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張雪雪,王秀靜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鄭州 450052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多半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處于中晚期,且病情發(fā)展很快,預后不良,嚴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大部分會有身體和心理雙重打擊和負擔。疾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會產(chǎn)生各種負性情緒,如焦慮和抑郁等。目前來看,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主要方式是肝癌介入手術,肝癌介入手術屬于創(chuàng)傷性事件,不僅對患者產(chǎn)生消極影響,也會帶給患者正向積極的變化,此手術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病友互助模式是新型干預模式,通過病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相互鼓勵和支持,患者的依從性得到提高,提高術后恢復水平。已有研究表明,病友互助模式的呼吸功能鍛煉能夠有效提高術后肺功能各項指標,改善患者不良情緒等。病友互助模式還可以減輕乳腺癌患者的軀體功能癥狀,且能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因此,本研究探討病友互助模式是否對肝癌介入手術患者不良情緒、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產(chǎn)生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P
>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包括實時觀察患者病情,告知術后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如何進行合理飲食和運動,還包括常規(guī)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持續(xù)干預時間為2個月。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病友互助模式。①招募肝癌互助志愿者:年齡25~35歲,男女不限,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無其他身心疾病,有充足的時間投入到此次研究中。對志愿者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肝癌相關知識、肝癌治療方法、如何進行自我護理和如何處理不良反應等。②服務技能:培訓志愿者如何在服務中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如何應對遇到的困難以及各種會談技巧等。③志愿者服務方式:采取責任制的方式,每個志愿者負責3例患者,每周服務1次?;ハ嘟榻B志愿者和患者的一般情況、病友互助模式的好處等。雙方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介紹自己經(jīng)驗教訓,增加患者的信心。雙方互留聯(lián)系方式,目的是為了出院后方便實施干預,干預時間持續(xù)2個月。每周舉行1次病友聚會活動,病友之間交流抗癌中遇到的困難,討論解決方法,互訴自己內心和感受等。
1.3.1 不良情緒 干預前后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兩組患者進行焦慮情緒的評價,總分<50分為無焦慮,50~60分為輕度焦慮,61~70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評分越高則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
1.3.2 主觀幸福感 干預前后采用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評價兩組患者主觀幸福感,該量表由Campbell研制而成,中文版的IWB由汪向東等翻譯修訂,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情感指數(shù)量表和生活滿意問卷,采用Likert 7級評分,IWB得分為情感指數(shù)量表和生活滿意問卷得分之和,總分為2.1~14.7分,得分越高說明幸福感越強。
1.3.3 生活質量 干預前后采用肝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with liver cancer,QOLLC)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定,量表中包含軀體功能、癥狀/副作用、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4個維度,共22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從0~10分取值,0分代表極差,10分代表極好,總分為22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生活質量指數(shù)(life quality index,LQI)=各維度總分/220分。
1.3.4 不良反應 觀察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水腫、低血糖、胃腸道反應、低蛋白血癥的發(fā)生情況,計算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
1.3.5 預后 兩組患者出院后均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對照組至2019年3月,觀察組至2020年4月。采取電話隨訪的方式,每月1次,記錄患者預后情況。
P
<0.01)。(表1)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的比較(±s)
P
>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IWB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表2)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IWB評分的比較(±s)
P
>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癥狀/副作用、社會功能評分及LQI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表3)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QOL-LC評分及LQI的比較
χ
=6.482,P
<0.05)。(表4)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n(%)]
χ
=5.259,P
=0.022)。(圖1)圖1 觀察組( n=104)和對照組( n=96)患者的生存曲線
目前在臨床上,仍沒有很好的肝癌治療手段,治療花費大且預后極差,患者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家屬也因照顧患者減少了大量工作,給家庭帶來了極大負擔。因此為提升肝癌患者的主觀幸福感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肝癌早期無明顯的癥狀與體征,一旦出現(xiàn)癥狀即為中晚期,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因此只能選擇介入手術治療。介入手術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提高了生活質量。經(jīng)過臨床治療后,絕大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這些功能障礙給患者身心帶來負面影響。有研究資料顯示,對患者實施肝癌介入手術后,部分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颊咴诖_診后會感受到極大的情感沖擊,由此出現(xiàn)悲觀和絕望等不良情緒,患者的主觀幸福感較低。
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互助支持模式可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心理痛苦程度,這與鄭麗霞等的研究結果一致。病友互助支持模式是一種護理模式,方式為選擇少數(shù)病情已經(jīng)穩(wěn)定或有良好精神狀態(tài)的惡性腫瘤患者,然后為其他病友進行義務性服務,它有多種優(yōu)勢,如可喚起患者的共情感受,有利于他們積極接受治療和信息,進而也使得情緒得以緩解,生存希望被喚起。觀察組患者的IWB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該模式可使患者感到幸福,這與林健等的研究結論相似。觀察組患者QOL-LC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得以提高。該模式可使患者感受到支持和理解,從而更加具有信心戰(zhàn)勝病魔。該模式因為病友之間有相似的患病經(jīng)驗,或者有相似的情感經(jīng)歷,容易產(chǎn)生同理心和在情感上的共鳴。然后通過啟發(fā)、指導、互相幫助,解決患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其心態(tài)更加健康,更有勇氣面對疾病,樂觀對待各種治療,因此更有利于疾病康復。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該模式還可減少肝癌介入手術術后不良反應。通過借助病友互助策略,能夠幫助患者掌握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不良事件預防措施,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適應能力,使患者不適感降低,因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觀察組的預后好于對照組,由于心態(tài)是影響惡性腫瘤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該模式影響下的患者用積極向上的心理面對疾病以及各種問題,同時不良反應大大減少,故患者預后較好。
綜上所述,病友互助模式可明顯改善肝癌介入手術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主觀幸福感得以提升,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減少術后不良反應,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