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亭,師元華,裴栓寶,郭 寧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新疆伊寧 835000)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伊寧市巴彥岱鎮(zhèn)周邊大多數居民將自家冬季取暖的煤炭鍋爐改為了電熱鍋爐,使得巴彥岱鎮(zhèn)變電站供電負荷較高,要求冬季每天的20:00—24:00下網電量控制在40MW 以內。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新天煤化工)20×108m3/a煤制天然氣裝置,原設計正常生產時熱電車間需運行4臺鍋爐,3臺發(fā)電機組運行即可滿足整個生產系統(tǒng)的用電需求,但因熱電鍋爐長期進行改造,很長時間內都是3臺鍋爐在運,為滿足化工系統(tǒng)蒸汽用量,2臺發(fā)電機組僅發(fā)電90MW,需外網(伊寧市巴彥岱鎮(zhèn)220kV變電站)供電30MW??梢?,在新天煤化工鍋爐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時,外網下網電量僅需30MW,無需考慮冬季電網限電的問題;但當1臺鍋爐跳車停運時,電網限電就成為必須考慮的問題了,需通過平衡與調整保證系統(tǒng)生產并盡可能減少下網電量。
新天煤化工外網供電引自伊寧市巴彥岱鎮(zhèn)220kV變電站,變電站距廠區(qū)約15km,外部供電電源電壓為110kV,雙回路供電;據用電負荷分布情況,廠區(qū)內設有1座110kV的全廠總變電站,設置2臺110kV/35kV總降壓變壓器,以35kV和10kV供電線路向各裝置區(qū)供電;各裝置區(qū)據界區(qū)內負荷情況設置35kV或10kV配變電所。新天煤化工熱電站3×50MW 機組采用發(fā)電機-變壓器組的單元式接線方式,發(fā)電機出線電壓為10.5kV,通過10.5kV/35kV、63MVA升壓變與總變電所連接,采用35kV絕緣管型母線接入110kV總變電站的35kV配電裝置。
備煤車間原煤供給為伊犁4#礦井開采的長焰煤,用長輸皮帶直接將原煤送到備煤煤倉,煤經篩分處理后,塊煤送至氣化爐,粉煤則送至熱電車間。熱電車間為全廠的動力供給單元,3臺鍋爐運行約產蒸汽1100t/h;2臺發(fā)電機組100%負荷時發(fā)電90MW,75%負荷時發(fā)電約60MW。煤制天然氣裝置配套3套空分裝置(單套裝置設計氧氣產量為51000m3/h、氮氣產量為23000m3/h),采用杭州杭氧空氣深冷分離技術,正常生產時2套空分裝置運行,為系統(tǒng)提供合格的氧氣、氮氣、儀表空氣、裝置空氣。
化工主裝置分為A、B兩個系列。氣化裝置采用碎煤加壓氣化工藝,正常生產時18臺氣化爐運行(汽氧比約7.5kg/m3),前9臺運行氣化爐對應變換A系列,后9臺運行氣化爐對應變換B系列;變換系統(tǒng)采用鈷鉬系催化劑未完全變換工藝,將粗煤氣中的CO轉換為CO2和H2;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采用林德低溫甲醇洗工藝,以向甲烷化合成系統(tǒng)提供合格的凈化氣,同時將產生的酸性氣送去熱電鍋爐配燒,CO2及尾氣送去RTO蓄熱裝置作進一步的處理,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所需冷量由混合制冷系統(tǒng)提供;甲烷化合成系統(tǒng)采用戴維工藝技術公司的高一氧化碳甲烷化工藝,甲烷化反應采用預還原鎳基催化劑,甲烷化合成后的工藝氣經三甘醇干燥系統(tǒng)脫水并經天然氣壓縮機加壓后送入天然氣輸氣管網。