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坤
【摘? ?要】? 在幼兒時期,幼兒就必須接受色彩教育。一方面是為了開發(fā)出幼兒的身體機能,讓幼兒看到自己的身體有哪些潛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借色彩教育來開展美術教育、文化教育等多種教育。運用游戲的方式開展色彩教育,能夠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接受教育,收獲美術知識與技能,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幼兒園;色彩;教育
如果世界是沒有色彩的,那么這個世界就會缺少吸引力。色彩為幼兒打開了通往彩色世界的一扇窗,讓幼兒快樂地感知世界。幼兒時期是對幼兒進行色彩訓練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教師要通過色彩教育,讓幼兒發(fā)現(xiàn)色彩、識別色彩、運用色彩和拓展色彩。
一、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色彩
在幼兒的生活中,他們會看到很多色彩,但是他們并沒有認識到感知色彩對他們的生活、情感、認知產生的影響。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實踐案例開展教學,引導幼兒初步發(fā)現(xiàn)色彩及色彩背后寄托的情感意義、文化習俗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幼兒會對生活中的色彩產生探究的興趣。
比如,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呈現(xiàn)一種顏色的主題。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聯(lián)想生活中的情境以及情境中要運用的顏色。在小組表演時,教師引導幼兒一邊觀看角色扮演,一邊探討情境中呈現(xiàn)的顏色。
師:婚禮中運用得最多的色彩是什么?
幼兒A:是紅色。
師:能用更準確的詞匯來形容嗎?
幼兒B:是大紅。
師:為什么在結婚的時候人們要穿大紅色的喜服呢?
幼兒A:因為紅色代表喜慶,人們認為穿紅衣服結婚,以后的日子就會大吉大利、紅紅火火。
師:生活中有沒有其他的情境也用大紅色的?
幼兒A:過年時,各家各戶都會貼紅色的春聯(lián),掛紅燈籠,代表紅紅火火,象征著吉利。
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游戲,不僅讓幼兒了解了紅色及紅色代表的情感色彩、文化內涵,而且讓幼兒理解了同一種顏色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含義。
二、結合色卡探究引導幼兒認知色彩
當幼兒認識了顏色以后,教師要引導幼兒把色彩的感性認知和色彩概念結合起來。通過開展這樣的訓練,幼兒的視覺感官神經得到了刺激。針對幼兒好奇心強、喜歡探究的特點,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探究游戲,讓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建立色彩的概念,了解色彩變化的規(guī)律。
例如,教師出示一張色卡,色卡中每種顏色都編了號,然后教師出示一種顏色,幼兒憑自己的感覺報出色卡中與之相對應的顏色,顏色辨識最多、最準確的幼兒會得到獎勵。
師:(出示色卡)這是什么顏色?
幼兒A:大紅!(準確計分)
師:(出示色卡)這是什么顏色?
幼兒A:洋紅!
幼兒B:不對!這是桃紅!
師:大家一起來看看它是桃紅還是洋紅。
(眾幼兒一起辨認)
幼兒A:它是桃紅。
師:你能不能說說桃紅和洋紅的區(qū)別呢?
幼兒A:桃紅和洋紅都接近大紅,但桃紅的顏色更深一些,洋紅的顏色淡一些。
(教師和幼兒玩了一輪游戲之后)
師:今天我們在游戲中認識了哪些顏色呢?
(幼兒回憶今天認識的顏色)
師:小朋友們,這些顏色是存在親戚關系的,你能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說說他們的“兄弟”嗎?
(教師為幼兒出示一盒色卡,色卡中只有大紅、黃色、綠色這三種顏色,幼兒需要結合自己的觀察,把與之近似的顏色放到相應的類別下,為這三張色卡找到“兄弟”。)
(幼兒共同總結,并以三原色為核心,將顏色分類。)
師:我們能不能描述一下找“兄弟”的過程呢?
