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芬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城北新區(qū)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我們不僅是在用眼去發(fā)現(xiàn),更是用心、用情去觸摸,在文字的世界里,在經(jīng)典的魅力中;小到一個細節(jié)的描寫,大到宇宙蒼穹的浩瀚無垠,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語言文字帶來心靈的震動。我常常想,語文老師可以是有著豐富情感的表演家,也可以是有著深邃哲學思想的哲學家,還可以是一個婀娜曼妙的舞者,或者還應該成為揮毫潑墨的書法家,婉轉嘹亮的歌唱家……在語文的課堂里,氤氳著文字的芬芳,蕩滌著各種的清香,是何其美妙,何其幸福的事情。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登曾經(jīng)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就人類而言,情感智慧要比智力智慧更為關鍵;在人類獲取成功的道路之上,情感智慧發(fā)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新課標向學校提出了開展情感教育的要求。學校需要通過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愛國主義情感,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情感教育是情感因素與理性認知的結合,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開發(fā)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潛在能力。
由于學生年齡小,生活體驗少,感性體驗匱乏,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外顯出來;加上自控能力不足,情感穩(wěn)定性較差,所以,他們尤其渴望老師情感上的鼓勵。老師可運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在尊重學生內(nèi)心感受的同時,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情感思維,訓練他們的想象能力,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對他們的情感加以有效調(diào)控。
小學生模仿能力非常強,尤其喜歡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作為教育工作者,老師要以身作則,向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可以利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將積極、進取、樂觀的情感滲透進孩子們的心靈。因此,語文老師特別要注意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感悟文本中所隱含的真情實感,從而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
由于語文課本中精選了許多優(yōu)秀的篇章,它們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由于語文課本中精選了許多優(yōu)秀的篇章,它們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在學習文本表現(xiàn)技法的同時,還能夠從中體會美好的意境,從中獲得人生的感悟,從而讓自身人格得以完善。
正如我們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語文知識同樣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積累一定的生活常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去觀察生活,多去體驗生活,多記錄生活,進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并且,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最終要應用到生活之中,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與學好語文知識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體會文本豐富的內(nèi)涵和情感,實乃語文教學之佳法。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決定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化,如可以利用多媒體、音頻資料,圖片資料或者錄音等媒體形式,將枯燥的課本知識活化為生動的情境教學。通常,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能夠更加細致、更加多感官地去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并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語言是體現(xiàn)學生情感意識的重要方式,而情感也是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朗讀就是對于課文中情感的融入。課文中所要表現(xiàn)的情感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需要學生自己去親身體會。因此,在剛接觸一篇課文時,首先讓學生反復朗讀,自然而然地學生就能慢慢體會到其中的含義,產(chǎn)生共鳴。教師在教學時也不能一味地把重點放在分析字詞句組成上,而應該多滲透一些情感的指導,只有通過教師的范讀,然后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才能體會課文中的意境。
學習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需要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充實自己,而僅僅學習課本中的幾十篇范文是遠遠不夠的。對課外閱讀的選擇是需要認真挑選的,這樣才能完善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時,應該仔細斟酌,既要完成教學目標,又能幫助學生將思維引向外面的世界,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新大綱對小學語文閱讀提出了新五項要求,一是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要進行充分閱讀,杜絕淺閱讀。二對閱讀的文章要進行全面的感知;三是通過閱讀要有閱讀后感;四是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五是通過閱讀來達到熏陶自己的目的。由于小學生理解和閱讀水平有限,就要求教師在小學生開展閱讀時進行適當?shù)闹笇?,讓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深入的閱讀,讀出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并結合文章為學生建立適應的場景,例如可以結合平時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和親身實驗,讓學生將文章和實際相互結合的去理解,達到掌握知識,獲得領悟,培養(yǎng)道德品質的目的。例如對于要講解的文章,教師為了達到閱讀的效果,可以針對重點斷句讓學生多次閱讀,以求領悟和掌握文章精髓。教師還應該主義文章和實際相互結合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知道,做人做事要實實在在,勤勤懇懇,對于自己制定的目標要堅持不懈,努力實現(xiàn)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結語: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情感教育早已成為了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發(fā)展趨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熱情。與此同時,還能夠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時,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與學生自身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應用相應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最大限度突出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