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郭睿欣
摘要:本文依托設計美學概論、游戲藝術設計理論等學科基礎,結合RPG游戲角色設計案例與設計美學理論分析RPG游戲角色設計,給當今同質化較為嚴重的RPG游戲角色設計提供更為廣闊的設計思路,以便設計出具備較高審美價值的游戲角色。一款RPG游戲能否吸引玩家、是否有代入感和共情感,就在于主角的設計和塑造是否有吸引力。
關鍵詞:設計美學;RPG游戲角色設計;技術美;自然美;人格美
中圖分類號:J218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7-00-03
1 設計美學與RPG游戲角色設計的關系
在數(shù)十年間,電子游戲在科技進步的帶動下已經(jīng)從非主流的娛樂形式逐漸發(fā)展為主流的娛樂形式之一,在浩瀚的網(wǎng)絡游戲中,由于RPG游戲(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戲)互動性較強、體驗感較真實,成了最受歡迎的一種電子游戲,它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玩家在游戲場景中扮演自己喜愛的角色并在虛擬世界中活動。RPG游戲中的角色視覺形象以獨特的科技美和藝術美吸引人們的眼球,基于數(shù)字虛擬和交互性,以娛樂為出發(fā)點,注重玩家的體驗感與交互性。游戲美術作為游戲角色設計的重要流程之一,從萌芽階段的可有可無變得舉足輕重。游戲作品是否符合作者對于美的需求標準是衡量其是否優(yōu)秀的因素之一。RPG游戲中的角色是否符合大眾審美、造型顏色能否增強玩家的游戲感、設計風格是否符合游戲世界觀都會影響玩家的游戲體驗。
文獻資料顯示,近三年關于設計美學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設計美學的定義及基本原理。李樂樂指出,“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是美學的一個分支,融合了人們的視覺與審美感受”[1]。張晟軒提出“美學設計不僅適用于設計科學,也被稱為美學分支。這是一種應用美學,集合了現(xiàn)代設計師藝術的美學原理”[2]。關于游戲角色設計的研究,管庭瑋提出“根據(jù)故事的特點,可以確定什么樣的視覺形象來呈現(xiàn)角色,通過這種方式,玩家將更有興趣了解游戲背景和操縱角色”[3]。而關于設計美學和游戲角色設計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傳統(tǒng)美學元素在游戲角色設計中的應用,如《藏族服飾圖案在網(wǎng)絡游戲角色設計中的應用探析》《游戲角色設計中的中國古典紋樣探究》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設計美學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因而本文的設計美學應用研究主要是針對與RPG游戲角色設定相貼合的技術美、自然美和人格美的設計應用。游戲角色設計相關的設計美學研究十分薄弱,其理論體系尚未完善,這也是本文的切入點。在人口紅利逐漸減少、游戲角色設計理論體系不夠完善、玩家對游戲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只有設計師投入更多的力量,將游戲藝術中的審美觀念與游戲角色設計結合起來,才能為游戲角色設計提供更廣闊的思路以及縱向的思維指導。
2 基于美學因素的RPG游戲角色設計
設計美學是建立在現(xiàn)代設計理論和應用的基礎上,與美學、藝術研究的傳統(tǒng)理論融合,從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設計美學研究專家徐恒醇將設計美學審美范疇歸納為自然美、社會美、人格美、藝術美、科學美、技術美、生態(tài)美。本文從與RPG游戲角色設計相關的技術美、自然美、人格美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基于技術美的RPG游戲角色設計
電子游戲作為“第九藝術”,將技術與藝術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個具有包容性、多維度、綜合性的設計學科。在RPG游戲角色設計中,最重要的兩個審美因素是技術美與藝術美,技術是游戲的基本載體,其表達效果是藝術性的,是藝術與技術的融合。
技術美是人通過科技手段創(chuàng)造的物質產(chǎn)品給人的審美體驗,它將合規(guī)律性的結構設計納入人的目的性軌道,因而融合得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它以技術的精湛和靈巧給人美的感受,由此體現(xiàn)了人取得的精神自由。在RPG游戲角色設計方面,技術美一方面體現(xiàn)在研究游戲技術領域的審美神態(tài)、審美欣賞和審美創(chuàng)造上,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角色設定和高科技與人性的矛盾上。
以超人氣RPG游戲《失落的奧德賽》為例,主人公凱姆·阿拉戈納的形象設計有其獨特之處。游戲經(jīng)過強大引擎渲染之后,人物皮膚紋理清晰可見,毛發(fā)效果十分逼真,如同真實的演員在游戲中演繹一般。人物設計的精準度還體現(xiàn)在人物的動作上,根據(jù)游戲效果的需求以及玩家的體驗,將重點放在玩家操作的感受上,進一步優(yōu)化了與戰(zhàn)斗有關的動作,使玩家能夠感受到更加真實的打斗,大大擴展了游戲的體驗空間。