氣化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氣水,由煤氣水分離系統(tǒng)(6個系列)分離其中的溶解氣、焦油、中油、煤塵等后,產生的濃酚水送至酚回收系統(tǒng)(3個系列),經酚回收系統(tǒng)脫除濃酚水中的CO2、H2S、NH3-N、酚后,稀酚水送污水處理系統(tǒng),處理后的廢水分別經回用水處理、濃鹽水預處理、多效蒸發(fā)得到清凈水,清凈水可補入空分、熱電、氣化、凈化循環(huán)水站,實現污水零排放。
新天煤化工蒸汽系統(tǒng)的蒸汽分為4個等級:8.6MPa、520℃的高壓蒸汽,4.6MPa、460℃的中壓蒸汽,1.5MPa、260℃的中低壓蒸汽,0.5MPa、158℃的低壓蒸汽。蒸汽供給主要源于熱電車間的3臺運行鍋爐,單臺鍋爐約產8.6 MPa蒸汽367t/h,其余源于甲烷化合成廢鍋副產的4.6MPa蒸汽約400t/h和氣化廢鍋副產的0.5MPa蒸汽約480t/h,以滿足整個生產系統(tǒng)滿負荷生產的蒸汽供給。生產中,化工主裝置兩個系列共同用(蒸)汽,各壓力等級蒸汽的主要用戶為汽輪發(fā)電機組(2臺)、空壓機組(2臺)、氨壓機(2臺)、天然氣壓縮機(2臺)、氣化爐以及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混合制冷系統(tǒng)、酚回收系統(tǒng)、水處理系統(tǒng),化工主裝置100%負荷及(1臺鍋爐跳車后)75%負荷生產時蒸汽消耗與產出見表1。
表1 煤制天然氣裝置100%負荷及75%負荷時各壓力等級蒸汽消耗與產出
當熱電車間1臺鍋爐跳車停運后,停車鍋爐對應的一次風機、二次風機、引風機停運,緊停2臺煤鎖氣壓縮機、2臺低溫甲醇洗循環(huán)氣壓縮機、原水二級和三級泵站、上游煤礦長輸煤皮帶,酚回收系統(tǒng)3個系列停運,化工主裝置負荷減至75%,生產系統(tǒng)用電量減少,具體減少的用電量見表2。
表2 1臺鍋爐跳車停運后化工主裝置減少的用電負荷
由表2可以看出,當熱電車間1臺鍋爐跳車停運后,經過調整可減少用電負荷24.3MW,而電網限電期間下網電量要求控制在40MW 以內,正常生產時下網電量為30MW,所以鍋爐停運后經過調整可減少發(fā)電34.3MW,而發(fā)電10MW 約用8.6MPa蒸汽35t/h,如此可減少8.6MPa蒸汽用量約120t/h。
熱電3臺鍋爐運行時蒸汽產量為1100t/h,單臺鍋爐跳車后,8.6MPa蒸汽減產約367t/h,為減少下網電量,同時減少鍋爐跳車對生產系統(tǒng)的影響,盡可能地保證化工主裝置的正常運行,結合蒸汽的產出與消耗情況(見表1),并根據退蒸汽的時間要求及可行性,主要處理過程及涉及的蒸汽量調整如下。
(1)緊急投用另外2臺運行鍋爐的油槍,將單臺在運鍋爐負荷加至385t/h,2臺運行鍋爐可增產蒸汽約36t/h,這樣8.6MPa的蒸汽缺口為331t/h。但同時,鍋爐停運后,經過調整每小時可減少發(fā)電34.3MW,如此可減少8.6MPa蒸汽用量約120t/h。
(2)酚回收系統(tǒng)3個系列緊急停運,可退出4.6MPa蒸汽30t/h、1.5MPa蒸汽180t/h、0.5MPa蒸汽60t/h。
