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夢琳
【摘要】在職業(yè)教育體系中,“中式面點”是烹飪專業(yè)的重點課程,其具有極強實踐性。為確保智力障礙學生可逐步掌握中式面點的制作技巧并做出合格產品,教師應探索教學實踐的路徑,結合實際情況優(yōu)化模式。本文簡要分析教學實踐路徑,重點探索在職業(yè)教育中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中式面點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中式面點;智力障礙學生
當前,中式面點制作是多數(shù)特殊教育學校校烹飪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其教學主體為實踐課程,主要涵蓋面點制作技能、面點制作方法等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內容。為培養(yǎng)智力障礙學生的技能,使其初步具備生活技能,政府大力推動特殊教育院校的建設工作,積極吸收智力障礙學生,培養(yǎng)其職業(yè)技能,提升其就業(yè)能力?;诖?,圍繞智力障礙學生中式面點教學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式面點教學實踐路徑
為增強中式面點教學效果,教師應結合智力障礙學生的特點,深入調研市場實際需求,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具體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明確教學目標,中式面點專業(yè)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其核心目標在于,掌握面點制作技能,了解制作過程并制作合格產品。對此,教師應調動學生興趣,結合智力障礙學生特點,潛移默化地將匠人精神、職業(yè)道德滲透給學生,盡可能向其傳授造型、制作技能、面點、原料等理論知識。
第二,市場需求,基于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性,教師應深入調研行業(yè)企業(yè)現(xiàn)狀,積極與校企或當?shù)鼐频杲⒑献骰锇殛P系,共同搭建服務員,智力障礙學生的實訓實習基地,定期組織智力障礙學生參與實習活動;聘請行業(yè)專家針對市場需求,指明中式面點的教學實踐方向。
第三,合理選取教學內容,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性,教師應重點選取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通過反復實踐,引導學生了解面點制作要領與制作方法,盡力讓智力障礙學生理解脈絡,初步認知中式面點的核心知識。
二、在職業(yè)教育中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中式面點教學實踐策略
1.強化操作實踐規(guī)范性
在職業(yè)教育體系中,中式面點教學應嚴格遵循規(guī)范原則。只有保障中式面點操作的規(guī)范性,方可提升面點制作質量。結合智力障礙學生特殊性,教師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規(guī)范操作姿態(tài),中式面點制作質量與規(guī)范的姿態(tài)密切相關。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矯正智力障礙學生的姿態(tài),確保其可嚴格遵照規(guī)范姿勢參與操作活動。一旦智力障礙學生的操作姿勢出現(xiàn)問題卻未能得到糾正,則會大幅降低面點質量,部分錯誤操作習慣甚至會帶來安全隱患?;谏鲜霰尘?,教師應結合理論課程,重點講解規(guī)范的操作姿勢,反復訓練智力障礙學生,使其能夠對注意事項形成機械記憶。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巡視智力障礙學生的操作過程,及時糾正其不規(guī)范的姿態(tài)。
第二,規(guī)范操作記憶,制作技藝的規(guī)范性也是中式面點制作的關鍵。在實踐操作前,教師應羅列出易錯問題,提前讓智力障礙學生做好準備,盡可能降低失誤率。比如,在制作中式面點“無縫包”時,因智力缺陷、缺乏經驗,多數(shù)智力障礙學生會用手指擠壓面皮;這種錯誤操作很容易露餡,還會破壞包子的美觀性。鑒于此,教師首先應是看正確的操作方法,用食指與大拇指間的虎口收口,提升面點美觀度。
2.講解準確的原材料配比
如上文所述,規(guī)范的操作是中式面點教學實踐的基礎。但是,僅憑借規(guī)范的操作很難完全制作品質較高的面點。歸根結底,面點制作的目標在于食用;而原材料配比直接關系面包品質。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考慮到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性。部分學生受到智力因素限制以及內外部因素沖擊,很難掌握科學合理的材料配比,無法高效地制作高質量面點成品。鑒于此,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應結合智力障礙學生的智力因素、性格愛好,摸索原材料配比的科學教學方法,探索出教學核心元素,引導智力障礙學生反復訓練,以提升面點制作教學效果。
比如,在指導智力障礙學生制作面團時,由于“烤”與“炸”具有顯著差異的原材料配比,若不能科學配比原材料,則很難制作高品質面團。在炸面團時,水、面、油的比例最好保持在9:20:4的區(qū)間內,能夠做出較為酥脆且口感極佳的面團。在制作烤面團時,教師則應適當調整原材料配比,適當增加油的比例,以提升烤面團的酥脆感與純正口感。由于智力障礙學生智力具有一定缺陷,為引導其深刻記憶原材料配比,教師可帶領智力障礙學生反復記憶,運用模擬材料進行多次練習,使其形成肌肉記憶。由于原材料配比直接影響面點產品品質,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中式面點教師可重點講解原材料配比,以保障面點實踐教學效果,盡量讓智力障礙學生精準地掌握材料配比情況。
3.引入互動實踐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職業(yè)教育依然未能脫離理論教學的禁錮。為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教師往往會反復講解重點知識。結合特殊教育學校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可強化智力障礙學生的互動性。通過引導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逐步掌握中式面點的操作方法。在實踐操作中,智力障礙學生會遇到遠超于普通學生的困難與問題?;诖耍處熆蓪⒅橇φ系K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注重組員分配的合理性,讓每位智力障礙學生均能夠發(fā)揮個人的優(yōu)勢,相互配合,以達到學習效果。小組合作有助于智力障礙學生,探索出中式面點制作的創(chuàng)新性、自主性,強化面點制作技能,實現(xiàn)共同進步。
教師也應注重對學生的操作進行點評,引入競賽方式督促各小組與組內成員分工合作。在完成中式面點的制作任務后,教師可引導組內的智力障礙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語言技能相互點評,找出問題所在。同時,教師也應深刻認識到智力障礙學生并非一無是處,其依然擁有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應尊重智力障礙學生的建議與見解,客觀分析各小組的成果,以增強指導意見的合理性、科學性。比如,對于部分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個人和小組,教師應予以鼓勵、表揚,持續(xù)強化智力障礙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推動其積極融入與小組學習活動中。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鼓勵智力障礙學生進行發(fā)言,總結互動問題,不斷強化中式面點教學實踐效果,提高其中式面點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應深入了解智力障礙學生的特性,摸索中式面點教學路徑。通過強化操作實踐規(guī)范性,講解準確的原材料配比,引入互動實踐教學模式,有助于潛移默化地將知識滲透給智力障礙學生,提升其面點制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杜金平.中職中式面點實操課教學之我見[J].企業(yè)導報,2013,11(5):254.
[2]郭志剛.中式面點教學教育創(chuàng)新探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9(5):142.
[3]薛長爽.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智障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J].天津教育,2014(17):105.
[4]肖非,劉全禮.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華夏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