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平
【摘要】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不僅在教學方面發(fā)揮著引領作用,對于家長、學生、學校,也發(fā)揮著溝通與交流的作用。對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狀況進行監(jiān)督管理,進而維持班級的穩(wěn)定發(fā)展。文章對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策略作一個簡單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質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20—0048—03
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班級以最基礎的形式組成。同樣,它也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場所。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開展有效的班級管理,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教學氣氛中健康發(fā)展。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學生管理團隊,培養(yǎng)自我管理意識
班級管理并不都是班主任的工作內容,還需要學生進行自我管理,這就需要班干部進行有效參與。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利用民主選舉的形式推舉出優(yōu)秀班干部,組建以班長為首的班級管理團隊,進而輔助班主任對班級的出勤、秩序、日常的學習進行管理,通過這種形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減輕班主任工作的壓力。此外,班主任需要注意,在進行班級團隊建設的過程中,應成立相應的考核監(jiān)督小組,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管理隊伍的檢查,確保管理的公平和公正[1]。例如,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為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舉辦“班級制度提意見”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班級的管理現(xiàn)狀,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教師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采取輪崗制,對參與的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對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進行評比,選出各個崗位的標兵,并予以一定的獎勵。這種自愿的形式,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能力。
二、積極開展班級活動,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通過多元化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加強溝通和引導,進而讓學生在班級的活動中與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進一步加強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小學班主任在組織開展班級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性格、興趣等方面進行管理,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友好氛圍,進而促使學生加強互助學習,促使整個班級變得充滿活力[2]。此外,班主任除了要開展班級活動外,還需要積極探索班級管理的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手段進一步完善班級管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發(fā)揮班級管理工作的教育成效。如,為了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溫暖,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講故事”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增加閱讀量,拓展更多的知識內容。而且學生通過演講的形式還能進一步鍛煉自身的口才,介紹自己的喜好,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通過設置有效的活動,引導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進而讓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實施更好的教育管理。
三、定期開設班級會議,加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定期召開班級會議,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引導。在班會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自由表達,分享自己在校園生活中的困惑。首先,班主任需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表達,要站在他們的角度進行思考,真正理解他們的想法,真正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3]。其次,班主任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以朋友的視角進行對話,進一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再次,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讓學生對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信心,正視自己現(xiàn)階段的不足,然后一步步地實現(xiàn)自我價值。例如,在班級會議中,班主任可引入情感教育,進一步構建德育主題、生命教育主題、青春期教育主題等多元化的主題教育,讓學生通過情感教育學習,構建自己的情感基礎。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學。最后,班主任要積極調整好自己的教學形式和教育形象,讓學生在舒適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四、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對于學生成長來講,家長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因此有效開展家校共育,能夠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小學班主任并不能忽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要利用現(xiàn)代化的方式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班主任需要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觀念,讓家長能夠在班主任的配合引導下進行課下的有效教育,通過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形成合力,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效的幫助,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4]。例如,為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構建家校共育的新模式,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社交軟件,與家長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比如,利用微信群、QQ群等軟件進行交流。在群里,學生家長可以通過教師反饋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園中的表現(xiàn)情況,學生在出現(xiàn)問題后,家長可以與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群聊的形式,發(fā)布一些新穎的教學理念,讓家長意識到自己每個教育行為背后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五、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競爭意識
為了進一步加強班級管理,可以通過小組競爭的形式進行。在一個班級中劃分幾個小組,制訂在學習、紀律、出勤等幾個方面的指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產生競爭意識。班主任需要不斷鼓勵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構建一系列的獎勵機制,可以設定幾個榮譽稱號,例如小紅花、優(yōu)秀小組,進而促進小組獲得更好的成績,這種形式有利于班級整體的有效發(fā)展。此外,還可以建立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構建良性的競爭模式。在小學一至六年級中,可以在相同的年級之間形成競爭,對每個班的學習、出勤、紀律進行考查,專門設定考查小組在班內進行調研,設定不同的榮譽稱號以及獎項,并定期舉行頒獎典禮,這種形式能夠促使班級內部形成有機的整體,既能加強內部的學習,又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強化班級管理[5]。
此外,班主任在引導學生開展良性競爭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有效的互幫互助小組。學生之間既是競爭的關系,也是互助的關系,學生需要在學習上互幫互助,當產生疑惑時,可以向其他同學求助?;ブ〗M不僅能夠通過問題互助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寬廣的胸懷,還有利于整個班級的有效管理。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需要構建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促使班主任充分發(fā)揮領導作用。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采取多元化的班級管理模式,進而實現(xiàn)自身管理能力的強化,進一步引導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下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尚博.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38):205.
[2]常秀華,楊慧榮.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19(03):90.
[3]王小學.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97):182.
[4]劉莎.共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班級管理實效——淺談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共建師生和諧關系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7(31):263-264.
[5]楊育程.傾聽心靈聲音,提高溝通效能——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提升路徑[J].教書育人,2020(01):77.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