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乾禎
【摘要】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中心、書本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這與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的科技手段不斷被引入教育教學中,從而有效調動并讓學生和老師共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集合每個人的智慧于課堂。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教學互動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課堂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結合筆者研究,以英語教學為例,談談智慧教學課堂模式如何有效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和豐富度。
【關鍵詞】智慧課堂;英語教學;信息技術;優(yōu)勢;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1—0078—02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學生的實踐交流與應用,但僅憑課堂上的對話練習很難達到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將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英語教學,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式”的學習,大大增加課堂容量的同時也給師生在課堂上進行深度交流提供可能,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傳統課堂面臨新挑戰(zhàn)
新時代要求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因此,我們現在關注到的點應該把課前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思維方式上,通過自主學習任務單,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學情分析主觀、不準確
由于課前沒有渠道去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傳統課堂中教師對于學情的分析與教學的預設得不到動態(tài)數據支撐,完全是依賴教師已有經驗。這種模糊而缺乏針對性的學情分析和教學預設必然是“粗放式”的,其達到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二)教學過程只能照顧大多數
在傳統課堂中,全體學生采取統一的課程標準和學習進程,并用相同的考試評價進行評測。這個做法本身就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特征,無法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完全不能滿足數字化新生代的教育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學習評價及反饋滯后
為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知識教師會采用個別提問、隨堂練習、課后作業(yè)等方式。前兩種評價方式是通過個別學生的情況來評判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結果必然是片面的。而課后的作業(yè)批改和講評要等到第二天教師批改完作業(yè)以后才能反饋到學生手中,使得評價信息反饋的時效性無法保證。
二、智慧課堂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網絡時代的沖擊使教學模式不斷發(fā)生著變革,以多媒體教學為突出特點的智慧教學模式不斷深入課堂,這也代表著我國的教育正朝著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1]。
(一)資源渠道拓寬
智慧課堂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內外都能進行交流溝通,同時信息化的教學平臺,為學生學習和教師備課提供了更全面的資源。比如,教師在備課時搜索相關的課題,網絡會推送出各種各樣的資源,教師可以通過篩選比較,選出更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資源,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教師個人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再比如學生在預習課本時,可以很快的查找感興趣的知識點,無形之間拓寬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也更加深刻,這一點極大地吸引了教師和學生對智慧課堂的應用。
(二)交流互動多元
智慧課堂的一大亮點就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則在提高了其自身學習效率的同時,學校的整體學習氛圍也會有所改變,這也是我國部分中學積極采用智慧學習模式的一大原因。智慧課堂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學生可以根據個體發(fā)展需要時時與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隨時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學習交流。
(三)評價多樣高效
智慧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最不同的一點在于評價機制,該課堂模式中的評價機制包含學習中的方方面面,不僅有課前預習、課中預習、課后復習的全過程,還包括課堂作業(yè)、課間活動和自我評價等,更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評。通過不斷的雙向交流,使學生和教師在不斷的自省和他評中,意識到自身問題,及時改正。通過這樣人性化和全面化的評價機制,使教師和學生同時進步。
三、智慧課堂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課前預習的多樣化
智慧課堂的課前預習的方式主要是教師將學習資料利用智能化的移動終端推送給學生,這里的學習資料是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的學習目標[1]。
1.資源推送,高效的課前預習。本文列舉的這篇課文主要是以“發(fā)明”為中心,所以教師可以依據教材的內容選擇與“發(fā)明”相關的資源,可以是針對本課重難點的微課小視頻,可以是老師在充分分析學情基礎上設計的導學案,還可以是學生預習書本知識后的檢測題等。然后教師將信息推送給學生,學生就可根據這些資料進行自我預習。這種形式不僅打破了學生學習的只可在教室進行的空間局限,更實現了學生預習除書面形式外的另外一種可能,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會有很大幫助。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反復觀看視頻、學案,保證課前掌握預習內容,為第二天的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2.精準數據,支撐教師二次備課。智慧課堂資源平臺強大的數據統計與分析功能,能夠快速、高效、科學地展示統計結果,老師根據統計結果,能迅速掌握學生學情。我們都知道,學情判斷是智慧課堂的起點,通過對學生起點能力、學習風格、信息素養(yǎng)等方面的分析,教師對授課對象有了較為準確的評估,才可以實現分層教學、個性化學習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智慧課堂資源平臺收集到學生觀看視頻用時、完成檢測題正確率等信息,將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預習反饋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授課模式,以便課堂上給出進階任務,讓學生能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去完成。這樣的反饋增強了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監(jiān)督,讓課前預習具有可控性,方便教師進行更完善的備課。
(二)課堂教學的立體化
在智慧課堂下的教師和學生之間呈現的是一種動態(tài)的學習形態(tài),將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創(chuàng)設情景。對英語學科而言,創(chuàng)設情景是十分合適的一種形式,通過引出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將學生迅速拉入教師設計好的情景,在情景演練中學生可以逐漸熟練的掌握對語言的應用。在英語智慧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手段,讓情景模式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例如,教師可以針對課文主題“發(fā)明”,對學生進行發(fā)散式的提問,如中國近幾年有哪些讓世界震驚的發(fā)明等等,并通過智慧課堂資源平臺向學生推送相關資料,并要求學生結合這些資料創(chuàng)設以“發(fā)明”為主題的情景,為下一步小組合作的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2.立體化教學。智慧課堂的立體化主要表現在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教學,在情景導入結束之后,利用智慧課堂資源平臺中的小游戲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背單詞的好感度,輕松完成重點詞匯的講解。在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話題的對話練習,由于在課前已將重要知識點掌握,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活動,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程度、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2]。比如,學生在進行人機對話時,如果英語水平較高,可以選擇與機器人進行更加靈活的對話方式,而那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就可以選擇固定的對話模式,這樣學生就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狀況,更好地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3.實時總結。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往往通過課堂小測試能夠很好的反映出來,教師在完成知識點講解后,就可以向學生推送本節(jié)測試題,讓學生限時作答提交,學習平臺會將學生的完成時間、正確率以圖表的形式直觀的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后拓展的智能化
在智慧課堂教學形式下,教師可以根據大數據的精準分析對學生課后鞏固有的放矢,通過分層作業(yè)既保證學有余力的學生向更難的知識點遷移、進一步拓寬知識水平,也能讓基礎薄弱的同學穩(wěn)扎穩(wěn)打完成當堂教學內容。學生的課后溫習能夠應用移動學習終端的板書性能復習舊知,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習平臺進行拓展教學。
總之,智慧課堂是信息技術時代的衍生物,它的智能化、多元化、立體化使英語教學更加生動豐富,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我們長時間的摸索、改進、發(fā)展,值得肯定的是,其教育資源共享的特點更有利于教育公平,這種教學模式勢必會成為我國主流的教學形式。
參考文獻
[1]馮香麗.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智慧課堂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9(03):109-112.
[2]杜娜.智慧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8(22):59-60.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