(幼兒描述自己對比、分辨顏色的過程。)
師:通過游戲,誰能來說說你認識了哪些顏色以及這些顏色的特點?
幼兒C:我們今天認識了大紅、洋紅、桃紅、紅蓮;黃色、金黃、中黃、檸檬黃;綠色、深綠、翠綠、淺綠、熒光綠……這幾種顏色。雖然這些顏色是以紅色、黃色、綠色為基礎,但是它們會悄悄發(fā)生變化,每一種顏色都有許多“兄弟色”呢。
開展探索游戲,能夠刺激幼兒的感官,讓幼兒看到顏色的豐富多彩,讓他們得到豐富的色彩體驗。在游戲過后,教師引導幼兒分類記憶顏色,區(qū)分顏色之間的差異。
三、結合實踐學習引導幼兒運用色彩
在學生了解顏色多樣性后,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去實踐,了解顏色應當如何使用,讓幼兒在實踐中深化顏色的概念,并且建立與顏色的感情。通常模仿學習的過程會比較枯燥,教師可以將角色扮演游戲融入模仿實踐中,讓游戲的過程具有情趣性、故事性。在模仿實踐中,幼兒會感受到顏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師:我們今天要扮演的角色是小工人。今天工廠的任務是生產一批色卡。我們每個學習小組將得到一批色卡,然后每張色卡要復制3份。作為小工人,我們能不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任務呢?
(幼兒對角色扮演游戲產生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開始游戲。)
師:我們每個人面前都有幾張色卡和一堆沒有涂色的色卡,要怎么做才能夠高效完成任務呢?
(幼兒決定分工合作,用每人涂幾張色卡的方式完成任務。)
師:剛才,我們已經完成了涂色的任務,每一名小工人都在認真地完成任務,沒有左顧右盼,沒有去做“工作以外”的事,這是很值得表揚的,但是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教師出示了兩張色卡。其中色卡A的顏色涂得均勻,且沒有涂出格子;色卡B則僅僅用蠟筆涂了幾筆,根本沒有涂滿。)
師:這是兩名工人生產的色卡,你們如果是收貨方,對這兩個工件有什么看法?
幼兒A:色卡A的質量很好啊,色卡B根本沒有涂好嘛,如果像這樣馬馬虎虎地涂也能交上去的話,那我一分鐘也能涂好幾張呢。
(涂色卡B的幼兒羞愧地低下了頭)
師: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小工人,有時沒有把工件做好也是難免的,對不對?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點頭表示贊同。)
師:我們能不能告訴涂不好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把顏色涂得又勻又滿呢?
幼兒B:拿到一張色卡后,仔細觀察它的輪廓,先把輪廓外涂一圈,這就是我們要控制的涂色范圍。然后拿蠟筆依序涂,從左到右,或者從上到下都行。我們要控制涂的力量,不能在一個位置拼命用力涂,而另一個位置沒有涂到;距離也是要控制的,涂色卡時,我們要把色彩涂得均勻。最后看起來一個色塊的顏色幾乎是一樣的,這樣就算涂好了一個色塊。
師:當我們找到好的涂色方法后,要相互交流經驗哦!讓我們繼續(xù)涂色塊吧!
(幼兒C在涂出幾個色塊以后,舉手要求分享自己的經驗。)
幼兒C:我們涂的色塊,有的顏色淺,有的顏色深,假如先涂深顏色,然后涂出格子了,就很難改。我們可以從顏色淺的格子開始涂起,比如淺綠色、淡黃色都是很淺的顏色。有時我們略微涂出格子了,運用深的色彩把它蓋住,這樣就不容易看出涂錯了。
(幼兒C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證明自己經驗的有效性。其他幼兒借鑒他的涂色經驗,提高了色卡的涂抹質量。)
師:今天,我們小工人生產了一批高質量的色卡,這些色卡以后會運用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更多的美術知識,作為生產色卡的小工人,你們感到驕傲嗎?
