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繼伶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我們要通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培育高素質人才奠定扎實的思想基礎,為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培育思想前提。大學生只有立足于國家發(fā)展,立足于民族復興,立足于在國家需要的地方和領域發(fā)揮自身才智,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發(fā)展方向,實現人生價值。大學生是國之棟梁,堅定其理想信念,培育其社會責任感,將是民族之大幸、國之大幸。
高校大學生往往個性較為突出,個人表現欲強,不愿受拘束,自我意識強,遇事往往不懂得及時與老師、家長、朋友溝通,自我認知能力弱,防患、規(guī)避危險能力弱,抗壓能力不夠,缺乏科學正確解決所遇問題的方式辦法,易導致產生消極情緒、悲觀心理,有些甚至導致心理疾病。離開了高考壓力,大學生活相對輕松,他們雖有為國為民努力學習的思想,但不知從何下手,在理想、人生價值實現上茫然失措,難以將集體與個人融合起來,片面爭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而往往忽視了自身道德建設。特別是今年疫情影響下,有些大學生無法擺正疫情與學業(yè)、思想道德素質培育之間的關系,導致意志消沉,影響了其思想素質的培育。
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必然要求。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探討,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大學生是高校的主體,隨著科技不斷發(fā)展,信息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響越來越大,滿堂灌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高校大學生自身可以通過網絡媒體等學習、了解到大量的信息資源,也會將自己網上所得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進行交流,如通過微信、QQ、電子郵箱等電子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也普通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學愈加呈現數字化趨勢。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不再純粹依托于紙質課本,而更多地呈現數字化,這種多元化趨勢已愈加明顯。
因為提升大學生就業(yè)率之要求,不少高校對大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視,立足于大學幾年學習之后畢業(yè)生有一技之長,能夠順利就業(yè)走上工作崗位,而往往忽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領導層也往往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班主任及院系學生干部的事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師資投入不夠,缺乏全員育人思想和行動,對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關心不夠,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被邊緣化。任課教師普遍為高校行政領導干部、普通行政工作人員、輔導員以及思想政治課程專職教師,加之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壓力增大,由此學生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進行邊緣化對待, 只需順利考上60分拿到學分即可。
不少高校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認知不夠,在聆聽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積極性不高,對枯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學習缺少興趣,忽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意義,難以將課堂理論學習所得與實際生活中的實踐相結合。對高校大學生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對學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不甚關心,寧愿躲在寢室玩手機、玩電腦游戲,甚至有些大學生從未聽過思想政治教育講座,這些現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影響了學校其他活動的良性開展。
部分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意識缺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缺乏慎獨觀念,受網絡上不良低俗思想道德觀念影響甚大。不善于與他人溝通,也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行事浮躁,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培育不夠,難以持久有恒心地追求學業(yè),更難談在學業(yè)上有所成就。也有自律能力強,注重自身思想道德情操培育的學生,大學期間學有所長,其繼續(xù)深造或走上社會均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高校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多極化,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重視的重要方面。思想觀念影響著具體行動,也影響著人生走向,尤其對于大學生這一重要群體影響更為深遠。
在當前的新時代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開展,要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好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探討不同教育方法的路徑,讓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
如今,國際環(huán)境復雜多變,西方反華勢力強化了對大學生思想的滲透腐蝕;在這樣的形勢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質量,已顯得非常重要。加強學校第一課堂及第二課堂建設,加強全員育人步伐,積極將學生吸引到教學及實踐活動中。加強專業(yè)課程教師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及實踐活動中,強化專業(yè)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以達到“三全”育人之目的。高校應從大力打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打造復合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完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制度建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充分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疫情期間,不能對學生的思想波動不聞不問,應通過線上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對抗疫情。而貴州是紅色基因的重要傳承地,貴州高校應充分運用好這個優(yōu)越資源,把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紅色文化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高校應加強輔導員定期或不定期入住寢室規(guī)范管理,建立相應規(guī)章制度,以第一時間把握學生情緒波動,有助于加強輔導員與學生的及時溝通,第一時間預防一些不利事件的發(fā)生。
未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對社會的復雜性認識不足,也極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充分聯系學生需求,利用高校官網、報刊、廣播、微信號、QQ群等媒介,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學校健康富有創(chuàng)新的學術氛圍,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切合學生實際的學術講座,開拓學生學術視野,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應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講座,增加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家溝通及學習機會。高校應積極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靈活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大力提升大學生積極培育自身優(yōu)秀思想政治素質的意識,促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將這一意識充分展現出來。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辟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驛站,學生隨時可以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溝通。
大學階段的扎實努力學習,對大學生思想熏陶不言而喻,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增強思想素質的根本途徑,加之積極參與相應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所具備的思想素質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檢驗提升,必然有助于大學生思想素質及綜合素質的提升。高校宣傳部可以請社會名人、道德模范走進大學課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可以將地方人物、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加強自身思想素質建設。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積極參與三下鄉(xiāng)等活動,努力在社會大熔爐中開闊眼界,培育吃苦耐勞精神,培育創(chuàng)新思維,大力提升思想素質。
綜上所述,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自身全面發(fā)展,有助于其堅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有助于其積極改造自身思想,即使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當代大學生也應做到波瀾不驚,一切以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重,無論面對什么困難局面,都能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