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尚芳
(寧夏中衛(wèi)市海原縣關橋鄉(xiāng)東坡小學,寧夏 中衛(wèi) 755200)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占據(jù)著重要的教學地位,教師需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而且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學生的閱讀效率、質量比較低,對于閱讀缺乏一定的自主性、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發(fā)展。針對以上問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方式、方法,轉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批注來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批注,在師生共同批注下,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與方法。
首先,教師需要讓批注式閱讀教育活動有評估、有方法、有目標,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改變以往過于隨意的批注式閱讀課堂模式。其次,教師在為學生設定批注式閱讀學習目標的時候,需要結合和學生對話、和作者對話內容,教師需要先全面理解文本內容,掌握作者的編寫意圖,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能力。設定學生批注式閱讀學習目標是一項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個性化發(fā)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最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相應的知識積累與閱讀經驗,教師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與分析能力,關注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問題的敏銳性與深刻性。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方面訓練,把以上內容都要融入到學習目標中去,讓學生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展開閱讀批注,鼓勵學生去討論、質疑、思考,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探究答案,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閱讀批注式閱讀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需要各自和文本內容進行對話,然后教師再結合文本載體來展開師生對話,前者的對話是閱讀活動的基礎,后者對話是閱讀活動的拓展與延伸。由此可見,閱讀教學具備較強的層級階段,學生不僅需要在教師的閱讀指導下來獲取信息、做出正確的批注,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分階段獲取知識,讓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掌握更為全面、深入。學生的批注如果是雜亂無章的,那么批注不具備任何的學習意義,會讓學生在閱讀中越讀越亂,由此,教師需要展開分層閱讀批注法指導。在第一層閱讀批注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初步感知文本內容,理清文章的概要、文本結構,疏通文本的含義,小學生在初步接觸一個陌生的文章時候,會對個別詞句、生詞產生認知障礙,這時候就需要把這些地方用文字圈畫、標注出來。同時,學生還需要在第一層批注中對文本的觀點、結論、事件、人物進行掌握,在此過程中主要是以符號批注為主,可以用紅筆批注;在第二層批注過程中,學生已經初讀了文章,接下來教師需要指導細讀文本內容,需要在寫作手法、修辭手法方面加以批注,從中掌握重點詞句的含義,這個階段是批注式閱讀的重要過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質疑與鑒賞。質疑主要是指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寫出自己的批注,鼓勵學生去體驗、參與、思考,積極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對這些內容進行批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語言能力。
在批注、反饋、再批注閱讀教育活動中,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展開課前預習,通過課前預習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意識,通過預習批注來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學生能夠初步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把批注內容記錄下來。其次,是批注式閱讀教育活動中的反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需要對批注內容展開交流、探索,從中明確學生對于文章梗概、重點詞語與句子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批注開展評價,從中明確學習的目標。最后,教師對于學生的批注進行反饋之后,需要學生結合教師的反饋意見進行再批注,二次批注過程較為重要,學生需要站在不同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問題,整體來把握文本的內容,把人物形象寫在紙上,讓文本內容充滿生機、更為豐滿。教師在批注指導中可以給予學生思考的角度,比如,重點字詞含義、文本結構布局、修辭手法等,并且鼓勵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質疑,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批注閱讀,增強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首先,教師要在語文批注式閱讀中允許學生“誤讀”,這樣能夠讓學生擁有自主閱讀的自信心,實現(xiàn)主觀式閱讀、多元化閱讀,更為全面掌握文本知識,讓學生在閱讀中真正有所學習與感悟,從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理解能力。其次,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真實的閱讀進度、閱讀需求,以此來設定批注式閱讀指導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閱讀進度,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趣味性,師生之間共同構建和諧、高效的閱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