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芳
庚子年春末夏初,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tài)化防控階段,各項經濟社會活動重回正軌之際,有關方面組織了一次《動物疫病防治法》執(zhí)法檢查。畢竟,我們所要面對的,遠不止眼前這一波新冠病毒;而人類歷史上,許多病原體都是通過各種渠道從野生或家養(yǎng)的動物身上傳播到人群中,動物疫病防控與人類的疫病防控息息相關。
執(zhí)法檢查組走進邊界檢疫站,了解他們的檢測設備、檢測方法、邊檢流程、人員配備、技術力量乃至每年過境檢測數量、疫病檢出批次等等;走進屠宰場,了解他們的業(yè)務規(guī)模、檢測方法、檢測比例,乃至全境納入定點屠宰的占多少,游離于檢測系統(tǒng)之外的私宰肉又有多少;走進動物疫病防控中心,了解目前納入他們檢疫檢測范圍的疫病目錄有哪些,其中人畜共患的疫病有哪些,各自檢出的比例有多大,疫控中心人員有多少,設備配置情況如何;走進鄉(xiāng)村及企業(yè),聽取企業(yè)人員及村級防疫員談困難和問題,意見和建議……在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場,大家穿上隔離服,蹚過消毒池,沒幾步就大汗淋漓,悶得透不過氣。走近堆放病死豬的場地,隔著厚厚的口罩和隔離服,許多人還是控制不住嘔吐了。
疫控工作真是太不容易!工作環(huán)境惡劣還只是其次,更艱難的,是任務重時間緊與人手不足力量薄弱之間的矛盾,是新疫病層出不窮、舊病毒細菌的幾何級數變異與人類防控手段滯后之間的矛盾,是面對整個疫控鏈條所涉及的生產生活各環(huán)節(jié)各領域的錯綜復雜,各項疫控要求落實起來遠不是紙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而最大的問題在于,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zhàn)爭”,敵暗我明,我們面對的,是一群看不見的敵人!你不知道它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發(fā)起進攻、殺傷力有多強。
事實上,人類與病原微生物之間的這種攻防戰(zhàn),肯定不是從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才開始的,更不是從七八年前的非典時才有。科學界和史學界早已公認,人類歷史,實為人類與自然、與病原體的斗爭史。我們所面對的疫病此起彼伏,種類繁多,不勝枚舉:從古老的天花、鼠疫、霍亂、麻風、瘧疾、肺結核,到后來的瘋牛病、艾滋病、埃博拉,等等,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葫蘆尚未摁下已經浮起了瓢,一波波橫行世界,卷走無數生命,留下許多殘破的家庭。當然,也留下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甚至無意中影響著歷史的進程。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表明,人類在“看不見的敵人”面前是多么的無力??晌覀兪遣皇且虼司徒^望無助,束手待斃呢?當然不是。在這場人類與疫病的持久戰(zhàn)中,固然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階段性記錄,但同樣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記錄,而且,后者為大勢所趨。君不見,在一代代醫(yī)療衛(wèi)生、疾控人員的努力下,當年肆虐人間、連清朝皇帝都為之喪命的天花,今天已經成了一劑疫苗便可收服的籠中困獸;還有麻疹、乙肝、脊髓灰質炎等等,莫不如此。
一語概之,無論這場新冠肺炎疫病何時遠去,我們都要堅信兩點:其一,疫情終會消散,所以,無須悲觀,更不可不戰(zhàn)而降;其二,疫情雖會消散,但瘟疫從不會滅絕。疾病與人類的競爭不是始于新冠肺炎,也不會止于新冠肺炎,疾病侵襲人類、人類克服疾?。ūM管時至今日仍有相當多的疾病暫時無藥可治),這個過程將會換個時間、換個主角,反復上演。
那么,如何與一個“看不見的敵人”作戰(zhàn)?卑之無甚高論,唯有一招:永不松懈,永不氣餒,依靠疾控中心的專業(yè)技術優(yōu)勢,以新冠疫情防控為新的出發(fā)點,持續(xù)強化各種疫病的預防、響應和應對、救治,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完善公共衛(wèi)生體系,爭取譜寫更多“道高一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