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習作教學作為一種能夠對小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的教學組織活動,受到了高度重視。是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興趣,促進語文教學改革的優(yōu)化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已成為新時期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的重點。因此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自覺對習作教學加以重視并進行分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制定合理的習作教學改革方案,對小學生的習作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逐步提高習作教學的效果,使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小學教育是幼兒教育向初中教育的過渡階段。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對語文整體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性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能力,如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本組織能力,優(yōu)化小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使小學生能用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小學生參與社會交際打下基礎。同時,語文教學是提高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訓練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調動小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系統(tǒng)地優(yōu)化習作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為提高小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鑒于此,在全面推進小學語文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注重積極探索提高習作教學效果的措施,積極引導小學生參與習作練習,從而逐步全面、系統(tǒng)地優(yōu)化教學組織效果。
二、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對語文教學重視不夠
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學校和教師對寫作教學重視不夠,制約了小學寫作教學水平的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循序漸進。在實踐教學中,由于語文教學的效果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立竿見山的效果,所以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語文教學的重視。
(二)課堂教學缺乏有效的實質性內容
從實際的教學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教師對習作的講解很少。這就導致了很多小學的習作教學只是一種虛有其表,流于形式,對于提高小學生自身的習作能力并沒有多大的實質性意義,這顯然是很不合理的。
(三)課堂教學氛圍過于僵化
許多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缺乏足夠的興趣,很難有足夠的動機參與課堂教學,這與我國小學語文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氛圍僵化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交流需要改進,在缺乏充分的溝通和交流的情況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會變得疏遠,課堂教學氣氛的僵化難以得到改善。
(四)未能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
要想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必須將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因為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很少有教師能將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二者之間的關系被割裂,使得閱讀與習作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分離,不利于習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效果
(一)采用生動的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實踐教學水平,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教學能力,從而根據(jù)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改變教學觀念,建立合理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應對各種教學情況。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練習中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對教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當前習作教學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習作教學滲透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以微信平臺為載體,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并定期組織班會進行成果分享。在新課程改革下的習作實踐教學中,由于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已經(jīng)有獨立鑒賞和寫作的能力。因此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征文競賽,讓學生之間進行鑒賞互評。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寫作水平好的小學生也提高了自己修改他人寫作的能力,而寫作水平較差的小學生也可以從他人的寫作中學到很多東西。這樣既能激發(fā)小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又能增加習作練習的數(shù)量,提高小學生的鑒賞力和寫作能力。
(二)拓寬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拓寬教學思路,大膽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習作的教學模式和內容,盡可能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增加小學生的見聞。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能簡單地把寫作實踐作為整個寫作教學的主體,要主動引進課外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講解是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有效保證,但很多教師難以掌握課堂練習教學的骨干講解內容,缺乏具體的講解內容。為了保證習作教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為小學生介紹一些寫作技巧,例如,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整理一篇文章的結構和語境加強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此外,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講解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有些學校會要求一些寫作水平較高的小學生在練習課上分享提高寫作能力的經(jīng)驗,讓小學生分析自己優(yōu)秀的文章,并將自己的具體想法告訴其他小學生。這些都是豐富小學習作教學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途徑。
(三)改進教學評價,實施反饋指導
教學評價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習作教學中,教學評價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有效的教學評價才能使小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自己習作的狀態(tài),從而不斷完善自身,找到進步方向,提高綜合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更加注重改進教學評價,重視小學生的反饋,促進教學效果的全面、系統(tǒng)的優(yōu)化。
教師要改進教學評價,使評價標準更加全面;還要注重發(fā)展評價的反饋環(huán)節(jié),及時進行教學改進。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小學生閱讀自己的作文,并結合他人的閱讀經(jīng)驗和他人的評價,努力改進和完善自己文章的主要內容,促進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習作教學活動的質量。只有建立了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和反饋體系,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提高習作活動的整體效果。對小學生的評價不是對小學生的批評,而是為小學生尋求更大的進步空間,促進小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反思,在不斷反思和優(yōu)化中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切實保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整體效果。
結語:全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習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小學生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起來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能力,逐步改善中國習作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因此,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應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改革的優(yōu)化發(fā)展,為學習語文知識提供良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呂雪珂.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2]張達女.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03):29-31.
[3]闕朝乾.論基于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華夏教師,2018(13):48-49.
[4]王鴻.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探討[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10):21-21.
[5]陳淑端.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2):110-111.
[6]劉曉萍.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