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及課程教學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在課程中融合區(qū)域游戲、開發(fā)多種游戲教學模式,從而實現(xiàn)游戲教學與戶外活動課程的結(jié)合。
關(guān)鍵詞:幼兒園;一日活動;游戲
引 言
幼兒園一日活動是由多個活動組成的,那什么樣的活動才會讓幼兒主動去探索、去操作呢?作為新手幼兒教師,我們應(yīng)該朝哪個方向積極地探究下去呢?
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育改革”“教育創(chuàng)新”等類似詞語成了當今教育的討論熱點,“如何進行教育改革”“進行怎樣的教育創(chuàng)新”則成為教育者積極探索的問題。筆者的教齡僅有三年,還有很長的教育道路要走,首先要探究的目標就是“如何讓幼兒真正地玩屬于自己的游戲”。
在剛走上幼兒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并擔任小班班主任時,筆者總有用不完的精力,一直在思考怎樣做才是對幼兒們最好的?;蛟S因為筆者是新教師,即便很多教學方式比較新穎,但總是不得法,“寓教于樂”的效果也不能得到體現(xiàn)。
筆者在空閑時間翻看一些教育專著,并向其他教師請教,從而總結(jié)出“從幼兒真實的生活出發(fā),讓游戲與教育完美結(jié)合,以此提升幼兒的游戲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能力、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向。有了明確的目標,筆者便開始行動起來。但問題又來了,該設(shè)計什么樣的游戲呢?什么樣的游戲才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呢?幼兒在生活中對什么樣的游戲情有獨鐘呢?
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筆者搜尋游戲無果時,班上的點點因為過生日,帶來了“百變魔尺”作為禮物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筆者以此為契機,通過“百變魔尺”讓幼兒感受到自主游戲的愉悅。果不其然,幼兒對這個新玩具很感興趣,而且他們?nèi)耸忠粋€玩具,更便于開展游戲活動。于是,筆者先從網(wǎng)絡(luò)上搜集相關(guān)視頻來學習如何玩“百變魔尺”,從最簡單的槍、蛇等物體開始。之后,在教學活動中,筆者和幼兒一起編魔尺。慢慢地,幼兒都喜歡上了這個游戲,他們還創(chuàng)造了好多種形狀??吹侥С哌@么受幼兒的喜歡,又能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邏輯思維,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筆者又產(chǎn)生了一個新想法:何不將這個游戲搬進課程中來?
于是,筆者便和其他教師商量是否可以舉辦一個“魔尺創(chuàng)新造型展”,先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再將這個游戲融入課程中。這個提議得到了其他教師的支持,有了同事們的幫助,筆者更有干勁了。
筆者給幼兒布置了任務(wù):回家后自己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魔尺造型,帶來幼兒園再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手工獎”等。結(jié)果,幼兒給了筆者很大的驚喜,他們的很多創(chuàng)意都是之前從未嘗試過的,于是,筆者請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意,他們在活動中都很投入,都非常愿意去學他人編魔尺的手法。
接著,筆者趁熱打鐵,將“百變魔尺”加入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或者在延伸環(huán)節(jié)中,筆者會通過魔尺來開展或結(jié)束活動,幼兒的注意力較之以前更集中了,活動結(jié)束后,他們也會自己玩一玩、編一編。看著幼兒的舉動,筆者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至少幼兒們很喜歡、很支持。
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有了“百變魔尺”的開頭,之后,幼兒的生日不再是分享零食來慶祝,而是陸續(xù)將七巧板、百變魔方、拼圖等開發(fā)幼兒智力的玩具作為禮物送給班里的同學,這樣不僅使幼兒得益,筆者也很樂意看到以智力玩具代替零食的做法。
當然,利用這些玩具開展教學活動,是筆者和其他教師商量后,結(jié)合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來制訂計劃,安排好玩具使用的先后順序。這樣,班里每個月就有了一個游戲與教學相結(jié)合的活動,而且這樣的活動受到了幼兒的喜歡。
比如,在玩拼圖時,因為班級的拼圖資源較多,有9塊的、16塊的、36塊和64塊的。剛開始時,筆者先請幼兒獨立完成9塊的拼圖,顯然,這對中班幼兒而言,有些簡單;之后,筆者讓幼兒再試16塊的拼圖,大部分幼兒能獨自完成;接下來,筆者讓幼兒玩36塊的拼圖,大多數(shù)幼兒不能獨立完成。于是,筆者讓幼兒兩人為一組,合作完成拼圖,這個安排使幼兒加快了拼圖的速度,但同時筆者又發(fā)現(xiàn)了問題,有幾個不太善于拼圖的幼兒已經(jīng)不拼了,只是看著伙伴拼。為了提高他們對拼圖的興趣,筆者把這幾個幼兒組成了一個組,鼓勵他們試著獨自完成36塊的拼圖,他們也都能完成,只是需要的時間長一些。筆者又讓他們相互交換拼圖(圖案不同),并讓他們試試先從邊上開始拼是不是速讀可以更快一些。慢慢地,這些幼兒也掌握了拼圖的方法和技巧,看到他們的成長,筆者很是欣慰。
