充分準備和大力宣傳,教師和學生積極性很高,參與率達到100%,成績優(yōu)異者受到隆重表彰。師生都說這種途徑好,既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使大學生人人知曉,對新冠肺炎病毒有了正確認識,只要采取正確防控措施,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又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深刻理解偉大抗疫精神和中國精神,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理解黨的執(zhí)政理念,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潤物細無聲,效果非常明顯。
綜上所述,抗擊新冠肺炎的偉大實踐和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很多方面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鮮活教材,采取適當途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深刻理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入腦入心,促使大學生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注 釋:
① 代表性成果有:洪曉暢、李魯靜的《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溫州醫(yī)科大學為例》,載《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李玉淋、田華銀的《試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經濟研究導刊》2020年第35期;李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芻議》,載《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