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平
摘要:運動是體育的靈魂,運動之美無處不在。體育教育的作用不僅讓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在美學方面得到充分認識,更好的去發(fā)現(xiàn)美、塑造美、評價美、追求美。體育教學應該從“美”開始。本文就體育教學中如何從“美”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淺析“美”的體育教學方法與同行探討。
關鍵詞:體育教學;發(fā)現(xiàn)美;動作美;品質美
一、體育教學
本文中體育教學是指學校體育教學,學校體育教學是指在專業(yè)的體育老師指導下有組織、有計劃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教學活動,學生是參與的主體,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態(tài)度、習慣、知識和能力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會發(fā)展的適應性。各階段體育教學的異同特點:
1.基礎目標達成的逐級遞進。學校體育教學由小學一二年級到高中階段,體育基礎目標培養(yǎng)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培養(yǎng)、身體健康評價、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良好體育道德和建立合作精神。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分解到連貫,逐級一步一步遞進和發(fā)展。
2.發(fā)展目標的方向。體育老師必須具有發(fā)展目標的方向意識,視野要廣闊。在完成體育教學基礎目標的情況下,向全面體能發(fā)展、體育思維意識發(fā)展、良好品質、個人及社會發(fā)展等更高層次方向培養(yǎng)學生。
3.基礎教學項目特點。先從水平五(高中階段)《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項目①50米跑,②坐位體前屈,③一分鐘跳繩,④立定跳遠,⑤男引體向上,女一分鐘仰臥起坐,⑥耐力跑。覆蓋了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協(xié)調)素質、柔韌素質五大身體素質的項目練習。其中從小學階段至初中階段都具有相同項目,隨著年齡及水平的提高,項目也相應增多,在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鍛煉相應的增強。從基本掌握→熟悉運用→鞏固技術→提高技術→強化技能的體育教學的步驟特點,其中,重視基本項目教學的重點特點。
二、發(fā)現(xiàn)運動“美”
1.運動發(fā)現(xiàn)美。越高水平的運動比賽,越容易發(fā)現(xiàn)運動美。運動員的空中迅猛灌籃,凌厲射球入門,擲地有聲的扣球;彈板上漂亮的弧線,杠上靈巧的身姿;水中群舞如芭蕾,冰上飛旋似蝴蝶;地毯上優(yōu)美旋律身影,田徑場上風馳電掣。啟發(fā)學生要從觀賞和運動參與中發(fā)現(xiàn)運動“美”,運動是一種“美”的享受的基本認知。
2.“我運動,我健康。”—健康之美。積極參加運動和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使身形流暢而有美感,行走輕盈而有活力,舉止適當而又文明,把健體的結晶、思想的上進、精神的豐富、是骨子里充滿著美的氣質,健康美的人顯得特別有精神。
3.形態(tài)美,形態(tài)形象美能給陌生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讓學生在體育教師的言、行、舉、止的行為,服飾、打扮的風度和剛強的形態(tài)美。在小學中體育老師常展示健壯的體格,均衡的身段,良好的體能,生命的活力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從中,激發(fā)學生對形態(tài)和活力體現(xiàn)的追求。
三、指導動作“美”
1.動作概念,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體育教學中可以利用(雨天)理論課,用圖片、圖解、視頻、比賽觀賞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更細分(定格)的動作示范。借助多媒體的技術來彌補體育老師動作示范的不足。
2.動作規(guī)范,依上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項目特點為例。越低學段體育老師應該給予最基本、直觀的、規(guī)范的動作技術指導。如:50米跑,在該項目第一課時教學開始可以適當?shù)慕档退俣鹊臉藴?,加強動作?guī)范的基本教學。指導學生徒手擺臂練習,熟練前后、有力、協(xié)調的擺臂動作后,自然會協(xié)調下肢動作運動。把動作做到規(guī)范了,做“美”了,然后進入下肢練習和速度提高可以通過各種前踢退、后踢腿、高踢腿、后蹬跑、小步跑等輔助練習提高。
3.動作完美,一個完美的動作更具觀賞性。學生身體素質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固然重要,技術、技能的評價也一樣重要,教會學生用“美”的標準評價動作。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應重視技評,每個學生身體素質并不一樣。也有三、六、九等之分,身體素質好的同學完成一個高難度的動作是比較輕松和容易,但身體素質差的同學要完成一個簡單的動作都存在很大困難,所以分層次教學是體育老師常采用到的方法。其中還不能缺乏耐心教學的耐性。必要時降低成績標準,先掌握規(guī)范動作或完美動作,后加強身體素質,提高成績,是教學中有效的手段。
四、誘導品質“美”
1.建立正確的優(yōu)良品質意識。體育鍛煉對學生氣質和人格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作用。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應注重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滲透,體育鍛煉的基本目的是通過身體運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先從小學階段運動參與,再向上上強度和難度;實現(xiàn)強身健體,誘導學生要克服身體鍛煉的重重困難,用刻苦的訓練鍛煉身體,用辛勤的汗水磨練意志,用強大的信心持之以恒,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明確意志及意志品質的概念。體育必須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身心同練,讓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2.樹立模范學習榜樣。女排精神屬于國民級教科書,女排精神家喻戶曉,廣為傳頌。其具體表現(xiàn)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zhàn)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在比賽中,憑著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lián)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時隔多年,中國女排能夠重新站在世界巔峰;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就是我們新時代學生學習的模范和榜樣。
3.培養(yǎng)傳統(tǒng)“美”德。愛美之心,人人皆有。許多人重視的只是外表的美,其實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心靈美在我國確實源遠流長。有尊老愛幼的善良美;有貧賤不移的人格美;有憂國憂民的偉大抱負美;有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之美……在此借用三字經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庇袷唤涍^打磨不能夠成為有用的器物;人不學習,不能夠懂得道理。體育教學實踐,是學生體驗體育鍛煉吃苦、受累、出力、流汗的過程,要不斷的滲透“美”德教育與培養(yǎng)。為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夯實。
體育具有藝術美的直觀性、協(xié)調性、典型性、民族性等特征,具有藝術的審美價值。學校的體育教學中應該包含著美育、體育、德育教育組成,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思想健康、氣質形象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既要從根本上增強人的體質,也要從理論、實踐上加強對體育教育中美育觀、德育觀的培養(yǎng)。體育教師要善于總結和反思,要不斷探索和研究,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教學中不斷滲透“美”,接受以“美”的教育意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學生“美”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雷國樑.美學與審美[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2]劉慕梧,李金康,閉錦源.體育美學研究與應用[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3]杜文許傳寶伍鈺.運動審美教育實踐與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