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自從在班上開設(shè)了這些活動后,在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耐心等方面,幼兒相比之前有了飛躍式的進步?,F(xiàn)在,我們班每周都會安排兩次這樣的游戲活動,每次參與活動,幼兒都異常興奮。不僅是專門開展這些游戲活動,如果有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會使用百變魔尺、七巧板等“教具”,讓教學活動變得越來越生動有趣,幼兒的參與度也越來越高了。
在對課程教學進行游戲化模式探索的同時,幼兒教師還應(yīng)重視活動形式的靈活性與多樣性,通過合理的游戲方案及組織形式來活躍班級氛圍。例如,可以將音樂教學與游戲相結(jié)合,盡可能選擇能夠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需求的游戲活動,使幼兒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充分感知音樂,自覺參與到游戲教學中[1]。音樂課程實現(xiàn)游戲化教學后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包括演唱、跳舞、樂器等,而且不同領(lǐng)域的教學會不斷趨向于綜合化。例如,幼兒園音樂課程可以利用故事配樂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開展,同時對幼兒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游戲化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可以包括詩詞、繪畫等表達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故事和配樂完美結(jié)合,可以將音樂活動聲情并茂地呈現(xiàn)出來,能使幼兒在游戲化活動中獲得藝術(shù)享受,從而感受到藝術(shù)的魅力[2]。
游戲活動同樣可以應(yīng)用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包括起床、喝水、吃點心及離園等行為,在這過程中,教師需要關(guān)注幼兒飲水、吃點心、整理衣襪等情況,同時給予其相應(yīng)的指導。如果教師只是利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提醒與強調(diào),幼兒難免會感覺到乏味與單調(diào),并且容易出現(xiàn)爭執(zhí)、聊天、打鬧等情況。針對這一方面的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使幼兒在模擬的自然環(huán)境里提高相應(yīng)的生活能力與促進自己的社會性發(fā)展。首先,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取音樂與故事,選取的內(nèi)容要與過渡環(huán)節(jié)相符,然后對其進行加工,并引導幼兒自主選擇音樂與故事[3]。比如,在喝水環(huán)節(jié),可以播放《歡快》《舞之夢》等樂曲;在吃點心環(huán)節(jié),可以播放《丑小鴨》《三只小豬》《小蝌蚪找媽媽》等故事;在起床環(huán)節(jié),可以播放《小猴子掰玉米》《月光邊境》《晶晶看門》等音樂或者故事。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幼兒播放有趣的故事或者舒緩的音樂,使得幼兒起床、喝水、吃點心、穿衣等過渡環(huán)節(jié)更加有序。
此外,為了使幼兒更好地接受音樂教學,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的場景搬到室外,在幼兒園操場上通過游戲活動來開展音樂教學,使戶外活動成為幼兒園音樂課程教學的組成部分,進一步提高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4]。以《丟手絹》為例,這首歌是根據(jù)民間游戲演化而來的,非常適合作為戶外活動的音樂曲目。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操場上,讓他們圍成一個大的圓圈,一名幼兒在圍繞圓圈奔跑的過程中悄悄地將手絹丟到某個小朋友身后。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們一直在歌唱,這樣,他們就在戶外游戲中不知不覺學習、掌握、記住了這首歌曲。在幼兒熟練掌握了某一首歌曲后,教師可以更換其他節(jié)奏感相似的曲目,或者選擇不同的戶外游戲,如《跳皮筋》《拍拍手碰碰腳》等歌曲。
結(jié) ? ?語
作為幼兒教育新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有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讓我們在教育路上快速成熟起來。有了這一次的嘗試作為基礎(chǔ),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會汲取已有經(jīng)驗,使這種模式變得更加成熟。當然,站在教師的立場,對一種新的嘗試肯定是充滿期待的,筆者希望這種模式能化作一抹暖陽,照亮幼兒的世界,照耀他們的心田,讓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享受屬于自己的游戲生活。
[參考文獻]
吳彩娟.“尚美樂心”幼兒音樂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7(05):75-79.
徐琴.基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一日活動的改造與調(diào)整[J].幸福家庭,2019(13):35.
張俊娥.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有效實施策略探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9(03):147-148.
張璐霞.淺析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理論與實踐[J].新課程,2020(30):135.
作者簡介:黃帥(1991.10—),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