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遼寧省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阜新市婦產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阜新 123000)
B族鏈球菌位于人體下消化道或者陰道,其成年人攜帶率較高,尤其是孕婦。B族鏈球菌可影響孕婦免疫功能與嬰兒生長發(fā)育,造成早產、流產,甚至導致腦膜炎、敗血癥等,不利于新生兒與孕婦健康[1]。因此,產前對B族鏈球菌感染進行篩查尤為重要。基因測序是診斷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金標準,但其對檢測技術與設備要求較高,目前尚無普及。細菌培養(yǎng)檢測是B族鏈球菌的傳統(tǒng)檢測方式,但其檢測耗時較長,且靈敏度較低,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2]。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準確率較高,且簡便易行[3]。熒光定量PCR法打破了細菌培養(yǎng)檢測的局限,其無需進行培養(yǎng),具有簡便、快捷的優(yōu)勢,尤其適用于臨床大量樣本的篩查,可利用試劑盒對標本直接進行處理,受到廣大醫(yī)護人員的青睞。目前,臨床關于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檢測在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比較研究較少?;诖?,本研究分析熒光定量PCR法在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診斷中的應用,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檢查的80例疑似B族鏈球菌感染孕晚期孕婦,年齡23~46歲,平均(35.24±2.21)歲;體重指數19.2~24.6 kg/m2,平均(22.31±0.63)kg/m2;孕周32~37周,平均(34.53±1.21)周;孕次1~3次,平均(1.02±0.25)次。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B族鏈球菌感染患者經基因測序確診;無妊娠期合并甲狀腺疾病或糖尿病;采集標本前2周內未應用抗生素類藥物;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陰道分泌物有衣原體感染、滴蟲性陰道炎、外陰道假絲酵母菌等其他菌群感染;存在染色不良、涂片過厚等涂片不符合要求者;取樣前24 h內接受過洗液或栓劑。
1.3 方法 ①標本采集方式:應用無菌拭子對孕婦陰道分泌物進行采集,先將孕婦外陰過多分泌物擦去,使用無菌窺器使陰道暴露,在插入孕婦陰道后將無菌拭子旋轉1周,對陰道內1/3處的分泌物進行采集。②熒光PCR檢測:在標本中加入1 mL緩沖液并進行震蕩,離心,將下層沉淀取出,加入緩沖液,離心,下層沉淀重懸,加入核酸提取劑,破碎細胞后100℃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進行PCR擴增反應,應用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北京博爾誠有限公司,ABI7500)進行檢測。CT指標<36、熒光信號曲線呈S形時判為陽性。細菌培養(yǎng)檢測:在培養(yǎng)基上將標本涂勻接種,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為5%CO2,培養(yǎng)溫度為37℃,培養(yǎng)時間為24 h,根據培養(yǎng)后菌落的染色、形態(tài)等進行鑒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繪制ROC曲線得到AUC,檢驗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診斷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診斷價值:AUC<0.5無價值,0.5~0.7診斷價值較低,0.7~0.9診斷價值中等,>0.9診斷價值高,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診斷結果 基因測序結果顯示,80例孕婦中,陽性52例,陰性28例;熒光定量PCR法檢出真陽性52例,假陰性0例,假陽性1例,真陰性27例;細菌培養(yǎng)檢測檢出真陽性44例,假陰性8例,假陽性8例,真陰性20例,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式診斷結果Table 1 Diagnostic results of two detection methods
2.2 診斷效能 以基因測序作為金標準,熒光定量PCR法對B族鏈球菌感染的診斷靈敏度、準確性、特異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均高于細菌培養(yǎng)檢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測方式診斷效能Table 2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wo detection methods
2.3 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診斷價值 將2.2中兩種診斷方式作為檢驗變量,將陰陽性作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ROC曲線得到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診斷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AUC分別為0.982、0.780,均>0.75,有一定預測價值,且以熒光定量PCR法效能更高,見表3。ROC曲線圖見圖1。
圖1 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診斷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ROC曲線圖Figure 1 The ROC curve of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bacterial culture for diagnosis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fection i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表3 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檢測診斷價值Table 3 Diagnostic value of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bacterial culture detection
女性陰道中存在多種微生物菌落,其間相互協(xié)調與制約,從而平衡陰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當菌群失調時可引起陰道感染。其中,B族鏈球菌感染較為常見,可能對孕婦妊娠進展、胚胎發(fā)育等造成較大影響,誘發(fā)產褥感染、新生兒腦膜炎等,嚴重威脅新生兒與孕婦生命健康[4]。因此,在產前開展篩查具有重要意義,臨床應積極探索結果直觀、耗時短、操作簡單的檢測方式,及時檢出B族鏈球菌感染,從而指導臨床治療,有效保證產婦及新生兒安全[5]。
B族鏈球菌感染的傳統(tǒng)檢測方式為細菌培養(yǎng)法,但具有重復性低、干擾多、操作繁瑣、耗時長等缺點。由于細菌培養(yǎng)法需依賴肉眼對菌落狀態(tài)進行觀察,且其菌落污染率較高,部分B族鏈球菌感染無法有效檢出,降低陽性率,對診斷結果造成影響,不利于臨床后續(xù)治療。加之細菌培養(yǎng)法中培養(yǎng)過程比較繁瑣,耗時較長,容易延誤病情[6]。熒光定量PCR法是一種新型檢測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細菌培養(yǎng)法的局限性,無需進行培養(yǎng),在試劑盒輔助下直接處理標本,具有簡便易行的優(yōu)勢,逐漸受到廣泛應用[7]。同時,熒光定量PCR法可將熒光標記和擴增應用于B族鏈球菌特異性核酸序列,在對B族鏈球菌感染進行診斷時,使微量病原菌被檢出,提升診斷的準確性。相比較于細菌培養(yǎng)法,熒光定量PCR法無需進行接種、培養(yǎng)、鑒別等操作,流程簡化,操作較為簡便,耗時較短,縮短孕婦等待時間,且其檢驗的重復性與工作效率更高[8]。另外,標本的保存環(huán)境基本不影響熒光定量PCR法檢測結果,死亡的B族鏈球菌亦可在該方式下被檢出,以提升檢測準確率,有利于促進孕婦早期用藥干預進程與效果,從而保障孕婦與胎兒的安全與健康。另外,熒光定量PCR法在早產、胎膜早破等緊急情況下可對其進行快速檢測,有利于減少新生兒的發(fā)病與死亡。本研究結果發(fā)現,以基因測序作為金標準,熒光定量PCR法對B族鏈球菌感染的診斷靈敏度、準確性、特異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均高于細菌培養(yǎng)檢測;繪制ROC曲線得到熒光定量PCR法與細菌培養(yǎng)診斷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的AUC分別為0.982、0.780,均>0.75,有一定預測價值,且以熒光定量PCR法效能更高。結果提示,熒光定量PCR法在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診斷中診斷效能較高,可有效應用于早期預防治療。陳明發(fā)等[9]研究表明,熒光定量PCR法可有效將B族鏈球菌感染病例檢出,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向燕群等[10]研究中,試驗組應用熒光PCR檢測B族鏈球菌感染,對照組應用細菌培養(yǎng)法,其結果發(fā)現試驗組診斷準確率為準確率為97.4%,高于對照組的76.9%,說明熒光PCR技術陽性檢出率較高,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且其結果中表明實驗組妊娠結局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熒光定量PCR法對預防產婦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熒光定量PCR法在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診斷中診斷效能較高,可有效應用于臨床早期診斷與預防治療孕晚期B族鏈球菌感染,保證孕婦與胎兒的安全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