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國
秋冬季節(jié),常見老年人因為摔跤而發(fā)生骨折的新聞。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點是患者罹患了骨質疏松癥。骨質疏松屬于代謝性骨病,主要的發(fā)病原因是骨量流失,骨骼微結構發(fā)生變化,該疾病的高發(fā)人群為老年男性和已絕經的中年婦女。除內分泌紊亂、激素類藥物等可致病外,近年來不少中青年人士也加入了“骨松”家族。因此,預防骨質疏松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在網上被熱議的關于骨質疏松癥的傳言,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的“專屬病”,只要自己年紀沒到,根本不需要擔心。然而,結合相關的研究數據可知,即便是年輕人,若長期缺乏運動,飲食結構不合理,也有極大可能患上骨質疏松癥。
在多數人看來,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無法防范的疾病——只要到了特定年齡,骨質就必然會疏松。不可否認,骨質疏松與年齡增加、機體退化有關。但如果從青年時期就重視合理飲食,能夠堅持運動,體重上下浮動較小,將大大推遲患病時間。而且,這類人群即便罹患骨質疏松癥,癥狀也很輕。
不少人認為“老年人罹患骨質疏松癥無法治療”。所以,一部分老年人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骨質疏松后,認為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不愿意到醫(yī)院診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無論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采取有效措施,對于減輕骨質疏松癥的不良影響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有些人認為,是否罹患骨質疏松癥可以憑借自我感覺來判斷——只要骨頭不痛就沒事兒。事實上,該病在發(fā)病初期沒有異常癥狀,也很少會引起不適感。預防該病危害的有效手段是定期體檢,以便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有的人認為患上骨質疏松癥就必須靜養(yǎng)。事實上,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能夠引起肌肉收縮,刺激骨骼,減緩骨量流失的速度,繼而改善骨質疏松癥狀。
缺鈣不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唯一原因,所以應當根據疾病的實際情況來補鈣。而且,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是有限的,過多補鈣會導致患者不適。
更年期女性在進行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時,醫(yī)生常建議使用雌激素。但有人認為這種治療方法會增加癌癥的發(fā)病風險。實際上,常規(guī)治療中雌激素的用量很少,且使用期限很短,主要是為了緩解患者的更年期癥狀。而且,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查、復診,避免身體其他部位出現(xiàn)病變。如果患者本身沒有更年期癥狀或經過治療癥狀減輕,醫(yī)生是不會建議使用激素進行治療的。
在傳統(tǒng)觀念中,骨頭湯是補鈣、強健骨骼的最佳食物。然而,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很低,遠不如等量的牛奶中的鈣含量。而且,骨頭湯中含有大量脂肪,如果長期飲用,不僅不能起到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還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其他健康問題;應讓患者多攝入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蝦皮等。
當前,一些商家針對骨質疏松癥等疾病推出了相應的“藥物”、治療儀器等。不少患者看到“廣告效果好”而購買。這種盲目選購的心態(tài)不僅不利于治療,還可能會因為錯誤用藥、錯誤檢測等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所以,患者應對保健品保持正確的態(tài)度,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