(3)因考慮到系統(tǒng)關閉空壓機組抽汽以及4.6MPa減1.5MPa減溫減壓器只能將150t/h、1.5MPa蒸汽退至熱電系統(tǒng),而熱電1.5MPa減0.5MPa減溫減壓器未投用,系統(tǒng)退出的0.5 MPa蒸汽以及副產的少量1.5MPa蒸汽只能通過主裝置減負荷實現。主裝置負荷減至75%后,混合制冷氨壓縮機可退出8.6MPa蒸汽9t/h、甲烷化天然氣壓縮機可退出8.6MPa蒸汽11t/h,合計可退出8.6MPa蒸汽20t/h;氣化系統(tǒng)可退出4.6MPa蒸汽155t/h,而甲烷化系統(tǒng)副產4.6 MPa蒸汽減少102t/h,因而實際可退出4.6MPa蒸汽53t/h。
(4)主裝置減負荷后,RTO裝置副產1.5 MPa蒸汽60t/h(較100%負荷時減少10t/h),而熱電除氧器、空分分子篩、低溫甲醇洗預洗系統(tǒng)1.5MPa蒸汽用量約為40t/h,這樣多余的20t/h、1.5MPa蒸汽全部通過減溫減壓器補充至0.5MPa蒸汽管網;此外,主裝置減負荷后,熱電4.6MPa減1.5MPa減溫水副產1.5MPa蒸汽減少8t/h。
(5)滿負荷時系統(tǒng)自身副產的0.5MPa蒸汽量與使用量剛好達平衡,減負荷后副產0.5 MPa蒸汽減少約125t/h,而酚回收系統(tǒng)停運可退出0.5MPa蒸汽60t/h,1.5MPa減0.5MPa減溫減壓器補充0.5MPa蒸汽20t/h,減負荷后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與混合制冷系統(tǒng)退出0.5MPa蒸汽35t/h,0.5MPa蒸汽缺口很小,且由于蒸汽退出相對較慢,0.5MPa蒸汽缺口可由采暖蒸汽補充,等蒸汽富裕后重新將蒸汽補入采暖系統(tǒng),實現0.5MPa蒸汽副產量與使用量的平衡。
化工主裝置經調整后,約退出8.6MPa蒸汽140t/h、4.6MPa蒸汽83t/h、1.5MPa蒸汽158t/h。據能量守恒定律并結合實際生產經驗可知,1t的4.6MPa蒸汽、1.5MPa蒸汽、0.5 MPa蒸汽并不等于1t的8.6MPa蒸汽,8.6MPa蒸汽與4.6MPa、1.5MPa、0.5MPa蒸汽的換算關系如表3。
表3 8.6MPa蒸汽與其他壓力等級蒸汽的換算關系
由表3可以看出,系統(tǒng)經調整后退出的4.6 MPa蒸汽(83t/h)換算成8.6MPa蒸汽約為81t/h,退出的1.5MPa蒸汽(158t/h)換算成8.6MPa蒸汽約為136t/h,加上系統(tǒng)調整后退出的8.6MPa蒸汽約140t/h,系統(tǒng)實際可退出的8.6MPa蒸汽為357t/h,完全可以平衡鍋爐跳車后8.6MPa蒸汽缺口331t/h,待系統(tǒng)平衡后多出的26t/h、8.6MPa蒸汽還可增加發(fā)電7.4MW,如此一來下網電量可控制在32.6MW(40-7.4=32.6MW)。
全廠的熱脫鹽水主要由變換系統(tǒng)和甲烷化系統(tǒng)產生,大部分的熱脫鹽水送至熱電系統(tǒng)除氧器。因熱電系統(tǒng)1臺鍋爐長期處于改造狀態(tài),運行鍋爐長時間為3臺,熱電蒸汽產量低于設計值,導致熱電除氧器最多只能接收變換熱脫鹽水950t/h、甲烷化熱脫鹽水200t/h,除氧器冷脫鹽水閥門始終處于關閉狀態(tài);當鍋爐蒸汽產量波動時,熱電除氧器接收變換熱脫鹽水量低于900 t/h,導致變換系統(tǒng)出口變換氣超溫。