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體育教學的具體情景中,教材不僅是體育教師和學生交往的重要媒介,而且確定什么樣的教學目標,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步驟及組織形式、營造什么樣的教學環(huán)境等也都取決于教學中所確定的具體教材的特點。因此,如何準確解讀教材,巧用教材進行體育課堂的教學預設,都將會影響和制約著體育新課程的有效實施。
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是每一位體育教師追求的目標。那么,如何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呢?筆者從解讀教材的內容選擇、目標設置、實踐過程等方面入手,進行優(yōu)化的體育課堂教學預設,并尋找最佳目標達成途徑,力求打造高效體育課堂。
1 巧取內容 有趣味
在教材的解讀過程中,弄清教材對“課標”要求的具體體現,根據教學內容的分析,設計不同的教學預設,也是體育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在水平一(二年級)的教材中要求將內容游戲化,滿足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在不斷更新的教學內容中獲得興趣,所以將內容以游戲游戲化的形式體現。如筆者將障礙跑的教學過程設計成送“雞毛信”的游戲。鋪設墊子做“鋼絲網”,用兩條繩子擺設成一條“小河”,用實心球做“地雷”;讓學生進行爬、鉆、跨、繞等動作的練習,最后將信送到“目的地”的故事情境。又如走跑交替教材,如果筆者單純的只是走和跑的交替練習,學生會感到和枯燥無味,如果在教學中筆者將學生邊跑邊聽口令指揮變換花樣的進行練習,跑時穿過“小樹林”(前面放上幾個標志物),走時會遇到“小溪”(地上畫兩條白線),那么就應該跨過“小溪”,接下來是鉆過“山洞”(用欄架搭成)。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異?;钴S,練習的情緒十分高漲,學習的效果也得到極大地提高。這樣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即學會了某項技術動作,又能激發(fā)學習的動機和興趣,讓他們積極的參與中,體驗體育學習的快樂,為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打下基礎,并逐步改善高效體育課堂教學。
2 巧設目標 有層次
教材指出:教師應根據學生體能、運動技能等實際,設置能激發(fā)學的學習動機和愿望,經師生共同努力能夠達成的學習目標。如何明確教材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有品位,取決于體育教師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預設,直接影響到高效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而教材的目標設計總是較精煉,指導性較強,孩子們如何在課堂上精準完美地達到預設目標,這是筆者反復思考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把目標層次化,階梯化,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如筆者在設計《踢毽子》的教學中(1)以問題“你們在系著繩子踢的基礎上,能進行獨立完成‘一拋一踢’甚至‘一拋二踢’或‘一拋三踢’嗎?”激發(fā)學生學習初步連續(xù)踢毽子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目標學習的過程。(2)以問題“你們能和同學們或老師進行比賽嗎?看誰踢的多?”激發(fā)學生通過自我暗示強化動作姿態(tài)的規(guī)范和連續(xù)踢毽子的能力,引導學生進入目標強化的過程。(3)以問題“你們除了用內側腳踢,還能用其他方法踢毽子嗎?”激發(fā)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目標拓展的過程。(4)以問題“誰能當上今天的擂主?并當小小裁判嗎?”激發(fā)學生對自我和同伴動作的相互評價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目標鞏固的過程。5.以問題“你們能做‘春播秋收’的小游戲嗎?”激發(fā)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身體素質補償練習。無論是什么教材內容,教師做出合理全面的分析,目標明確,精心預設,完美生成,從而促進高效體育課堂教學。
3 巧當教師 有要求
教學是一種很微妙的藝術,它能表現教師豐富情感和學習的信息,能耐營造一種富有的感染力的情境和氣氛。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再到善用教材、用好教材,是教師的一個教學實踐進步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體現著多處的價值亮點,比如教師漂亮、完美的示范、督促的目光、鼓勵的手勢,都能使課堂富有活力與激情,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
3.1 教師勤于思考,尋求突破創(chuàng)新
