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峰 陳傳周 黃建勤
摘 要:基于任務驅動的項目化教學是職業(yè)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本文以數控加工中的“淺孔的加工”為例,圍繞設計思路、教學內容設計分析、教法與學法設計分析、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探索職業(yè)院校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之路。
關鍵詞:任務驅動? ? 項目化? ? 教學模式? ? 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一)采用基于工作任務的項目化教學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要演好項目化教學這出戲,導演的“導”和演員的“演”是缺一不可的。
數控加工中心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圍繞書本知識進行講授,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潛能的發(fā)揮,與生產實訓情境相脫節(jié),無法使學生在職業(yè)技能上獲得提高。因此,為突出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目標,筆者所在學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采用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即以項目為載體,創(chuàng)設生產實踐背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完成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從而利用實踐職場化、學習自主化、教學項目化的教學模式與實踐生產相結合。
(二)夯實理論基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理論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教師將書本上“死板”的概念,通過多媒體課件、微視頻實現(xiàn)聲、形、動畫“靈活”的展現(xiàn),讓學生猶如走進生產車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情境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三)加強學生崗位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企業(yè)需要具有獨立操作機床能力的人才。崗位能力是指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程序編制、機床操作、零件精度的控制及解決現(xiàn)場問題等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為愛崗敬業(yè)、團結協(xié)作,具有良好的職業(yè)行為習慣,具有細致、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并遵守紀律,規(guī)范操作,能做到安全文明生產。
二、教學內容設計分析
隨著企業(yè)崗位對數控人才要求的變化,目前,數控加工中心已在企業(yè)普及,孔系零件是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對象之一,故筆者本次研究選題為孔的加工,下面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分析和相關概念的界定兩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學重、難點分析
運用“實踐與生產相結合”的任務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法,本堂課的教學重點為:鉆孔循環(huán)指令的格式;固定循環(huán)的6個基本動作;兩種返回方式。教學難點為:底平面的超越量;三個基本平面;深孔與淺孔的計算。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及闡述
1.深孔與淺孔
通常情況下,L/D5時(L:孔的深度,D:鉆頭的直徑),為深孔;反之,為淺孔。
2.固定循環(huán)G81格式
格式:G98/G99 G81 X—Y—Z—R—F—;
說明:X、Y為孔的中心坐標;Z為孔的深度;R為安全高度;F為進給量。
三、教法與學法設計分析
(一)教法設計
1.任務驅動教學法
通過對實訓教學任務、教學資源、教師情況和學生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整個實踐教學過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工作過程學習化,學習過程工作化,以落實 “做中學”的職業(yè)教育理念。
2.講解法
教師運用準確的語言向學生講解任務知識點,強調注意事項。通過教學,使學生較快地掌握該任務的知識點。教師有針對性地向學生講解重點內容。
3.示范操作法
考慮到實訓操作的安全性和規(guī)范性,在任務準備階段采用示范操作法,以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教師要講解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領。
(二)學法設計
本學習任務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遵循“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比一遍”的技能認知規(guī)律,采用“聽、看、做、比”相融合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以及對教學總體效果的評價三部分,目的是對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及聽取學生的反饋。
通過對教師、學生和教學效果的評價,促使教師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制訂整改措施,完善教學方案設計,最終使教學過程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評價以鼓勵為主,旨在為師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一)課堂教學反饋設計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采用課堂教學反饋的形式。圍繞任務的學習目標、學習感興趣程度、教師講課速度是否合適、教師示范是否能看清楚、本任務中遇到的困難及困難是如何解決的、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任務、如未完成原因是什么等方面進行調查及反饋。
(二)學習評價設計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采用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總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細則包括工藝方案、刀具選擇、仿真校驗、零件質量、安全生產等幾個方面,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并匯總評分。
(三)教學效果總評設計
教學效果總評是指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統(tǒng)計,通過計算合格人數比率來衡量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學效果。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遵守紀律、安全文明生產、合理使用工量夾具、工藝過程合理、技能操作動作協(xié)調方面等。通過計算合格人數比率,得到真實的教學效果數據。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德國職業(yè)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決策[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10).
[2]胡春芳.關于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探析[J].職教論壇,2012(5).
[3]趙玉剛.中等職業(yè)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8(14).
(作者單位:戴建峰,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
陳傳周、黃建勤,亞龍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