所以,當熱電車間1臺鍋爐跳車停運后,8.6MPa蒸汽產量減少367t/h,熱電除氧器退出熱脫鹽水約380 t/h;隨著熱電另外2臺鍋爐負荷的調整和化工主裝置負荷的降低,熱電除氧器最多只能接收熱脫鹽水810t/h,為保證甲烷化系統(tǒng)不超標至少需外送熱脫鹽水150t/h,這樣變換系統(tǒng)最多只能外送熱脫鹽水660t/h,而要保證變換系統(tǒng)出口變換氣溫度不超標變換系統(tǒng)至少需要外送熱脫鹽水675t/h。為此,隨著鍋爐跳車發(fā)電機組和化工主裝置減負荷,將熱電循環(huán)水溫度由22℃降至18℃,以強化變換氣出口循環(huán)水冷卻器的換熱效果,從而可將變換系統(tǒng)外送熱脫鹽水量控制在660t/h左右,如此一來,既可使系統(tǒng)熱脫鹽水量達到平衡,又不影響系統(tǒng)的正常生產。
煤氣水分離系統(tǒng)有6個系列,每個系列設有1座容積10000m3的煤氣水大罐,用來盛裝煤氣水,正常運行時煤氣水大罐液位控制在40%,約4000m3;煤氣水大罐液位高限為80%,約8000m3。酚回收系統(tǒng)3個系列處于停車狀態(tài)、化工主裝置75%負荷時產生煤氣水約465m3/h,最多維持生產51h煤氣水大罐液位即達到高限報警,再減去熱電鍋爐和酚回收系統(tǒng)的開車時間,熱電鍋爐有效檢修時間僅有35h。因此,當鍋爐檢修時間超過35h時,為防止煤氣水大罐液位出現高報警,至少需恢復酚回收Ⅰ系列的運行,以保證煤氣水平衡、延長鍋爐檢修時間,此時系統(tǒng)工況需作如下調整。
(1)酚回收系統(tǒng)開車蒸汽來源的調整。停低溫甲醇洗A系列預洗系統(tǒng),將低溫甲醇洗B系列預洗系統(tǒng)負荷加至最大,打開預洗系統(tǒng)聯(lián)通閥,同時適當降低低溫甲醇洗雙系列的噴淋甲醇用量,以降低預洗負荷,這樣除少量防凍所需外可退出0.5MPa蒸汽約10t/h;冬季新疆地區(qū)室外溫度約為-10℃,加之化工主裝置負荷降至75%,分別可停運混合制冷A、B系列精餾塔各1臺,并將在運精餾塔負荷加至最大,這樣可退出0.5MPa蒸汽約30t/h;停全廠采暖用汽,可退出0.5MPa蒸汽約30t/h;多效蒸發(fā)Ⅰ系列停運可退出0.5MPa蒸汽約20t/h。經以上調整后,共計可退出0.5MPa蒸汽約90t/h,酚回收系統(tǒng)脫氨塔、脫酸塔運行改用0.5MPa蒸汽,開車所需4.6MPa蒸汽則通過減少發(fā)電即增加汽輪發(fā)電機組4.6MPa蒸汽抽汽來實現。
(2)稀酚水調整。酚回收Ⅰ系列投運后,可產稀酚水250m3/h,據熱電鍋爐檢修進度可將變換洗氨塔洗滌水由煤氣水切換為稀酚水(變換雙系列可消納稀酚水60m3/h,變換洗氨塔洗滌水不切換為稀酚水,煤氣水大罐可維持111.6h,切換則煤氣水大罐可維持87h),以防止變換氣中氨含量過高而影響系統(tǒng)的正常生產,變換洗氨塔消納不了的稀酚水送污水處理系統(tǒng)。
(3)電量調整。酚回收Ⅰ系列投運后,用電負荷增加0.7MW,酚回收系統(tǒng)開車汽輪機中抽增加的4.6MPa蒸汽每小時約減少發(fā)電2.8 MW,合計下網電量將增加3.5MW,即下網電量為36.1MW (32.6+3.5=36.1MW),而限電期間下網電量要求控制在40MW 以內,仍有操作空間。
原水由取水口經一級、二級、三級泵站輸送至廠區(qū)高位蓄水池,通過高位蓄水池位差將原水源源不斷地送至凈水站,保證廠區(qū)用水,一級、二級、三級泵站最大輸水量合計為4320m3/h,高位蓄水池儲水量為25000~30000m3,化工主裝置負荷在75%時廠區(qū)每天耗水約30000m3,故限電期間一級、二級、三級泵站可間斷供水,等用電高峰期(限電期間每日20:00—24:00)過后(即下網電量充足時)恢復供水,保持高位蓄水池高液位運行。
