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課堂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以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為研究重點,以優(yōu)化高校課堂教學為核心,分析智慧職教平臺輔助智慧課堂教學的意義及優(yōu)勢,進而開展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設計,通過高職三維室內設計課程智慧課堂教學設計實踐應用,總結出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策略,為高校智慧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課堂;智慧職教平臺;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3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32-0217-02
1 背景
當代學習者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他們更擅長和樂于運用智能化移動終端接收知識和信息。5G時代到來,技術創(chuàng)新必將會升級學習體驗,在線教育與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的連接愈加緊密,將滲透到在線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1]。
智慧課堂,支持教師利用輔助教學平臺建設課程及學習資源,創(chuàng)建任務、見面課、作業(yè)測試、課堂問答等,打造課程專屬教學空間;支持教師重復利用課堂互動工具,如群聊、簽到、投票、隨機點名、搶答、頭腦風暴等,讓課堂互動無處不在。
本研究通過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設計及其在高職三維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應用,為高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提供新的思路。
2 智慧職教平臺
2.1 專業(yè)教學資源庫
《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健全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建立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優(yōu)質資源覆蓋面。”[2]建好、用好專業(yè)教學資源庫,是“互聯網+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優(yōu)質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抓手,是“雙高”建設的標志性成果。
“智慧職教”是國家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主流運行平臺,運行近80%的立項資源庫,為職業(yè)院校提供數字內容資源及教學應用服務。截至目前,智慧職教平臺包含國家級資源庫有161個,省級資源庫277個,校級資源庫493個,課程總量達到14217門,素材總量425萬余條,題庫總量290萬余道。注冊用戶近1525萬,應用范圍覆蓋了全國所有省份?!爸腔勐毥獭弊裱步ü蚕碓瓌t,以資源庫為范式,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yè)、現代服務業(yè)、現代農業(yè)及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相關專業(yè)匯聚優(yōu)質職教資源,服務教學改革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網絡、進學校、進課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和“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chuàng)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并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的數字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2.2 職教云
順應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教學需求,“智慧職教”基于自身資源優(yōu)勢, 為廣大職業(yè)院校打造云端專屬教學平臺——“職教云”。職業(yè)院校在“職教云”中可廣泛、深入開展在線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可靈活調用“智慧職教”豐富教學資源至“職教云”組建SPOC,并利用配套“云課堂”App進行智能化授課,使職教課堂更加精彩!
截至目前,已有1194所高職院校在平臺開課,SPOC課程數達到27萬余門,教學班級數近27萬個,學習人次超3910余萬人次。
教師在自己的“教師空間”,可以一鍵調用資源庫課程或MOOC課程,加以重組,快捷構建自己的SPOC,也可靈活調用資源庫顆?;Y源和自有資源新建課程。
教師還可以進行學生管理,開展分班混合式教學,實時監(jiān)控在線學情,基于行為數據對學生進行全程評價[3]。院校領導可隨時了解本校師生在“職教云”上在線教與學的狀況,加強教學管理。
3 智慧職教平臺輔助智慧課堂教學的意義及優(yōu)勢
課堂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也是資源應用的主要場所。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課堂,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資源應用與日常教學深度融合,打通資源有效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4]。
“智慧職教”提供的智能化混合教學App——云課堂,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提供豐富、實用的各類交互工具,助力教師打造智能、高效的信息化課堂(如圖1)。利用智慧職教云課堂App開展的教學能夠滿足智慧課堂教學具備的基本特征,即1)交流互動立體化;2)教學決策數據化;3)資源推送智能化;4)教評價反饋即時化[5]。
4 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設計
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設計可以分為課前階段、課中階段和課后階段。具體如圖2。
4.1 課前階段
教師在智慧職教平臺創(chuàng)建自己的智慧課堂,并在平臺“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學資源庫”中選擇合適的課程學習資源,包括視頻、微課、作業(yè)、測試等,也可以導入本地課程資源,布置課前學習任務及課前測試活動,打造課程專屬教學空間,將生成的課程碼通過QQ或微信群發(fā)給學生。
學生在移動端或PC端運用課程碼進入智慧學習空間,查看教師發(fā)送的學習資源,完成課前預習任務,接收消息。
4.2 課中階段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平臺學習空間創(chuàng)建的見面課,開啟和學生的彈幕互動,包括一鍵簽到、投票、隨機回答問題、搶答、頭腦風暴等,并對學生課前、課中任務完成情況、給予指導與評價。
學生在課堂上,運用平臺學習空間的課堂互動工具與教師實時互動,開展分組討論、任務展示、交流互動、小組評價等活動。
4.3 課后階段
教師進行課堂實施后的教學反思、進一步改進學習空間中的智慧課堂教學設計,完善課程空間中的學習資源及教學活動設計,對學生進一步跟蹤指導、交流與評價,通過智慧學習空間的大數據學習分析,為學生推送個性化學習資源。
學生進入空間對學習內容進一步鞏固、反思,并進一步與教師、同學開展交流互動,查閱個性化學習資源,完成課后任務。
5 三維室內設計智慧教學實踐
5.1 教學內容重組
以產出導向、行動導向為原則,圍繞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主動對接國家戰(zhàn)略和社會發(fā)展需求,對標“1+X”證書引入新工藝、新技術、新規(guī)范,實現課程重構;引入企業(yè)真實案例、項目、任務,全面更新教學內容。
5.2 校企共建課程資源庫
教師創(chuàng)建課程空間,引入智慧職教平臺中與校本三維室內設計課程教學目標相吻合的優(yōu)質資源,教學團隊開發(fā)微課、動畫等數字化資源,與企業(yè)專家共同開發(fā)、整合企業(yè)真實案例資源,打造課程資源庫。
5.3 智慧課堂教學方法選擇
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為很多教學方法的實施提供了有效支持,具體包括:翻轉課堂教學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法、基于問題導向的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等。本課程主要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法,充分運用智慧職教平臺,為學習者搭建線上線下學習支架,提高教學效果。
5.4 智慧評價
智慧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包括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線上評價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線上評價環(huán)節(jié)包括學生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課中考勤、小組探究活動的完成情況以及課后任務完成情況。線下評價主要是在課中實體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果、自我評價等。智慧評價不僅包含依托于平臺實時反饋學習者學習行為的評價數據,而且在本課程中教師根據具體學習任務設計出了一系列評價反饋表,如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及教師綜合評價表,通過將線上線下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智慧評價的公平、公正、公開。
6 結束語
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智慧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彌補課堂教學外的教學空白,而且能夠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加,教學效果較傳統教學有了很大的提升,實現了從“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在智慧課堂教學研究中,教育工作者還需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將信息技術與智能技術有效融入教學全過程,以提高在智慧課堂環(huán)境下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溫洋洋.探究5G網絡在在線教育領域的應用及影響[J].數碼世界,2019(9):24.
[2] 葉波.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一體化建設探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14):93-96.
[3] 尚曉娟.基于云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J].科技風,2020(21):41,46.
[4] 馮榮珍.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J].河北職業(yè)教育,2018,2(4):56-58,62.
[5] 劉邦奇.“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51-56,73.
【通聯編輯:謝媛媛】
收稿日期:2021-06-25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8年度青年課題:高校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三維室內設計課程為例(項目編號:186140066);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擴招背景下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Hnjg2020-136)
作者簡介:馬清(1982—),女(回族),天津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學、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