游戲角色設定的技術美還體現(xiàn)在高科技與人性的矛盾上。有學者認為:“技術美學的重要責任在于如何將‘物質存在轉化為‘生命存在?!盵4]《底特律:化身為人》是一款有關人工智能題材的游戲,游戲中的主角康納是最新型的仿生人,為了調(diào)查失常及畸形個體彷生人,他處在了“人”的位置,在調(diào)查前線竭盡全力戰(zhàn)斗以阻止異常仿生人的叛亂。游戲測試了玩家人性的選擇,在作為人工智能與作為一個真實的人在情感上相沖突時會如何抉擇,當人工智能擁有人類的思考、認知和情感后,其轉化點的建立不再是保真度和審美體驗,而是一種存在于人類心中的轉換,是人類如何看待未來因科技而誕生的“生命”。當人們面對這些生物(即使它們都是經(jīng)過編算及程序設置產(chǎn)生的)時,人產(chǎn)生的感覺卻不僅僅是對藝術作品的賞鑒,因為它們具有喚醒人類自身情感的“類人”品質。
RPG游戲角色栩栩如生,擁有新時代數(shù)字媒體技術的特點,反映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游戲畫面有了更高的審美需求。因此,游戲開發(fā)商不斷提升游戲的品質,注重RPG游戲的逼真效果,設計師們需要站在玩家的立場,挖掘玩家的情感需要和審美需求,利用數(shù)字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變革,促進時代發(fā)展。
2.2 基于自然美的游戲角色設計
自然美是以美存在的領域為依據(jù)劃分出來的,是相對于社會美和藝術美而言的美的形態(tài)[5]。在眾多美中,人類最早意識到的美就是自然美,它是存在于客觀世界中的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之物的美。
自然界中存在多種多樣的事物,動物植物形態(tài)萬千、地貌地勢迥然相異,這些事物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豐富一個多彩的自然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實中的自然風景被逐漸崛起的高樓取代,當美好的事物變得越來越少時,人們對大自然有了越來越多的眷念和懺悔。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實,渴望在游戲世界中尋求精神愉悅感。玩家在游戲世界中體驗他們向往的生活,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游戲的精神樂趣由此從娛樂上升到了審美層次。玩家在游戲世界中尋求不同于現(xiàn)實的感性世界:不同的生物在生命周期中共生共存,它們相互支持,與生命環(huán)境融合,形成一種融洽、和諧之美。
在《魔獸世界》中,牛頭人是居住在卡利姆多大陸中部草原上的一種大型野生動物。盡管它們體型龐大且力量出眾,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平靜的部落式社會,它們將大地視為母親,維系生物間的平衡。是一個非常單純善良但落后的原始民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有著一顆溫暖的心。人們將人與動物進行組合嫁接,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貼合游戲背景的需要。牛頭人有人的身子和肌肉,有牛的頭部和毛皮,角色形象生動,擁有自己的特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五行作為中國古老的哲學體系,體現(xiàn)了古人對探索大自然的高度概括。將五行的元素進行提煉和表現(xiàn)設計,可使其在游戲角色設計中發(fā)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jīng)典的回合制RPG游戲《問道》,其主要玩法是以道教文化中的五行互相生發(fā)以互相克制,道行系統(tǒng)是游戲中的一大特點。在進入游戲后,玩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五行門派創(chuàng)建游戲角色,不同的門派角色擁有不同的造型定位。如新火系風翅男,裝備著一把烈火弓,身后有一對火紅的翅膀;而風翅女造型的配色以紅色為主、黃色為輔,融入了火的形狀,火焰向上,熊熊燃燒,塑造出了一個冷傲驚艷的女兒身形象。
《仙劍奇?zhèn)b傳》自發(fā)行以來就十分受游戲玩家的喜愛,角色的刻畫上具有非常濃郁的中國特色,在人物性格中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靈性,即水、火、雷、風、土代表五種自然力量的“五靈”。玩家通過對這五種自然力的操控,可以釋放出具有“五靈”之力的法術,從而創(chuàng)造出游戲角色,如年少輕狂向往江湖的李逍遙、溫柔體貼純凈脫俗的趙靈兒、美麗大方敢愛敢恨的俠女林月如、古靈精怪擁有少女情懷的苗家女孩阿奴,就連嬸嬸、石長老等配角的性格和形象都非常鮮明,因此在每個玩家的腦海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然一直在給予我們恩惠,我們也應敬畏自然、回歸自然,在自然中尋找自身存在的方式。自然美愉悅了人的身心,將其融入RPG游戲角色設計中,能使玩家開闊視野、陶冶性情、升華心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在揭開自然環(huán)境之謎后,對自然有了更多的依戀??傊?,人類運用藝術的手法對自然進行處理及表達,體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中可實現(xiàn)和未實現(xiàn)的理想的思慮和期盼。