新天煤化工備煤車間原煤主要來自伊犁4#礦井,每天供煤約16000t,經長輸皮帶送至備煤筒倉,長輸皮帶輸煤量2000t/h,備煤筒倉存煤量約35000t,故限電期間可停止向備煤筒倉輸煤,將原煤存入4#礦井煤倉,等用電高峰期(限電期間每日20:00—24:00)過后(即下網電量充足時)再恢復供煤,以減少限電期間的下網電量。
熱電1臺鍋爐跳車后,另外2臺鍋爐高負荷運行,須嚴格控制在運鍋爐爐膛溫度,防止超標運行,密切關注鍋爐的運行情況;當鍋爐出現結焦現象時,要及時進行打焦處理,防止出現大面積結焦現象,以免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行。
化工主裝置滿負荷運行時,氣化系統(tǒng)18臺氣化爐均高負荷運行;化工主裝置減負荷時,應緊急停運3臺氣化爐,其他運行氣化爐微降負荷,防止單爐低負荷運行導致的入爐汽氧比增加,進而造成4.6MPa蒸汽用量增加,引起系統(tǒng)蒸汽供需不平衡。另外,化工主裝置減負荷后,煤鎖氣壓縮機停運,煤鎖氣全部排至氣化熱火炬,單爐滿負荷運行時可產生煤鎖氣約1250 m3/h,火炬設有3個,單個最大排放量為30655 m3/h,而煤鎖泄壓時需泄至常壓方可加煤,為防止煤鎖同時泄壓而致泄壓時間太長,影響煤鎖加煤,對煤鎖進行錯峰泄壓,并對停運氣化爐進行保壓或緩慢泄壓處理,同時盡量避免在此期間啟停爐操作,以保證在運氣化爐的穩(wěn)定運行。
酚回收系統(tǒng)停運后,變換脫氨塔洗滌水由含氨量較少的稀酚水(氨含量為100mg/L)切換為含氨量較高的煤氣水(氨含量為10000mg/L),會致脫氨塔除氨效果不佳,變換氣中氨含量超標。為此,將低溫甲醇洗洗氨塔洗滌水量由7m3/h增至12m3/h,以減少進入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變換氣的氨含量,并通過常開低溫甲醇洗排氨管線防止氨在系統(tǒng)中累積。
熱電1臺鍋爐跳車后,混合制冷系統(tǒng)單(精餾)塔運行,為防止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冷量不足,控制H2S濃縮塔底部甲醇中CO2含量在1%左右,增加汽提氮用量,并據系統(tǒng)負荷選擇合適的甲醇循環(huán)量,以增加系統(tǒng)冷量,減少冷量損耗;同時,將凈化循環(huán)水由22℃降至16℃,以減少甲烷化系統(tǒng)脫鹽水用量,增加變換系統(tǒng)脫鹽水用量,從而可降低變換系統(tǒng)出口變換氣的溫度,減少低溫甲醇洗系統(tǒng)的冷量需求。
新天煤化工1臺熱電鍋爐跳車停運后,系統(tǒng)蒸汽供應嚴重不足,冬季限電期間,為平衡蒸汽供需和控制下網電量,對煤鎖氣壓縮機、低溫甲醇洗循環(huán)氣壓縮機、原水二級和三級泵站、上游煤礦長輸皮帶進行停運操作,將化工主裝置負荷降至75%,并據鍋爐檢修時間對酚回收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進行調整。經上述調整后,至少可以維持化工主裝置正常運行4~5d,為鍋爐檢修提供充足的時間,從而可防止冬季生產系統(tǒng)的大面積停車及管線凍堵,更好地保證化工主裝置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