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奇 周文燦 黃娉嬈 李妹妹 張恒艷
摘 要:永州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從紅色遺址、紅色物品、紅色影視到紅色歌曲等各個方面囊括較廣。為了解永州紅色文化在中小學的三進情況,課題組選取永州市部分中小學生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永州中小學校教學中,并沒有很好地將本地的紅色資源充分利用,筆者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紅色文化“三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潛在問題,如學生對革命烈士的尊重意識不強、紅色教育缺乏合理引導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提出普法知法尊崇英烈、三方協(xié)力共筑紅色課堂等建議。
關鍵詞:永州紅色文化 中小學 “三進”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強調,要深入挖掘并利用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基因的傳承依托于紅色文化。永州是湖南省革命老根據(jù)地,長征經過永州十個縣區(qū)、共產黨最早一批共產黨員永州籍有三人、紅色革命遺址159處。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其可分為物質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其紅色物質文化資源主要包括永州革命與建設時期留下來的偉人故居、戰(zhàn)爭遺址、舊址、紀念碑、烈士公園、陳列館等等。其紅色精神文化資源主要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信仰、精神、知識等,如長征精神、李達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因此,永州的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價值,對增強中小學生文化自信、理論自信以及道路自信,引導他們提高人格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為更好地發(fā)揮永州紅色文化對當?shù)刂行W生的教育作用,培養(yǎng)中小學生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提高其文化修養(yǎng)。為此,課題組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開展了關于永州市中小學生地方紅色文化“三進”情況調查研究,并就此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路徑探索。
本次調查研究自2019年11月開始,以永州市三所中小學的學生為調查對象,以紙質問卷為主要調查形式,對永州地區(qū)的Z高中,S初中,Y小學分別發(fā)放100、100、100份問卷。隨機抽取300人,共3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67份,無效問卷33份,有效回收率為89%。調查問卷主要以個人基本情況、對永州紅色資源的了解情況、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態(tài)度、關于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與活動的具體情況四個部分組成,共19道題。通過本次調查,基本掌握了永州地區(qū)紅色文化“三進”進程現(xiàn)狀的第一手資料。
2 永州中小學紅色文化“三進”過程中現(xiàn)狀
2.1 成績
2.1.1 紅色文化讀本普及率高
綜合數(shù)據(jù)可知,永州中小學紅色文化讀物普及率高,小學達到97%,初中達到87%,高中也達到69%。紅色文化讀物如零陵區(qū)編纂出版《童心向黨》《少年心向黨》《青年心向黨》,寧遠縣編纂出版《九嶷紅霞——寧遠紅色故事百年百篇》等。
2.1.2 學生對紅色文化總體認同度高
綜合數(shù)據(jù)可知,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傳承持有積極態(tài)度。中小學回答是的總體達到90%及以上,對于紅色文化的總體認同度高,愿意繼承和弘揚紅色文化。
2.2 問題
2.2.1 學生對革命烈士的尊重意識不強
綜合數(shù)據(jù)可知,褻瀆烈士的言行在小學生中占比是比較高的,到了初高中階段,比例則很少。小學生回答經常有和偶爾有的回答一共占44%,初中生回答經常有和偶爾有一共占17%,高中生回答經常有和偶爾有的占24%。革命烈士是紅色文化精神的實質代表,是革命的主體。弘揚革命精神,傳播紅色文化的歷史任務,都必須以尊重革命烈士為前提。而在小學階段,學生對革命烈士的尊重性不夠
2.2.2 中小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動機強,但紅色教育沒有合理引導,紅色課堂效果不佳
綜合數(shù)據(jù)可知,在各年齡段中,中小學生都對紅色文化有著極大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都很樂意接受紅色文化教育。
綜合數(shù)據(jù)可知,小學階段,老師會在課堂會經常講解永州本地紅色故事,但在初高中階段,初中:有些老師講和偶爾講占79%;高中:有些老師講和偶爾講占70%;老師對革命故事的宣講力度不大,頻率不高。并且“你對永州紅色革命事跡了解多少?”這個問題中,初中:了解一點點和一點也不了解占68%;高中:了解一點點和一點也不了解占74%。初高中學生接受的紅色教育效果不佳。對于“以下人物中請您在熟悉的前面打√(多選)”這個問題中,中小學生對李達熟悉程度較高,比率達到小學:57%,初中:96%,高中生:93%。而對其他永州本地紅色人物知之甚少,紅色教育片面化。
3 永州中小學紅色文化“三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1 青少年認知層面的局限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盛行,各種思想混雜于互聯(lián)網中,而此時青少年“三觀”尚未成型,對于事物的了解,缺乏清晰、獨立的判斷,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近些年來,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事跡頻發(fā),如否定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真實性,還搬出了所謂的證據(jù),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同時也影響了青少年對紅色人物的認知,出現(xiàn)了褻瀆紅色英雄的言論。
3.2 紅色課堂建設缺乏系統(tǒng)性,整體規(guī)劃不完善
第一,教師在紅色教育中片面化。未全面、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只對學生進行淺顯的宣傳。在回答“以下人物中請您在熟悉的前面打√”這個問題中,中小學生主要對李達比較熟悉,小學生占比57%,初中生占比96%,高中生占比93%,而對蔣先云、陳文人、李啟漢等其他永州本地紅色人物知道的較少。這是紅色教育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對耳熟能詳?shù)娜宋镞M行重點講解其生平事跡,而對其他的紅色人物則是粗淺的帶過,這使得永州本地紅色文化“三進”課堂失去了它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使學生們了解到紅色內容比較片面,沒有形成全面的認識。第二,初高中階段,由于學業(yè)水平的提高,學業(yè)壓力的上升。大部分學校都忽視紅色課堂的建設。在回答“老師在課堂的時候會講一些發(fā)生在永州的革命故事嗎?”這個問題中,初高中階段,初中:有些老師講和偶爾講占79%;高中:有些老師講和偶爾講占70%。老師對革命故事的宣講力度不大,頻率不高。老師只是在課堂上偶爾穿插一下永州本地的紅色革命故事,沒有通過開設專門的校本課程去向學生普及家鄉(xiāng)紅色文化知識。
