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霞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并非單純?yōu)榱素S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而是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能夠形成終身學習能力。因此,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受到許多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本文將對語文思維進行簡要的闡述,分析語文思維的特點,并提出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語文思維;培養(yǎng);策略
語文思維的基本概述
語文思維的含義
所謂語文思維指的是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等活動中,在融入自身情感的基礎上,通過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綜合作用,借助于事物的多種表象,對有形或無形的內心世界進行形象化認知的過程。
語文思維的基本類型
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依靠學生的靈感和體悟對事物做出判斷的思維。例如:學生在進行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閱讀中,通過文章中“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的相關語句,就能夠直接體驗到小草的生長帶給人們的歡樂,直接得出對小草以及對春天的感知,讓學生在想象中構建春天小草萌發(fā)是的畫面,體會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這種思維類型就是直覺思維。
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通過學生拓寬自己的想象空間,對事物形象和過程進行再加工而形成的理解和體驗的過程。同樣以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春》為例,學生在理解“雨是最尋常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這是在感知這段景物描寫時,會在頭腦中想象坐著描繪的場景,在頭腦中對“雨”的形象進行反復的再造,實現對“雨”的體悟,運用的就是形象思維。
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判斷和推理,經過比較復雜的演繹過程得出對事物理解和判斷的過程。比如:學生在學習《皇帝的新裝》課文時,在理解“大臣”們明明“看不見什么東西”,卻要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愚蠢的”,決定“決不能讓人們知道我看不見布料”而迎合騙子說布料“美極了”這段故事內容時,學生運用了分析和判斷,這種分析和判斷就是邏輯思維。
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
在反復誦讀中感知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
誦讀是學生對文本進行大聲閱讀的過程,能夠將文字變成富有意味的聲音,死的語言變得富有靈氣。因此,在文章誦讀中能夠提升學生的直覺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
例如:教師在進行《觀滄?!饭旁娫~閱讀中,教師可以采用詩詞誦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在本課教學前,教師從網絡上下載了班得瑞的《自然之聲》輕音樂,在音樂中學生隱隱能夠聽到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在音樂背景中,教師引導學生端正坐姿,用洪亮的聲音將古詩詞大聲誦讀出來,盡量保持準確而清晰的發(fā)音,力求在誦讀中保持語言的流暢。背景音樂自帶的情感元素會讓學生形成情感的機電,在古詩詞誦讀中傾吐出來,從而對古詩詞的語言加以感知,直接從詩詞“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薄ⅰ扒镲L蕭瑟,洪波涌起”等詩句中感受到高山大海的壯闊,體會到曹操博大的胸襟,體驗到詩人的胸懷天下的豪邁之情。
三國時期的著名史學家陳晉曾在《三國志》中寫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也說明了反復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直覺思維中產生的作用,學生的每一次誦讀都是情感的疊加,是學生對文本認知的積累,因此,教師需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反復誦讀教學方法的運用,從而促進學生直覺思維的提升,逐步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維。
利用課堂板書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
板書是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輔助手段,板書是對語文課文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能夠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印象,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中發(fā)揮出重要作用。
例如:教師在進行《皇帝的新裝》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思路進行分析,作為一國君主的皇帝,他寧愿相信騙子的謊言,也要展示出自身作為皇帝的樣子,體現出專制皇權的昏庸和愚蠢;而那些圍繞在皇帝身邊,擁有高官厚祿的大臣們怕丟掉自己的烏紗帽,表現出虛偽和自私的一面,對騙子的伎倆不予拆穿,在無形中成為了“騙子”的幫兇,成了“騙子”的輔助者;而那些看熱鬧的百姓們,一方面怕被別人嘲笑自己愚蠢,另一方面怕講真話引來殺身之禍,也在自欺欺人;而唯獨小孩,他們天真爛漫,卻表現出“敢說敢言”、“無私無畏”的精神。
教師可以將這些關鍵詞形成課堂教學中的板書,學生通過教師的板書就能夠對文章脈絡做到一目了然,從而幫助學生把握《皇帝的新裝》的行文思路,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利用教學情境再現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
進入到初中階段,語文知識的難度逐漸加大,文章的深度也在不斷增加,許多文章晦澀難懂,會在無形中削弱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例如:教材中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不僅語言表達方面耐人尋味,而且在文章主題思想的把握上也存在較大的難點。教師可以從網絡上下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相關動畫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通過動畫視頻中的動態(tài)畫面和標準范讀的配合,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實現情境再現,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能力,需要充分了解語文思維包含的內容和基本類型,有效利用誦讀、板書和教學情境的輔助作用,對學生的直覺思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加以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教師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俞紅. 語文思維培養(yǎng)路徑探微[J].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