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霞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心智不成熟,處于叛逆期,如果僅僅依靠學校教育,則無法保證學生全方面提升,更何況英語一直以來都被中學生列為較為困難的學科,因此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除了學校的教育之外,家長也應配合學校共同提升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能力,這樣才更有利于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全面提升中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英語??家校共育??共育方法
“共育”是至少有兩方參與者共同完成的目標或任務,雙方(多方)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除了要相互配合之外,還要各自努力才能達到令人欣喜的效果。對于初中英語來說,組織家校共育看似是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共育,實際上更加需要的是學生本人的配合,因此在組織英語家校共育的過程中,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要明確各自的責任,做好自己應盡的本分,這樣三方同時為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而努力,則一定比教師獨立教學更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家校共育的定義
家校共育是一種雙方互動式的教育模式,其一方面需要保證學校和家庭在教育理念一致的情況下充分配合,另一方面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配合家校共育教育理念的實施,三方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另外,在實施家校共育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的是學校是家校共育的主導,家長所起的只是輔助作用,千萬不要因本末倒置導致不良的教育效果。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落實家校共育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二、家校共育的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一般來說,家校共育的方式有家長會、家訪、開展學生與家長互動的課程、利用社交軟件進行溝通交流四種。
(1)開展家長會。家長會是最常見的家校共育方式,也是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它不僅可以讓家長近距離地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和環(huán)境,還可以促進學生家長對于教育方法的溝通交流,對教師和家長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情況有重要的作用。如:在一次期中考試之后,我針對此次考試的英語成績開展了家長會。在家長會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分析本班英語成績的整體質量,并點名表揚班級英語成績前3名的學生以及進步較大的5名學生。其次,我對家長分析了此次考試成績背后的原因,如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作業(yè)情況以及上課發(fā)言、認真聽講程度等。然后,我對家長提出了詳細的配合要求,比如:要求家長在家能夠幫助學生練習聽力、默寫出錯率較高的單詞等。最后,我與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家長以及退步較多的學生家長進行了單獨的溝通和交流,并共同尋找學生成績質量差的原因,制訂了解決方案。這樣做,對于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找到更加適當?shù)膶W習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家訪。家訪是比較傳統(tǒng)的家校共育方式。通過家訪,教師可以比較清晰地掌握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思想動態(tài),不過由于教師所管理的學生較多,課余時間也不豐富,因此除非是學生的情況特別嚴重,否則教師一般是不會采用家訪這種方式的。如:我們班一位女生長得很漂亮,,屬于性格外向、人緣超好的那一類,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很差,幾乎每次都是班里的倒數(shù)幾名。通過家訪,我才發(fā)現(xiàn)她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跟著年邁的爺爺生活,爺爺平時對她是一種散養(yǎng)狀態(tài),不太關心她的社交和學習。尤其到了初中階段,孩子一些細微變化,作為長輩沒有及時關注。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在她的臥室里,除了擺滿了父母送她的洋娃娃和自己買的明星海報之外,沒有一點與學習相關的東西。由于她爺爺不善于與她交流,于是我在她爺爺?shù)脑试S下聯(lián)系了她的父母,希望她父母在獎勵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送孩子一些娃娃之類的玩具,要激勵孩子上進,鼓勵孩子努力學習、提高成績,與此同時,在課堂上我也經(jīng)常點她回答問題,這樣做對于提高她的上課注意力、激發(fā)她的學習動力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家訪了解到有些家長因為一些家庭瑣事,時不時的發(fā)脾氣,互相指責,家里整天雞飛狗跳,這時建議父母給孩子安靜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回歸到學習上有著重要的幫助。也建議一些家長逐步減少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盡量不要在家里組織娛樂時間。和孩子一起商量,安排一個合理學習娛樂的時間表,嚴格執(zhí)行。和孩子共同進步作為父母也及時與老師電話、微信溝通,微信作為一種即時通訊工具,具有強大的實時分享互動功能.基于微信的初中英語互動教學,利用班級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可以進行家?;育R合力,學習資源共分享,學生精彩多樣展示,學習實時互動,滿足不同學生需要,建立一種生生、師生和家長之間多元互動的英語教學氛圍...
(3)開設家長與學生互動的課程。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太成熟,又處于叛逆的關鍵期,孩子的成長不容粗心,在能為其做出改變的時候,作為父母,千萬不要無動于衷!在課上不認真聽講、做小動作的情況是常有的。教師開設家長與學生互動的課程,讓家長與學生一起上課,共同體驗課堂的樂趣,有利于家長學習教師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孩子在學習英語方面達成共識。比如,學習英語的方法:?把厚厚的教科書變成薄薄的英語重點、知識點合集,把各模塊“一鍋粥”的知識點串成一條線,讓孩子不再是埋首書山題海中,輕松掌握重點、難點和考點。學習習慣達成共識,一周就能把之前學過的從頭至尾復習一遍,一個不落,花最少的時間打牢基礎,找到學習捷徑,輕松吃透每一科,讓孩子從“落后他人”到“領先他人”。孩子一看就會,一用就靈,學習成績立竿見影地提高,中等的學生名次有明顯的進步。每天只需半小時,對知識點查缺補漏,鞏固復習,彌補家長輔導能力的空白,填充學校教育過程中的短缺。積極地輔助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又有利于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促進家庭和諧,對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有積極的意義。
(4)利用社交軟件進行交流。如今,微信、QQ、飛信等網(wǎng)絡平臺已經(jīng)非常普及,教師通過社交軟件將學生的作業(yè)情況、考試成績、學習資料抑或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或課堂表現(xiàn)的照片分享給家長,不僅有助于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還有助于家長輔助學校教育,對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如:我經(jīng)常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和作業(yè)情況單發(fā)給學生家長,然后在群里分享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資料,家長也因此很樂意與我分享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在家的生活動態(tài),這對于我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方式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之,在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下,英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基于這種情況,簡單的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校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時學校就可以認真采取家長的意見來了解學校英語教學的不足,然后再尋求與家長的共育來共同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這樣做,不僅可以改變原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對深化學生的英語課堂實踐有重要的意義。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是小船和帆,缺了哪個,小船都不能前行。正如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若只有學校而沒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單獨地承擔起塑造人的細致、復雜的任務。只有加強家校共育,家校社形成合力,才能提高英語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