4 關于永州中小學紅色文化“三進”的策略
4.1 普法知法,尊崇英烈
在我國,英雄烈士的名譽權、榮譽權受到國家法律的特別保護,同時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烈士紀念日,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尊重烈士,崇尚英雄的價值導向。一個國家的發(fā)展不能忘卻了歷史,中小學生的三觀正在形成期,需要更加重視引導中小學生抵制和克服歷史虛無主義,肯定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贊美他們的戰(zhàn)斗精神,維護他們的光輝形象。學??梢岳眯@廣播宣傳相關法律條文或者相關新聞事件,讓學生意識到尊重革命先輩的必要性;中小學可以利用學校中的走廊中懸掛有關尊重革命烈士的法律條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穿插講述相關法律內容來警醒學生,讓學生有意識地去維護和尊重革命烈士。
4.2 三方協(xié)力,共筑紅色課堂
永州地方紅色資源豐富,在開展永州地方紅色專題課程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筆者認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揮紅色教育課堂實效,讓紅色文化教育常態(tài)化,使學生感受紅色文化熏陶,堅定愛國主義和奮斗終生的向上精神,發(fā)揮出紅色文化課堂教育的德育功能,需要政府、學校、教師三方的共同努力。
4.2.1 政府:落實政府責任,推動紅色教育長效發(fā)展
2021年全國兩會中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要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革命文化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紅色文化教育是四史教育的長期主線并貫穿始終,這要求著在新時代下繼續(xù)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筆者認為永州市政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繼續(xù)完善紅色文化教育。一是政府要明確自身責任,加大教育經費向紅色教育傾斜的力度,為學校開展紅色課堂提供經費支持。二是要明確教學課時,教學課時是保障紅色文化教學順利實施的前提,明確紅色文化教程在各學段中的課時。三是統(tǒng)一培訓師資,組織教師進行系統(tǒng)性學習,教師是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課程的教育主體。應組織專家對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學習黨史知識和永州紅色文化歷史,增強紅色文化教育的理解,確保紅色文化的教育要求落實到位,推進紅色教育與其他課程有機結合,營造良好紅色學習氛圍。四是積極推動紅色文化教育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之中,對不同學段的學生的紅色教育成果進行細分要求。五是政府部門加強對學校紅色教育執(zhí)行力度的檢測,以學生訪談、調查問卷、絕對性評價為主要形式,進行不定期的抽查,防止紅色教育落入形式主義。
4.2.2 學校:大力扶持紅色文化進校園,實現(xiàn)紅色課堂常態(tài)化
習近平總書記說:“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無數(shù)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共和國是絕對不行的?!惫P者認為永州中小學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安排兩周一節(jié)的校內課程用于教授紅色文化。通過課時教學,讓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接受紅色文化知識。不同于過去比較零散地講授,通過開展永州紅色人物專題課程,讓學生全面、系統(tǒng)和準確地了解陳樹湘、李達、李啟漢、陶鑄等人物事跡,從中感受其向上、不屈、自強的精神。針對不同的學段,永州市零陵區(qū)政府編制了小學版《童心向黨》、初中版《少年心向黨》、高中版《青年心向黨》三種紅色讀本。永州各區(qū)縣應向零陵區(qū)學習,利用好紅色讀本,加強學生黨史知識和對紅色革命人物的學習。
4.2.3 教師: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教育課程,種下紅色文化種子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中小學生三觀的塑造,關于社會的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更是課堂的主體,紅色課堂效果如何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個人素質與教學方法。因此,筆者認為教師的授課方式應以講解啟發(fā)為主,大膽創(chuàng)新紅色課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紅色文化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于事件或理論上的灌輸,筆者認為可采取話劇的形式,寓教于樂,讓學生真切地投入紅色文化教育課堂中;也可讓學生充當紅色故事講解員,教師提供網絡、紅色報刊等資源,讓學生自發(fā)的去了解研究。這些形式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發(fā)性,使學生成為紅色教育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對革命烈士的認識程度,將紅色教育真正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5 結語
永州紅色文化是永州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推動永州繁榮發(fā)展的精神動力之一。堅持紅色文化“系統(tǒng)進教材、生動進課堂、扎實進頭腦”是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紅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本文運用了調查研究的方法,對于學生對革命烈士的尊重意識不強、紅色教育課堂效果不佳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問題解決途徑。紅色文化“三進”活動的研究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各界人士,專家的通力協(xié)作完成,希冀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促進該領域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廖義軍,黃巧.湖南紅色文化“三進”途徑研究[J].城市學刊,2016,37(06):6-9.
[2] 于瑾.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 王建國.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思考[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12):3-8.
[4] 管桂翠.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02):108-112.
[5] 馮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研究綜述[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9(03):44-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