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煜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第一幼兒園
當前環(huán)境下的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一直存在幼兒主動性不高、教師教學質量較低的情況。將幼兒音樂以游戲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有效提升音樂教學的魅力,同時也能引導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這樣幼兒教師才能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實現(xiàn)幼兒園整體教育水平的穩(wěn)定增長。而在實際的幼兒園音樂游戲化教學中,仍然有一些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存在,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實際的問題,才能給幼兒帶來一個更加完善的音樂課堂。
雖然很多幼兒教師已經認識到了音樂教學游戲化對傳統(tǒng)幼兒園音樂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但很多教師對音樂教學游戲化的認識還較為片面。一方面來說,部分教師簡單地認為音樂教學游戲化就是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開展音樂課堂。實際上游戲只有游戲化教學的表象,幼兒教師真正要做的是從根本上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音樂教學法,轉而為幼兒提供更多實踐與探究的游戲空間。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同時也能使幼兒自身整體素質的增長速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一部分教師存在的問題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展開游戲化音樂教學。在設計音樂教學活動時,這部分教師仍然以傳統(tǒng)模式中的課堂學習成果視為唯一的活動目標。這種教學觀念不僅會導致游戲化教學的實效性降低,同時也無法真正地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教學環(huán)境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音樂教學游戲化本質上需要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基于音樂學習需求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教學活動當中接受音樂教育。而很多教師在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時,仍然更加關注幼兒對基礎性音樂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記憶。而在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評價時,側重于關注幼兒對歌詞內容的學習和記憶情況。如果教師不能給學生帶來更加廣闊的探究及游戲空間,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幼兒的游戲體驗。幼兒無法在游戲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成就感,自然也無法更加主動地將精力投入到音樂游戲化教學課堂當中。最終不僅為幼兒教師教學工作的展開增添了新的難度,同時也導致幼兒自身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
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的游戲環(huán)境是教師開展音樂游戲化教學的開始,同時也是提高幼兒參與感的有效策略。幼兒教師可以從活動環(huán)境與心理環(huán)境兩個角度出發(fā),為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一方面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資源給幼兒一個更加生動真實的教學情景。教師可以通過實物的擺放及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有效提升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代入感。例如在學習《開汽車》這首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泡沫板來制作一些小汽車,然后將其布置在學生周圍。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布置活動場景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安全問題。教師可以對教室內部及教學工具中有棱角的地方進行包裹處理,或者在活動場地布置防摔墊,這樣幼兒在蹦蹦跳跳時就不會發(fā)生受傷的情況。
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通過心理環(huán)境的建設,給幼兒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游戲體驗。首先,教師要提升自身在游戲化教學工作中的親和度,同時與幼兒建立更加平等且親密的師生關系。游戲本身就是師生的雙向交流,只有讓幼兒打消對教師的疏離感,游戲互動的開展才能變得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對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進行優(yōu)化,教師要盡可能發(fā)現(xiàn)幼兒在音樂游戲活動過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很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較慢,教師就要更加溫柔地鼓勵他們勇敢地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實現(xiàn)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穩(wěn)定提升,同時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帶來更大的幫助。
幼兒園音樂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不僅是讓幼兒掌握這些歌曲的唱法,同時也要求幼兒能夠在游戲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應該結合不同的需求來為幼兒選擇最為合適的游戲方式。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教學法,將一些有趣的樂器引入到游戲活動當中。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青蛙學打鼓》這首歌曲時,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游戲方式來引導幼兒感知節(jié)奏、熟悉節(jié)奏、掌握節(jié)奏。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分發(fā)一些小木鼓等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玩具,然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幼兒通過打拍子的方式來熟悉歌曲中的節(jié)奏。這樣幼兒的注意力時刻保持在集中的狀態(tài),對音樂知識的了解也會變得更加深刻。
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為幼兒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音樂活動體驗。例如在學習《水族館》這首歌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真實水族館中的場景,或者結合歌詞內容來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動畫場景。這樣教師在帶領幼兒展開基于《水族館》的教學游戲時,幼兒對水族館的感官體驗也能變得更加真實。這樣幼兒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機歌曲的學習當中。
最后,教師也可以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扮演音樂角色的過程中完成對歌曲的學習。就以《猜面具》這首歌曲為例,教師可以提前為幼兒制作好“小猴”“小貓”“小兔”“小鹿”這四個角色的面具,然后為學生播放大自然中這四種動物的姿態(tài),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扮演的角色來模仿對應動物。例如扮演“小兔”的學生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兔子是蹦蹦跳跳的,在演唱自己負責的段落時這名學生就可以邊跳邊唱。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讓學生自由地選擇扮演的方式,這樣學生的游戲體驗才能更加豐富。
綜上所述,幼兒園音樂教學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升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要結合當代幼兒的實際需求給幼兒帶來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游戲化課堂。音樂游戲化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也能實現(xiàn)幼兒自身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情緒感知能力的有效發(fā)展。教師要通過良好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幼兒帶來更加豐富的游戲活動體驗。這樣幼兒才能真正地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游戲當中。幼兒音樂教師也要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同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音樂游戲活動的開展經驗,然后再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來對游戲活動的展開方式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幼兒園音樂素質教育的改革,使現(xiàn)代幼兒園的整體教學水平得到顯著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