一種創(chuàng)新活動可能派生另一種創(chuàng)新活動來,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新之間有一種技術技能互補的關系。教學形式的不斷變化,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形式,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師首先根據教材特點,考慮將要領提煉成口訣,突出重點,如“五祖拳健身操”第四節(jié)平插一踢動作,出現動作不穩(wěn)節(jié)奏不清的情況下,筆者可以采用“插——踢——沖拳——收”的口訣,讓學生配上口令,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了該節(jié)動作。其次考慮采用使學生更快掌握動作的輔助練習,如最簡單蹲踞式跳遠:最重要突出“助跑蹬地”和“騰空落地”兩點,在解決學生蹬地無力的問題時,筆者也可以采用讓學生用單腳跳房子或是袋鼠跳接力的練習,反作用力明顯又實效。但造成練習中有許多同學頭沒有騰空就落地,筆者可以采用“短距離的快速助跑單腳起跳比誰摸得高”的方法很快解決,最后學生落地緩沖不充分,接著筆者還可以采用“高處跳下再接力的游戲”的方法解決問題,解決了該動作的難點,效果很好,從而順利的完成前滾翻技術動作。最后考慮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生教生,生幫生的新形式等。
3.2 關注個體差異,做好培優(yōu)輔差
課程標準中提出“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這一課程理念的正確把握,因為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課前除了要對教材的基本結構、內容作一個簡要的分析,還要搞清楚不同模塊之間前后有些什么聯系,解決教材疑點、疑難,再進行預設。在一節(jié)體育課中,要讓不同能力的學生統一來完成相同的技術動作,可能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學習前滾翻教學中,用力蹬地、團身滾動是關鍵,在教學中,學生對教材內容的難易度掌握不一樣,會出現一小部分同學動作不協調,翻不過去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可以將這部分同學分在一組,利用起跳板或2個墊子做輔助器材,在筆者的幫助下用形成斜面的高度完成動作,消除了學生恐懼心理,初步體驗翻過去的感覺,同樣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再比如“跳山羊“教學中:分組不當就會使輕松跳躍者感到無味、困難學生屢次失敗而逐漸灰心。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可以將不同起點的學生分在不同高度的組,組間分組、拓展,學生根據自己完成的情況進行組別選擇,可以升組,也可以降組。在拓展練習中學生根據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和自己能力選擇不同的助跑遠度和高度,各自努力都能體驗成功,會使他們的技術動作得到提高與發(fā)展,做到在高度重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因材施教。
3.3 融入德育教育,促進健康發(fā)展
體育游戲大多是集體活動,由全班同學一起參加,掌握教材時,做到靈活運用,教材內容的選擇不同,游戲的組織方法和形式也會不相同,但都要求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在協作中共同完成一項“任務”,融入德育教育。學生只要在體育游戲的競賽中遵守紀律,聽從指揮,認真完成,都能拿到一塊“金牌”。在游戲教學的比賽中,每位學生都會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認真地去做,集體意識逐漸增強,爭取“第一”是他們心中的目標。一定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安排相對應的游戲,這樣,從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勇敢頑強、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斗志,也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既達到競賽目的,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拼搏精神。在體育教學中,每一次接力跑,每一次游戲,如果沒有同伴間的合作,單憑個人力量是很難取得勝利的,伙伴的默契配合、彼此的情感交流甚至只是加油吶喊聲,都非常重要。例如,游戲“老鷹抓小雞”,表面上只是“鷹”的進攻,“雞”的躲閃,實際上是雙方體力和集體智慧的共同抗衡,也是伙伴間的默契配合的體現。在活動中你既能看到“鷹”的變化多端,也能在頻繁的交鋒中,學生的個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并且,老師還可以在學生出現失誤的時候,教育學生糾正自私的觀念,充分意識到只有一個合作團結的群體,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同時,體育游戲一般都是以激烈競爭和對抗形成來進行,在競爭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這不僅體現了體育學科不同內容的鮮明特點,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勇于進取的拼搏精神,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打造高效課堂,一直是大家的共同目標,作為一名好老師,一定要精心解讀教材,根據不同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考慮相應方法,以使教材變?yōu)閷W生易懂、愛學的內容。解讀教材同時一定也要做好充分的教學預設,讓預設后的生成更加精彩,并將其落到實處,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上體育課,樂在其中。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