(幼兒齊聲表示玩得很開心)
要讓幼兒對知識產生感情,就要引導幼兒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并讓幼兒看到學習知識帶來的價值和意義。為了幫助幼兒在認識顏色中建立顏色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玩這樣類似的小工人生產色卡的游戲、小畫家涂顏色的游戲等,使幼兒擁有運用顏色的機會,并在情境中感受認識顏色的價值和意義。
四、結合語言游戲引導幼兒拓展色彩
語言游戲是指結合一個主題,引導幼兒來說一說的游戲。幼兒需要自己創(chuàng)設情境,讓人們關注這個主題。在玩游戲時,教師可將幼兒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幼兒各自找到一個需要描述的主題,然后結合自己的想象力編織游戲情境。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教師可引導幼兒自己組合色彩,對比色彩,變換色彩,讓幼兒呈現(xiàn)出自己觀察、摸索到的色彩搭配要點,或者色彩變化要點。
例如,幼兒想要呈現(xiàn)的主題是“不同的顏色混合會讓顏色發(fā)生變化”。這個主題要運用什么樣的情境來表達呢?小組成員結合自己的生活認知開始編故事,最后小組成員選擇了既有懸念性又有戲劇性的變魔術的形式來呈現(xiàn)故事。
師:今天魔術師隊要給我們變一個魔術,他們的魔術是“我的顏色會變”。
幼兒A:我是一個魔術師,魔術師要讓手中的事物發(fā)生變化。我現(xiàn)在就讓手中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幼兒A開啟計算機,調出Adobe Photoshop 軟件,打開軟件的圖層開始展現(xiàn)顏色變化的魅力。)
幼兒A:現(xiàn)在圖層的底色是紅色,我們加入了綠色后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很多幼兒聽說過紅色+藍色=紫色,卻沒有聽說過紅色+綠色會是什么色。幼兒A把紅色和綠色圖層疊加。)
幼兒B:它變成了黃色!為什么兩種那么深的顏色加起來會變成淺淺的黃色呢?
幼兒A:我的魔術還沒有結束,現(xiàn)在,我們把紅色+藍色疊加起來會是什么色?對,看一看!它變成了品紅色!原來的藍色不見了。
(其余幼兒難以理解這樣的顏色變化,感覺就像看魔術。)
幼兒A:如果我們把紅、綠、藍合在一起,它會是什么顏色呢?
(幼兒看到三種彩色混合在一起居然變成了白色,此時他們覺得神奇極了。)
幼兒A:計算機中的顏色非常有趣吧!我在書上看到,人的眼睛能接收到的顏色是紅、綠、藍三種,而這三種基本色混合在一起,就是白色。那么我們的調色板中調出的顏色為什么不是這樣的呢?書上說,我們繪畫用的紅色、黃色、藍色實際上是品紅、品黃、品藍。這之間的差異是什么?小魔術師下次再告訴你們。
科普讀物中有大量涉及顏色的知識,這些知識就隱藏在幼兒的生活中,只是幼兒過去不了解罷了。例如,科普讀物中描述了為什么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要穿淺綠色的衣服、大自然中變色龍的秘密等。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閱讀相關的讀物,然后以游戲的方式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呈現(xiàn)出來。在相互交流時,幼兒會感受到顏色的奧秘。
在幼兒時期,他們需要接受專門的色彩訓練,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從色彩著手,了解顏色背后的美術知識、文化知識、科學原理等。開展這樣的教育,是為了在開發(fā)幼兒身體機能的同時,讓幼兒得到多元化的教育。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接受及共享知識,教師要運用幼兒喜歡的游戲途徑呈現(xiàn)知識,借游戲平臺讓幼兒樂于去感受知識、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吳佳倩.讓幼兒在色彩中成長——淺談幼兒美術教育[J].教師,2012(20):98.
[2]鄭翔瓊.論色彩教學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價值[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