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華
摘要:農村地區(qū)由于條件稍稍落后于城市,所以在教學設備方面無法和城市比擬,但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的熱情是相同的,都希望能提升教學效率,希望學生能通過學習獲得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小學低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展開分析探討教學策略,希望通過理論的研究助力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小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
關鍵詞:農村地區(qū);小學語文;語文教學;低中年級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語文這一門學科是十分基礎的,也正是因此,有一些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并不是很重視。因為他們認為這一學科的知識每天都會接觸,沒有必要花費心思去學,這是一種對語文學科極大的誤解,這一門學科知識體系龐大,要學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就必須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讓他們對這一課程有全面的認識,能不斷的提升學習效率。
一、激趣導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當小學生對于一件事情非常感興趣時,他們的注意力會完全集中在這一件事情上,同樣的當他們對語文這一門課程的。興趣十分濃厚時,他們也會在這一學科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心力,會將絕大多數(shù)精力放在語文知識學習中,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快樂的,這樣他們的狀態(tài)會更松弛,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透徹[1]。語文教學中比較關鍵的就是閱讀以及寫作這兩大板塊,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據(jù)實際內容,找到學生的興趣點,由此切入,讓他們對這一部分內容充滿興趣,比如在小學語文《荷花》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就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展示多樣化的荷花圖片。用多媒體展示圖片之后,能給學生的感官帶來極大的沖擊,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被極大的點燃。還可以通過設置一個談話環(huán)節(jié)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燕子》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就可以在課前給學生說一個謎語: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讓他們猜一猜這是什么。這樣一來,課堂氛圍會變得十分融洽,而學生也會覺得非??鞓?,他們更愿意主動進入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中。
二、提問導思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課堂教學不能成為教師一個人的一言堂,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充分參與到每一項教學活動中,他們必須持續(xù)思考,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獲得,成長為新時代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人才[2]。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得到這樣的鍛煉,本文提出可以采用提問導師的方式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發(fā)問,而學生則思考并回答問題,實現(xiàn)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同時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比如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一開始就發(fā)問,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個老屋不會倒,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導致它總是不能倒。講到具體細節(jié)部分,也可以設置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課文的內容,比如從老屋和其他動物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品質如何,這就是鍛煉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如果自己是一個小動物,愿不愿意和這個老屋做朋友,為什么。這樣的問題能很好地激活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將自己帶入這一篇課文中,豐富情感體驗,也能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感悟。另外,在寫作教學中,也可以用這樣的思路來設置,讓學生愛上寫作,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力。比如在推薦一個好地方這一寫作練習中,就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給別人推薦地方,是應該注意哪些點。讓學生嘗試和自己的同伴互相推薦一個地方,在推薦完畢之后,可以互相探討,在剛才的過程中,有哪些信息是自己想知道,但是別人沒有說到的。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會不斷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對這一習作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把自己要從哪些方面展開寫作。
三、課后導練
在學習完語文知識之后,課后的練習是十分關鍵的。不過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以及自控能力都比較弱,所以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引導,而且在當前雙減政策已經(jīng)全面落實,所以給學生布置的鞏固練習一定要經(jīng)過精心設計,盡量體現(xiàn)綜合性,讓學生能夠更高效地讓學生能夠在復習鞏固中更有效率,不會有太大的學習壓力,還能實現(xiàn)復習的目的,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多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類型的作業(yè),或者鍛煉他們發(fā)散性思維的作業(yè),這一類作業(yè)一般沒有完全固定的答案,學生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完成這樣的作業(yè),也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故宮博物院這一篇課文學習結束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試著想一想,如果要設計一個故宮游,一日游的路線可以如何去設計呢?在寫作教學中,這可以多讓學生進行一些小練習,將寫作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比如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及時記錄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人和事,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務必對現(xiàn)有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導向,滿足他們個性化滿足他們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語文課堂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對他們啟發(fā),不斷對他們進行引導啟發(fā),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充足的鍛煉,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語文這一門課程有更深刻的了解,愛上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 彭穎. 農村小學低段語文寫話教學的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20.
[2] 凌光娜. 如何落實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界:教師培訓, 2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