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
摘要:在雙減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提升初中的物理實驗教學,是值得初中的物理教師進行思考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有著很強的操作性。通過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嚴謹的科學意識,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復雜的物理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還能增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雙減教育 物理實驗 教學探究
引言
在教育雙減的政策下,只有不斷的提升物理課堂實驗的有效性,才能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學生的物理學習負擔。這就需要初中的物理教師要創(chuàng)新物理的實驗教學模式,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效落實雙減的教學政策。
一、實驗教學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初中的物理知識主要是由理論和實驗組成的,由此可見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復雜抽象的物理知識,豐富物理教學內容,還能拓展學生的物理視野, 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物理知識。在物理的實驗中,將物理中的物質進行分解實驗,可以讓學生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促使學生的物理認知以及物理思維的提升。實驗教學中需要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作為一個引導這的身份,對學生的實驗給與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對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物理興趣以及嚴謹的科學觀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狀況來看,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并不高,并且實驗課堂的教學氛圍較為死板,這主要是因為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限制,沒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這就需要教師要創(chuàng)新物理課堂實驗教學,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物理課堂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的設計開始,就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通過參與設計物理實驗過程以及目標等,讓學生對物理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在物理實驗的設計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完善并優(yōu)化物理實驗的設計內容,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積極主動性。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針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解決,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的就可以請教教師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發(fā)現和分析、總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思維。最后學生在寫物理實驗的報告時,還會涉及到實驗名稱,使用實驗器材以及實驗的時間和步驟。這種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物理科學實驗觀念,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雙減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課堂實驗有效性的教學探究
1、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
在雙減的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提升物理實驗的教學效果,首先就需要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課堂的實驗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理論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是教師做實驗介紹,之后講解物理實驗的理論知識,但是因為學生不能完全懂得物理實驗的目的,使得學生只物理實驗中只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實驗,并沒有實驗在實驗中的思考,長此以往就消磨了學生物理實驗的興趣。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供學生在實驗中的思考和分析意識,這就需要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情境化的實驗環(huán)境。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有關于比熱容的實驗教學,按照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學生往往很難積極的參與實驗。那么教師利用一個情境化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先深入的理解其物理概念,調動學生的實驗興趣和積極性,之后便于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有效的思考和總結。在熱容比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播放小兔和小老鼠都愛吃蘿卜,那么為了更好的對比誰更愛吃蘿卜,應該有什么樣的條件限制?根據這個問題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學生會發(fā)現需要規(guī)定兩種小動物的數量,以及時間。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將一只小兔和一只老鼠在一秒鐘所吃的蘿卜數量可以被稱為比吃容,之后將比熱容的定義進行類比講解,讓學生對比熱容有一個更加形象的理解。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去制定物理實驗的具體步驟并進行實際的操作,這樣提高了學生在實驗中的主動積極性,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思考和專注力。所以,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應用情境化的模式,用類比實驗等方法來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具體的應用中,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有不同的引導方法,這就需要教師要對物理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學生容易理解的實驗情境[1]。
2、充分利用隨堂實驗,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做很久的實驗準備,但是在雙減的教育背景下,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的意愿并不高。將物理實驗搬到物理課堂中,減少不必要的程序,讓調動學生的物理實驗積極性。利用簡答的實驗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物理知識。比如:人教版物理教材中有關于聲音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就地取材的進行實驗。像是讓學生了解音色概念,教師就可以讓一位學生閉上眼睛,之后讓另一位學生來喊閉眼睛學生的名字,那么閉眼睛的學生就可以根據另一位學生的音色來判斷是誰。這種簡答的實驗就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音色的概念。又像在講解有關于聲音響度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現在教室大喊一聲,然后再讓這位學生用同樣大小的聲音到教室外面大喊一聲, 在教室的學生就會發(fā)現聲音變小了,教師此時就可以將響度的概念進行講解。讓物理的實驗教學回歸到課堂,增加實驗的隨堂性,減少傳統(tǒng)實驗的繁瑣性,提高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用簡答的實驗來理解物理概念,這種生活化的小實驗,也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物理實驗的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意識。所以在雙減的教育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的應用小而精的物理實驗,充分的利用和發(fā)揮隨堂實驗的作用,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增加實驗的有效性,為學生未來的物理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2]。
結語:
總之,雙減的背景下,初中的物理實驗教學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的發(fā)揮隨堂實驗的作用,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主動積極。這就需要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積極的探究新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更加有趣貼近生活的物理實驗,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永昇.探析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學方式[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1):100.
[2]廖振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中華少年,2018(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