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鴛鴦鎮(zhèn)硯峰幼兒園 馬麗娜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尚處于對文化知識朦朧無知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又不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值得教師思考。例如,在簡單的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視具體的教學情況而定,拿出三到五個課時開展專門的閱讀課,因為學生尚不能完全識字,可將學生自主閱讀后寫下讀后感的形式轉(zhuǎn)化為教師伴讀形式,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耐心,從而降低他們對于學習的抵觸情緒,提高閱讀效率,使其真正體會閱讀的樂趣。當然,教師也可以在進行普通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將閱讀教學穿插進去,用簡單而有趣的寓言故事或者是童話經(jīng)典,寓教于樂,用引入閱讀片段的形式鞏固課本知識。總之,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尚處于幼齡階段,不適合嚴格地傳授知識和固化的學習思路,教師應當以鼓勵為主,耐心作輔,用關懷的態(tài)度進行引導,有趣溫和的閱讀教育可以說是語文教師的得力法寶。
三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會出現(xiàn)偏科的問題。如何將閱讀教學這一重點教學項目融入不愛學習語文的偏科學生的學習思維里,就成了語文教師的教學攻克目標,畢竟先閱讀而后學習,無閱讀則不寫作。閱讀教育在三四年級這個敏感學段尤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即三四年級承接了一二年級的基礎知識,進入到中低語文知識的層次,語文課堂教學開始顯得枯燥和乏味,尤其對于不能耐心感受語文學習魅力的學生而言,想重新燃起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閱讀教學就是一大突破關鍵。在這個階段,教師首先要注意樹立課堂規(guī)則以及語文學習的規(guī)則,讓學生有目標與競爭意識,甚至對規(guī)則有所敬有所畏。
這類學生往往善于思考,內(nèi)心細膩,故針對這一類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建議教師注意放寬對此類學生的閱讀限制,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并定期與之交流和分享,讓其從中獲得信任感和收獲感,從而增加閱讀興趣,進而培養(yǎng)寫作能力。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反饋會讓學生產(chǎn)生被老師肯定的感覺,從而堅定對本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簡言之,針對此類學生的閱讀教學即“鼓勵獨立,勤加引導”。
此類學生往往是前文所述的偏科學生,偶有十分聰穎的學生,在對本門學科興趣不大的情況下仍能掌握并理解課堂知識,取得良好成績,但也同樣值得教師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對于語文課堂和語文學習的熱情,否則隨著學段的增加與所學知識難度的加大,此類學生基礎不穩(wěn),經(jīng)歷偶然失敗后較為容易一蹶不振。針對這類學生的閱讀教學,建議樹立規(guī)則,因為處在三四年級這個過渡階段的學生對于偏科科目抵觸情緒較大,即俗稱的“越不會越不學”。教師要樹立規(guī)則,讓學生對本門的科目有所敬有所畏。規(guī)則明晰,例如,要求在本周之內(nèi)完成某書目某篇目的閱讀,并上交一篇閱讀筆記,請按時完成。評析閱讀筆記作業(yè)時著重關注幾位偏科同學的完成情況,有所進步應立即在作業(yè)本上予以點評與表揚,通過此類含蓄的互動,激發(fā)其上進欲望,逐漸形成學習目標與競爭意識,不再對語文學習持放縱態(tài)度。但同時對于仍然不知改進或態(tài)度極為不端的同學,應及時與之當面溝通,但要注意私密性,讓其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同時督促其改進。
針對閱讀與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班級,教師須把握大局,樹立目標與競爭意識的同時,不能忘記對學生學習過程合作與互助的教導??蓪W生兩兩結(jié)成對子,規(guī)定在一段時間內(nèi)完成某一書目某一篇目的閱讀,讓兩人或一組同學互相合作與幫助,在閱讀課堂上集中進行對于篇目的理解和情景再現(xiàn)等多種形式的閱讀展示,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同時大幅度提升閱讀教學的樂趣。
小學五六年級這一學段是學生確立初中學習根基的關鍵時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能力基本成型,而語文學習則更偏向于情感的理解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的深化對于教師而言又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問題。這一階段的閱讀教學應偏重于鞏固與創(chuàng)新。寫作將是語文小升初考試所側(cè)重的一項關鍵能力,如何表達自我和展示自我則更加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穩(wěn)扎穩(wěn)打,穩(wěn)中求進,在閱讀中尋找寫作靈感,同時不拘束其在閱讀學習中的思路,勇于發(fā)現(xiàn)文字間的情感,真正明白何為“閱”無止境。
閱讀不僅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還需要具備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當學生閱讀文章時,如果缺乏對文章整體脈絡的把握,那么就無法提高閱讀的速度。教師應在閱讀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如何整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包括對文章進行分段、提煉文章主旨、分析文章運用的修辭手法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總結(jié),再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這種方法除了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以讓學生總結(jié)文章好的寫作寫法運用到寫作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設置相關閱讀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想象,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在對事物的觀察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模式。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時,教師在學生閱讀課文前可以提前提出問題,如對文章進行段落分層,并概括出每段的大意,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進行閱讀。在梳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的認知后,讓學生對文章的重點段落進行分析,著重賞析重點字句和修辭手法。在學生對語句進行修辭手法的賞析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運用該修辭手法進行語句的仿寫,以便將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運用到學生的作文中。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大自然中秋天的雨等相關情景,讓學生思考,如果學生寫秋天的雨將如何描述,與《秋天的雨》這篇文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在這樣的思考過程中讓學生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多元化閱讀教學要求教師不局限于對語文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教學,還應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教師除了講授教材內(nèi)容外,還應補充新的閱讀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束對教材學習后閱讀各種期刊,并針對閱讀內(nèi)容做摘抄筆記本,鼓勵學生對這些優(yōu)秀文章進行分析評論。除了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外,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經(jīng)驗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補充性的閱讀資料。另外,教師可以舉辦閱讀分享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分享活動中推薦優(yōu)秀閱讀書籍材料,并對閱讀心得進行交流。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里放置可供學生借閱的閱讀材料,從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閱讀氛圍,通過這些方法改變學生的閱讀心態(tài),促使學生的閱讀心態(tài)朝著積極主動的方向發(fā)展,這種心態(tài)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多元化閱讀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鄉(xiāng)下人家》時,教師在結(jié)束對教材的教學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閱讀任務,讓學生在課后閱讀和鄉(xiāng)下人家相關的閱讀資料,學生在閱讀相關文章后還需寫讀書筆記。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對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進行點評。教師還可以開展鄉(xiāng)下人家的主題朗讀活動,讓學生在課后搜集相關文章,在朗誦會上朗誦,通過這個形式讓學生進行讀書交流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不同學段有著不同的教學思路,但究竟如何形成教師特有的閱讀教學思路,還需結(jié)合參考,自行摸索。各學段之間的閱讀教學思維不必涇渭分明,教師要綜合看待,靈活運用,形成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方式,不論學段,學生都將會以豐富的學習成果回報教師的辛勤探索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