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崢嶸
渠縣農(nóng)村合作經(jīng)濟組織服務中心,四川達州
渠縣位于四川盆地東部,華鎣山北段西側(cè),屬川東平行嶺谷區(qū)和川中紫色丘陵區(qū)的過渡地帶。地理坐標介于北緯30°38′~31°16′和東經(jīng)106°36′~107°15′,縣域面積2 018 km2??h境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東北高、西南低平,平均海拔36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6℃,年平均降雨量1 068.5 cm;農(nóng)業(yè)人口110萬人。2020年,農(nóng)作物播種面積約16.87萬hm2,其中,糧食作物約11.85萬hm2,糧食總產(chǎn)量65.3萬t,實現(xiàn)“十四連增”,水稻播種面積約4.11萬hm2,總產(chǎn)量29.8萬t。先后三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chǎn)先進縣,八次榮獲省政府糧食生產(chǎn)“豐收杯”。
1)實施地點。渠縣望溪鎮(zhèn)石壩村。
2)直播規(guī)模。33.33 hm2。
3)直播品種。晶兩優(yōu)1212。
4)種植模式。稻田濕潤直播。
1)精細整田。整田的重點是田平,要求同田高低不過寸。整田時應從田高處向田低處進行,通過削高補低達到田平。在田邊沿邊開挖20~25cm深的邊溝,筑好田坎(田?。?,攪好田邊。田坎要緊實牢固,內(nèi)壁平滑無縫隙,以確保田邊不開裂漏水。采用中型拖拉機,配套機具有犁鏵、圓盤耙,一犁、一耙、一平的耕作,薄水整田,從田高處開始向田低處耙、平;犁,深翻田土;壓緊犁底層,耙,破碎土壤,平整田面。
2)合理選用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良種。冬水田和冬閑田應選用生育期較長的中熟偏晚品種。小春田應選用生育期較短的中早熟品種。
3)適時播種。播種時間以4月上旬為宜,在此之間最好選在兩次寒潮間隙的冷尾暖頭播種。每公頃播種11.25~225.00 kg為宜(機械穴播每公頃植18.0萬~22.5萬穴,每穴2~3粒種)。人工播種以整田后田水依然渾濁時播種為宜,以利泥漿落谷,淺埋谷種。一般上午整田,下午播種。播種前每隔3 m留出一條工作道,形成3 m左右的淺廂,便于以后的田間管理。為了確保播種的均勻,依據(jù)每廂的大致面積,確定播種量,實行分廂定量精播(為確保播種均勻可用1.50 kg炒熟的商品谷與0.50 kg種子混勻后播種)。機械直播應在整好田1~2 d,泥漿沉緊后,實行2 m開廂機械穴播,踏谷入泥。播種后至3葉期廂溝及邊溝應盡量蓄滿水,廂面維持“大花花水”即薄水或濕潤。有條件的田塊每隔5~7 d,廂面過一次“跑馬水”。
4)科學施肥。堅持減量增效的總原則,前促中控后穩(wěn)。每公頃總施肥量氮肥150~210 kg,磷肥60~75 kg,鉀肥150~210 kg。氮肥底肥50%,分蘗肥20%,穗肥30%。磷肥、鉀肥底肥80%,穗肥20%。具體施肥方案:底肥每公頃施水稻專用復合肥300.0~450.0 kg,或有效含量45%復混肥450.0~675.0 kg(在此基礎上建議再施生物有機肥2250.0~3000.0 kg)。整田前均勻撒施于田面。追肥在3~4葉期施用,每公頃施尿素75.0~112.5 kg。穗肥在圓稈拔節(jié)初期施用,每公頃施水稻專用復合肥225.0 kg加氯化鉀75.0 kg。
5)化學除草。第1次在播后3 d內(nèi)每公頃施用40%芐嘧·丙草胺900.0~1 050.0 kg兌水750.0 kg噴霧封殺雜草,第2次在水稻3葉期左右采用莖葉處理防除,每公頃施用39.8%五氟·丁草胺懸乳劑1.5 L+20%氯氟吡氧乙酸0.3 L噴霧。
6)水分管理。播種時田間維持“大花花水”即水層平均深度在0.5 cm左右,70%的廂面表土剛好被水沒過。以后讓水分自然落干。保持溝中滿水,廂面濕潤,如持續(xù)干旱,廂面脫水開裂,應關水上廂,關水深度以剛好沒過廂面為宜,然后任其自然落干。3葉1心期關淺水、以利分蘗肥和除草劑的施用。曬田控苗。當苗數(shù)達到穗數(shù)的70%時,開始曬田(穗、粒兼重型品種苗數(shù)達13.0萬時,大穗型品種苗數(shù)達11.0萬時),要做到早曬、重曬,一直曬到分蘗基本停滯,葉色明顯落黃,時間大約在5月中旬至6月初,田間臨近封行時。全田覆水時間最遲應在6月下旬至7月初,具體時間與“伏前雨”同步。孕穗至齊穗期以淺水灌溉為主,灌漿期以干濕交替為宜。病蟲防治與常規(guī)栽培相同。
7)水稻直播技術要點。淺水整田,淺水或薄水(關水深度略微沒過表土)播種。播后3~5 d放水至薄水狀態(tài)。其余操作與濕潤直播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