2.3 基于人格美的RPG游戲角色設計
社會是由不同的人組成的。人類的美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人體美,二是人格美。人格美體現(xiàn)在人的精神方面,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個性和自我意識,二是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三是人的社會關系和交往的豐富性[6]。在剛開始與人接觸時,需要通過外貌和身體特征了解對方,而想要維持長久的關系,靠的則是個性,尊重和敬愛是靠內(nèi)在獲得的。
網(wǎng)絡游戲作為現(xiàn)實社會的寫照,可以體現(xiàn)出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互動,RPG游戲中的角色是玩家的視野焦點,是游戲的核心所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上層是精神價值的需求,玩家希望在網(wǎng)絡游戲中滿足其人際關系的需求。在真實的世界中,人們需要通過樣貌、財富、學歷等因素創(chuàng)造人際關系,每個人的這一需求不可能都得到滿足。在RPG游戲中,玩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角色,以一種理想化的形態(tài)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實現(xiàn)自我價值,體會到游戲角色的人格美,并被深深吸引,使游戲的意義更大。
《古墓麗影》中勞拉的形象反映了20世紀以來女性形象及其地位的變化,在游戲行業(yè)剛發(fā)展起來時,女性角色在游戲中出現(xiàn)得較少,更多的是男性英雄角色,而勞拉的出現(xiàn)凝聚了性別平等、女性話語權等意識。勞拉出身于貴族家庭,但她熱愛冒險,對攀登、雜技等活動十分熱心,她除了喜歡這些熱血的活動外,在生活中與平常人一樣,喜歡音樂和電影,對烹飪也頗有興趣。在《古墓麗影:崛起》中,她聰慧靈敏,有勇有謀,極具魅力,面對暴力時,依然會產(chǎn)生矛盾的心理,無法直面死亡,比起其他殺伐果斷的角色,勞拉的猶豫更容易讓玩家產(chǎn)生共鳴。
玩家可以在RPG游戲中盡情成為幻想中的那個自己,無法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現(xiàn)的理想可以在游戲中得以實現(xiàn)。電子游戲可以滿足玩家的自我認可情感需求,玩家用一個理想化的形象在虛擬世界中展示自己,這說明人們對RPG游戲角色的期望與設計美學中的人格美的要求基本上是統(tǒng)一的。
3 結語
在RPG游戲世界中,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玩家扮演或操縱的角色,可以說角色是RPG游戲中視覺部分最核心的元素,是玩家的視覺焦點。作為當代前沿性藝術載體的游戲角色設計,在吸收和融合多個領域不同時期的美學思想和創(chuàng)意理念之后,能積極推動當代游戲設計師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和自我突破的美學精神發(fā)展,其價值可為“第九藝術”新型探索提供豐富的創(chuàng)新思路和理論依據(jù)。游戲角色設計美學理論涉及龐大而深遠的知識體系,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技術美、自然美、人格美之外,形式美和功能美也可以作為長遠的研究方向,使角度更加豐富、維度更加深入,從而進行多維度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樂樂.論美學與設計美學的關系[J].美與時代,2020(7):18-19.
[2] 張晟軒.設計美學在現(xiàn)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融合探究[J].西部皮革,2020,42(14):132-133.
[3] 管庭瑋.三維游戲設計中動畫角色設計要素分析[J].科技風,2020(3):98.
[4] 高鑫.技術美學研究(下)[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3):69-75.
[5] 韓敏.設計美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64.
[6] 徐恒醇.設計美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09.
作者簡介:明月(1989—),女,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
郭睿欣(1998—),女,湖北武漢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